一個儲戶3次存款被騙了30多萬元,
一個金融公司為了非法吸儲
居然造假32本房產(chǎn)證。
圖蟲網(wǎng)供圖
儲戶:3次存款被騙30多萬
高塘社區(qū)的王阿姨去年剛剛退休,兒子女兒也挺出息的,不用她操心,她和老伴常常到周邊逛逛。
去年3月份,她去公園曬太陽,發(fā)現(xiàn)公園門口搭著棚子,棚子下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張桌子,三四個小伙子、小姑娘的嘴巴很甜。
王阿姨看他們穿著干凈,講著標準的寧波話,于是靠了前去。一個小伙子對她說,他們存錢的利息比銀行高,而且很安全。小伙子讓王阿姨少存一點,怕她存多了會擔心,還請她去公司參觀,這讓王阿姨很暖心。
第二天早上,王阿姨如約來到位于中山路的那家公司,不僅感受到細微的招待,而大屏幕播放著公司業(yè)務情況,讓王阿姨覺得“安全、可靠”,當天就簽訂合同存入5萬元。
三個月后,王阿姨得了1500元利息,她覺得足夠賣菜錢了,之后她繼續(xù)存入15萬元的“季度寶”。有一次,那個小伙子對王阿姨說,公司回饋老客戶,如果再次存款,利率可提高4個點。這次,王阿姨把原本20萬加上應急用的10萬元全部投入。
沒想到的是,一個月后,這家公司倒閉了,原本滿嘴“阿姨長、阿姨短”的小伙子,告訴王阿姨他的錢也虧進去了,之后他的電話再也打不進去了。
公司:造假32本房產(chǎn)證應付
海曙公安分局資料顯示,有的金融企業(yè)開始不是經(jīng)營P2P非法吸儲的,而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寧波本地的一家金融企業(yè),一開始做金融中介,提供一些小額借貸的業(yè)務,之后開始涉足了P2P業(yè)務,到事發(fā)時已經(jīng)開了十幾年。
這家金融公司的負責人說,原本做些小額貸款,按照需求方來找資金,資金流自己可以掌控,日子過得無驚無險。五六年前,同行紛紛“轉型”做起P2P,他感覺個個都是風生水起的,兩年前開始嘗試地做起了P2P業(yè)務。
讓他想不到的是,憑借他在圈里的老關系,很快就有了一批資金到位。他立刻根據(jù)項目進行“投資”,客戶對他很放心,他也覺得很有面子。沒想到后來就剎不住了,盡管錢像滾雪球一樣變多了,但是這個雪球已經(jīng)不是他能控制的,而是“拆東墻補西墻”推著他走,最后只能抱著僥幸心理繼續(xù)滾雪球。
為了給投資人造成假象,這家公司偽造了32本房屋產(chǎn)權證,還偽造身份證來虛構借款人。同時,為了能快速吸儲,不斷強化自己是家十幾年歷史的金融公司,他們還不斷提高自己的“財富形象”,公司的運營費用高達1億元,而支付給員工的工資占吸儲資金的比例比較大。
警方:他們花的都是投資者的錢
據(jù)了解,去年,海曙公安分局經(jīng)偵大隊受理經(jīng)濟犯罪案件38起,立案33起,涉案金額8.5億元,挽回經(jīng)濟損失4373余萬元,打擊處理125人,集資類案件涉案金額12.54億元,打擊處理人數(shù)102人。由此可見,非法吸收公眾儲蓄行為是重災區(qū)。
海曙經(jīng)偵大隊吳警官說,有些業(yè)務員利用親情、地緣關系,編造自己獲得高額回報的謊言,拉攏親朋、同學或鄰居加入,使參與人員迅速蔓延,集資規(guī)模不斷擴大。當前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P2P網(wǎng)絡借貸、農(nóng)民合作社、房地產(chǎn)、私募基金等領域是非法集資的重災區(qū)。
吳警官表示,金融公司不僅請明星代言、名人站臺,還會通過社會捐贈等方式,制造虛假聲勢,提高公眾的好感度,投資者要擦亮眼睛,避免上當受騙,“別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他們花的都是投資者口袋里的錢”。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