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走上街頭,全力抗爭拒絕將青島交給日本。面對不斷請愿的愛國群眾,北洋政府不得不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同年12月25日,在無政府主義者吳稚暉的幫助下,陳獨秀的兩個孩子——陳延年和陳喬年得到華法教育會的資助,前往法國留學。
憑借流利的法語和扎實的文化功底,兄弟二人報考巴黎大學?烧斔麄內琊囁瓶实丶橙「鞣N知識和先進思想之時,他們的勤工儉學之路卻深陷危機。
蔣建農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吳稚暉和北洋政府駐法國公使勾結,他們從國內選派的一些官費到法國留學來的,就把一些機會都讓給了從國內選派的富庶人家的、官宦人家的子弟到這兒來留學。
1921年初,華法教育會突然宣布與學生脫離經濟關系,吳稚暉擔任校長的里昂中法大學又拒絕學生的入學請求。
目睹了法國無政府主義現(xiàn)狀和求學的悲慘遭遇,陳延年和陳喬年終于看清了無政府主義的欺騙性和反動性,毅然與無政府主義者徹底決裂。
在這次斗爭中,陳延年和陳喬年結識了一位青年。他相貌英俊,眼神堅毅,是留法學生中的代表,這個人就是周恩來。
蔣建農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陳延年和陳喬年到了法國之后,已經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的一些人,開始轉變了他們自己的信仰,不再信仰無政府主義,轉而信仰共產主義。
1923年4月的一天,幾個衣著簡樸、中國面孔的年輕人出現(xiàn)在莫斯科街頭。他們意氣風發(fā)、步履輕盈,這幾人是中共中央特意選出到蘇俄學習的學生,其中就有陳延年、陳喬年。
這份珍貴的歷史檔案是當年旅莫中國共產黨支部和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支部黨員調查表,在姓名一欄中寫著陳喬年。調查表中詳細記錄陳喬年十幾年間輾轉求學的經歷,在父親陳獨秀,哥哥陳延年職業(yè)一欄,陳喬年都寫下了“革命”二字。
1924年初,國民黨一大召開,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面對蓬勃發(fā)展的大革命,中國共產黨急需大量干部充實到革命隊伍之中。
于是,陳延年回國接任周恩來中共廣東區(qū)委書記一職,主持兩廣、福建、香港地區(qū)的黨務工作。
在他的帶領下,到1926年底,廣東省黨員人數(shù)從1924年底的五六百人激增到五千多人,占當時全國黨員總數(shù)的三成。
1925年初,陳喬年奉命回國,趕赴北京擔任中共北京地委組織部長,協(xié)助李大釗和趙世炎領導北方地區(qū)的反帝反封建斗爭。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公然發(fā)動反革命政變,蓬勃發(fā)展的大革命受到重創(chuàng),白色恐怖籠罩全國。
6月26日上午,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陳延年參加江蘇省委干部會議。會議剛剛進行一半,他得知會議所在的機關地址已經泄密,于是陳延年命令迅速撤離。
為了避免給組織帶來損失,當天下午,陳延年返回會議地點,不料被捕。
陳獨秀長子被捕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蔣介石的耳朵里,他馬上發(fā)電指示,“需切實訊明為要”。在獄中,軍警對陳延年進行嚴刑逼供,卻一無所獲。幾天后,軍警突然闖入了關押陳延年的牢房,將遍體鱗傷的陳延年抓了出來。一路上,陳延年拖著沉重的腳鐐,向前挪動,鮮血順著腳鐐滴在地上,走出了一條血路。
窮兇極惡的劊子手們無計可施,他們一擁而上,揮起屠刀砍向陳延年。
陳延年倒在了血泊之中,犧牲時年僅29歲。國民黨當局竟下令將陳延年遺體拋入黃浦江中。
陳延年犧牲后,他的弟弟陳喬年奉命從武漢趕往上海,擔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部長。陳喬年將悲憤化作力量,投入到工作之中,他秘密深入工廠、機關和學校,聯(lián)絡同志,鼓舞斗志。上海、江蘇被敵人破壞的黨組織很快得以恢復。
不幸的是,1928年2月16日,由于叛徒出賣,陳喬年被捕。為了從陳喬年口中得到重要情報,敵人用盡了酷刑,可他始終沒有泄露任何機密。陳喬年的身上已經看不到一塊完好的皮膚,鮮血流在衣服上結成血痂。
1928年6月6日,一群特務沖進牢房,陳喬年被五花大綁帶上囚車,押往楓林橋刑場。就義前,陳喬年留下了這樣一句話,“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犧牲時,只有26歲。
在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延年、喬年的墓碑靜臥著,每天都有人駐足、瞻仰。
在安慶,延年、喬年兄弟的家鄉(xiāng),在合肥,延喬路旁,總能看到紀念者的臉龐。留言的卡片上,他們寫下這樣的文字,“或許你們從未遠去,你們走后,我們就是你們!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