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仿”微博冒充親友
最近,多位市民向“問北京”(北京新聞廣播新聞熱線65159063)反映,近期頻繁遇見騙子注冊親朋好友的“高仿微博”,頭像、定位和親友相似、說話語氣冒充親友騙取信任,以實施詐騙。市民郝女士告訴記者:
郝女士:突然刷了一眼微博,就發(fā)現有一個就是高度仿我那個出國留學的閨蜜的微博號,就說她什么微信QQ都登不上了,還發(fā)了幾個哭泣的表情包。這個騙子還比較高明的地方在于,她掌握了我閨蜜當時在冰島玩這個事情,然后就跟我說她在冰島玩,從荷蘭的機場轉飛機回倫敦,然后就跟我說現在就滯留在荷蘭機場了,原因好像是付錢的系統(tǒng)出了什么問題。
先訴苦再“套路”
郝女士說,騙子一開始并沒有直接索要財務,而是以朋友的語氣抱怨機票付款時出了問題,讓她放松了警惕;隨后,又以機票出現問題為由,讓她幫忙聯系航空公司的“經理”。
郝女士:就問我能不能幫忙跟東航的“李經理”聯系一下,看看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我當時第一反應就是想幫她忙,就真的沒有懷疑,然后就說行,我說那你把李經理的聯系方式給我,然后他就給了我一個QQ號。
隨后這位所謂的“李經理”建議,可以由郝女士的高仿“朋友”先轉賬給郝女士,再由郝女士用國內銀行卡墊付機票。同時,郝女士的高仿“朋友”也出示了自己轉賬給郝女士的截圖,但聲稱境外銀行轉賬有所延遲,所以錢還沒到賬,因為飛機馬上就要起飛了,催促郝女士先行墊付:
郝女士:然后她就很著急,說,可是我3:45飛機就要飛了。他說給我轉賬了,但我也沒收到錢,我就問她,我說錢也沒過來。她給我截了個圖,那個圖是其實后來想想是人工制作的。
圖源網絡
借故請求“代付” 拿到錢就拉黑
在郝女士向“李經理”提供的賬戶轉賬了9000元后,郝女士便被這位李經理和高仿朋友拉黑。事發(fā)后她立即報警,但至今沒有追回錢款。市民王女士(化姓)告訴記者,自己也在今年3月遇見過類似的情況:
王女士:她說因為她的手機號注銷了,所以就沒有辦法用銀行卡轉賬,然后她下一步就說,讓我發(fā)郵件問亞馬遜那邊,沒有辦法用銀行卡轉賬的話要怎么去付網購的錢,然后她就一步一步地引導我,讓我?guī)退丁?/p>
號稱時間緊 愛打感情牌
;:::
王女士總結,這些騙子的套路非常相似,先是注冊一個昵稱、ID與熟人相似的微博號隨意閑聊,等受害者降低警惕后,再以手機號被注銷、停用為由請求幫助:
王女士:他們會一直催你,就說時間很短,如果你不幫我的話,我這個錢就退不了了,怎么怎么樣,就是這種。
圖源網絡
派出所:切勿輕信 及時報警
那么,市民碰到此類疑似詐騙,應該如何甄別呢?“問北京”記者首先撥打王女士所在屬地北太平莊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
北太平莊派出所:多問問自己,為什么他跟你要錢,邏輯說不說得通?千萬別給人轉賬,都是假的,誰要驗證碼什么的,也別給人發(fā)。
律師:屬于詐騙犯罪 報警處理
相關領域律師也表示,這種情況屬于詐騙犯罪,個人很難追回錢財,只能通過報警,等待警方用技術手段偵查。同時,也要提高個人甄別能力:
12348:就是這種網絡轉錢,就不要轉。這種情況很常見,但你要跟這個人徹徹底底通上電話,實際溝通到這人,確認了是他才行,只能是增強你自己的甄別能力了。
“問北京”也在此提醒廣大市民,預見所謂的“熟人”在網上請求幫助,可先以其他方式聯絡本人,確認身份,防止上當受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