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三年沒有回家鄉(xiāng)馬鞍山過年了。 其實我一直對過年回家這件事兒有點猶豫,從溫暖如春的深圳奔赴屋內也要穿棉襖的濕冷安徽,除了氣候不適應以外,還害怕假期有點無聊。 然而這一次回鄉(xiāng)給了我很大觸動,互聯(lián)網基因的引入使得家鄉(xiāng)的文化旅游消費升級,這里的人們正在享受便捷低價的精神文化消費,與北上廣深的文化生活差距逐步縮小。
不做“房奴”精神消費熱情高
我的故鄉(xiāng)馬鞍山位于安徽省東部,橫跨長江,接壤南京,一個“因鋼設市”的三四線城市,很多人甚至分不清它和鞍山的區(qū)別。
與深圳一樣,它也是個移民城市,當年支持馬鋼建設的全國各地人們來到這里。只是若干年過去,它并沒有像同是移民城市的深圳那樣躋身一線城市,文化生活也似乎沒有一線市豐富多彩。
記憶里,兒時的春節(jié)就是拎著年貨走親訪友,給長輩們拜年,從初一拜到初七,一天甚至跑兩三場。大人們湊上幾桌麻將,孩子們歡跳著放爆竹,小時候的我對這些都不感興趣,只好無聊地對著電視機一遍一遍看春晚,直到把相聲小品的臺詞都背下來。
自從考去外地念大學后,春節(jié)回家便有了新內容——同學聚會。但隨著同學們工作、結婚、生子后,過年一聚也變得奢侈起來。
可是,春節(jié)不應該是一個充滿樂趣的節(jié)日嗎?
這一次,我對于回故鄉(xiāng)過年這件事情沒有太多心理預期。但當我抵達南京南站,換乘高鐵,僅用18分鐘就來到馬鞍山東站時,感覺驚喜正洶涌而至。
我用滴滴迅速叫到了一輛出租車,去市中心新開的星巴克寫作,用美團團購餐飲和家人聚會,用大眾點評買代金券和親戚們K歌。在某種意義上,我找到了深圳的影子。
當移動互聯(lián)網的基礎設施搭建好之后,信息網絡帶來的變化顯然比任何渠道傳播速度都快;ヂ(lián)網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降低了消費成本,促使人們消費升級。
三年前,當我教身邊的親戚們用手機淘寶時,他們還在操心流量產生的費用會不會比淘寶上的物品更貴。今年,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手機上看各種小視頻,還在年三十把我拉進微信群要我發(fā)紅包。
認真觀察了一下他們手機里的APP,從微信到滴滴,從京東到支付寶,從餓了么到大眾點評,一個都沒少。除了這些,還有各種游戲和消遣用的短視頻。堂妹們甚至比我還熟練地運用圖片軟件美顏我們的合影。
人均月收入五千多,商品房均價五千多,一個月工資能買一平米房子——這在深圳想都不敢想。我定居在家鄉(xiāng)的同學們人人都有房,在這樣一個房價收入比全國名列前茅的宜居城市,不做“房奴”的人們精神文化消費熱情高漲。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年初一晚上十點,我和先生走進影院看賀歲檔電影,竟然座無虛席。
“文化大餐”高貴不高價
三年前,馬鞍山還是南京人的“后花園”,一到周末,大量的南京人開車來這里“泡澡”,吃農家樂。而本地人則很少有機會出去游玩。
這兩年多來,情況發(fā)生了逆轉,我身邊的親友基本家家戶戶都有車。因為交通工具普及獲得的自由,以及區(qū)劃調整和長江大橋的建成,“因鋼設市”變成了“以港興市”,“江東第一城”開啟了“擁江發(fā)展”,家鄉(xiāng)人民出行的視野陡然闊達起來,形式也豐富起來。
親戚朋友聚在一起開始討論開車去哪里過年,南京太近了,黃山和皖南去過了,要去更新奇的地方。去近郊的濮塘地區(qū)吃一頓農家飯也是很好的選擇,整個濮塘已經簽給一個旅游集團,將進行大開發(fā)。
周邊游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年初五,閨蜜和我自駕兩輛車帶著三家孩子去蕪湖的海洋公園游玩,路程三十多公里。閨蜜辦了張年卡,常帶娃來逛,“有了車之后生活半徑拓展了,可以帶著孩子經常出去玩,生活悠閑舒適,幸福感比你們一線城市還高!
當然,本地的文化旅游活動也少不了創(chuàng)新。表妹說,你去采石磯公園還是上小學那會兒吧,這些年修整一番美麗很多。我正準備打開手機上APP看看有沒有團購票,表妹甩來一個微信公眾號鏈接,馬鞍山宣傳文化部門開展了“紅紅火火過大年”文化旅游惠民季活動,20000張景區(qū)門票大派送。
我看了就笑,你傻啊,這種求關注的號多了去了,我在深圳就被一些無良公號騙過。表妹瞪著我說,你才傻好吧,1月23日我剛剛去馬鞍山市大劇院看了俄羅斯芭蕾舞團芭蕾舞劇《天鵝湖》,就是政府推出的春節(jié)文化惠民消費活動,票價10元。
輪到我目瞪口呆了。在家門口就能看到俄羅斯芭蕾舞團的《天鵝湖》在我小時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票價擱深圳估計得好幾百元。
按照表妹推薦的公號鏈接,我順利拿到了采石磯公園門票,領著一家人登高眺遠。正月初一,公園里游人如織,還有不少外地車牌進出。
這大大刷新了我對家鄉(xiāng)文化旅游資源的認識——運用“互聯(lián)網+”進行旅游文化推廣調動群眾積極性,通過政府補貼讓一些高貴不高價的“文化大餐”走近市民,這些玩法緊跟時尚潮流,家鄉(xiāng)與一線城市的精神文化生活差距正逐步縮小。
看演出節(jié)目可以自主“點菜單”
帶著外地女婿回家,自然少不了看特色演出。安徽當?shù)刈钣忻漠攲冱S梅戲,可是去哪里看呢?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馬鞍山市文化館微信公眾號上一篇《我的節(jié)目你做主——市文化館春節(jié)廣場文藝演出節(jié)目任你選》的投票。里面羅列了十幾個節(jié)目單,想看什么節(jié)目可以點擊投票,這里面就有黃梅戲《夫妻觀燈》。
為什么要讓觀眾參與投票?我找到相識的馬鞍山市文化館館長陳學明。他告訴我,這是馬鞍山推出的一項文化供給側改革。簡單來說,老百姓喜歡什么,文化供應方不一定摸得準,通過群眾互動方式,讓老百姓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印包c菜單”,讓“文化大餐”精準投放,更美味可口。
我問陳館長,只是三年沒回家鄉(xiāng),為什么感覺家鄉(xiāng)的文化旅游有了質的飛躍?陳館長說,這幾年互聯(lián)網基因已經滲透進了城市的文旅活動。
比如,之前很多學舞蹈的外地大學生寒暑假來市文化館的排練廳練習,得通過熟人打招呼;現(xiàn)在,進入市文化館官方網站,點擊“預約服務平臺”就可以免費預約排練廳。同時,年底各單位新春節(jié)目是個高峰,市民也可在市文化館官方網站選擇輔導預約,聲樂、戲曲表演、攝影、美術等各項目專業(yè)老師會下基層免費輔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文化館專業(yè)的舞蹈老師對廣場舞大媽進行輔導時,有些大媽從村鎮(zhèn)里包車過來學習,中午就在這兒吃盒飯,學習熱情特別高!标愷^長說,為了方便更多廣場舞大媽學習,他們在一些基層文化站安裝了遠程視頻,不用包車來現(xiàn)場,也可以和老師們實時互動了。
正月初三下午,我和先生來到文化館廣場看演出,其中就有我投票的經典黃梅戲《夫妻觀燈》,這是他第一次現(xiàn)場看黃梅戲。
這個春節(jié),是我在家鄉(xiāng)度過的最充實的春節(jié)。
有研究表明,三四線城市的消費升級是未來拉動消費的重要增量。在家鄉(xiāng),這個觀點得到了印證?上驳氖,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人們把消費升級轉到了精神文化上,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社會的進步。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