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的公司為防疫一線工作人員配備口罩,需要的量大,一時間不好湊齊,于是他就通過朋友圈發(fā)布消息。沒想到,真正的口罩沒引來,卻引來了兩撥騙子!兩次被騙的總額達到72.9萬元。
2月19號張先生接到委托,為一線工作者采購一次性醫(yī)用口罩。因為當時非常著急,所以發(fā)了朋友圈廣告。之后有人加了張先生的微信,說他們手里有口罩。最后張先生分別被兩撥人給騙了,第一次是一個棗莊滕州王先生,對方自稱有口罩工廠,為了確認貨源,張先生還讓對方拍了視頻。
對方資料齊全,張先生相信了,隨后給對方打了第一筆款,是30.8萬元,定購的是80000只口罩。第二天對方說貨很緊張,問張先生需不需要追加。因為張先生本身就有大批量需要,所以說又打給對方23.1萬元貨款,定購60000只口罩。最后一共花了53.9萬元,定購了140000只口罩。結果張先生收到快遞,打開一看卻是一包種植土。快線青年佩榕隨后撥通了收取張先生53萬多元口罩款的王先生的電話。張先生說他第二次被騙同樣是采購口罩。2月18號,張先生找到了青島的王女士,她說認識濰坊的一個口罩廠的老板王總。王女士就讓張先生把口罩款打給了王總,定了50000只口罩,一共19萬元錢。打完錢以后,口罩的事就杳無音訊了。后來對方又退了4萬元錢,說是一個補償。但剩余的15萬元的口罩款卻沒有退回來。
隨后快線青年和求助人一起,把事情經(jīng)過反映給寧夏路派出所,派出所立了案。疫情期間我們看到很多暖心事,一線工作人員奮力抗疫。但也在網(wǎng)上看到有不法分子鉆空子,虛假賣口罩賺錢。但是沒想到的事,這種事居然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朋友圈賣口罩不可取不可信。我們也希望警方早點破案,給張先生一個公道,給我們公眾一個說法。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