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天橋變“天塹”這一“過街難題”,自2022年起上海持續(xù)推進“人行天橋加裝電梯”這一民生實事項目,越來越多的人行天橋通過“加梯”提升了通行便捷性和舒適性,也贏得市民點贊。 然而,近期,多位市民向“新民幫儂忙”反映,部分人行天橋電梯存在裝而不用、故障頻發(fā)、使用麻煩等問題,給市民日常通行造成不便。對此,幫忙君進行了調(diào)查測評。 民聲調(diào)研 地點一:恒豐路天目西路 建設周期長 遲遲不運行 家住鐵路上海站附近的何女士告訴幫忙君,自己每天通勤要乘坐地鐵1號線,天目西路和恒豐路路口處的人行天橋是必經(jīng)之路。這個天橋很久之前就加裝了無障礙電梯,但是卻遲遲不開,行人過馬路要一上一下爬兩次樓梯,每段樓梯有40多級臺階,一到下雨天樓梯平臺都會積水,爬個樓鞋子都要濕掉。 鐵路上海站每天有那么大的客流,為何造好的電梯不能早點投入使用,給市民提供方便呢? 上橋要爬40多級臺階 幫忙君實地走訪,從鐵路上海站南廣場出來,步行約百米就到了恒豐路天目西路路口,這個路口地面上沒有過街橫道線,只能走人行天橋。在路口的東北角,有一部嶄新的無障礙電梯,幫忙君走上前去,卻看到電梯門緊閉,按鍵沒有反應,門口也無任何說明。幫忙君只得從旁邊的樓梯爬上天橋,樓梯有45級,如果帶著大件行李爬樓的話相當不便。 天橋東北角電梯未啟用 上天橋后,幫忙君看到這部無障礙電梯2層位置依然大門緊閉,門口系了一根絲帶防止行人靠近,四周也沒有任何標識和說明。幫忙君在人行天橋上走了一圈,發(fā)現(xiàn)在天橋的四個角落均安裝了無障礙電梯,除了東北角這部電梯沒有運行外,其余三部電梯目前均處于試運行狀態(tài),門口張貼著“無障礙電梯乘客須知”,并公示了運營時間為6:00—21:00。電梯轎廂內(nèi),則張貼了特種設備使用標志以及應急救援電話等信息,幫忙君逐一乘坐,這三部電梯均運行正常。 實際上,恒豐路天橋電梯可謂讓市民“苦盼多年”。早在2021年,恒豐路天橋加梯工程就已經(jīng)開工,但竣工日期卻一拖再拖,好不容易等到竣工,但電梯何時正式投入使用也讓人“望眼欲穿”。針對這一情況,靜安區(qū)相關(guān)部門解釋,上述三部電梯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基本竣工的,之后在辦理特種設備檢驗使用登記證和相關(guān)的驗收手續(xù),所以近期剛剛投入試運行。因為東北角的電梯是后安裝的,所以手續(xù)上稍微慢了點,目前暫未啟用。等到驗收手續(xù)辦妥之后,會盡快投入使用。正式投入使用后,電梯運行時間也會延長到22點。 地點二:崧澤大道樂高路 使用要申請 三天兩頭壞 市民劉阿姨講,去年年底,她和老伴從市區(qū)搬到青浦區(qū)崧澤大道樂高路附近的小區(qū)。從此,位于崧澤大道樂高路上的這座人行天橋,就成了他們?nèi)胰顺鲂械奈ㄒ弧耙揽俊。然而?span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outline: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color: rgb(179, 1, 1);">電梯兩旁的無障礙電梯幾乎是“天天壞”,始終沒有完全修好過。 我有骨質(zhì)疏松、膝蓋積液等老毛病,走路非常吃力,過橋要爬3層16級臺階,總共高度將近8層樓,我實在是吃不消! 幫忙君在現(xiàn)場看到,這座天橋位于崧澤大道上,毗鄰地鐵17號線徐涇北城3號口。從地鐵口走出,天橋是橫跨崧澤大道的唯一“出路”。位于天橋南北兩側(cè)的人行扶手上,分別裝有兩臺比較陳舊的斜掛式電梯。上面寫著一串醒目的手機號碼,示意可以找人開梯。然而,幫忙君撥打電話后卻得知,天橋南面的這臺電梯已損壞多日,工作人員說“只能繞行”。眼見電梯無法正常使用,不少市民只能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架著嬰兒車,吃力地爬樓梯;一些推著輪椅車的家屬則“無路可走”,甚至有人選擇“鋌而走險”,直接穿過沒有設置斑馬線的崧澤大道。 天橋旁的斜掛式電梯損壞 劉阿姨無奈地說,即便是這處斜掛式無障礙電梯處于完好的狀態(tài)下,要順利地打開電梯,“障礙”也很多。 按照上面的手機號碼撥過去,等到有人過來開鎖,起碼等上10多分鐘。 她坦言,半年多來,為了避免過橋麻煩,自己每周出門的頻率都變少了。 我至少報修過5次以上,打了很多電話,也沒有回復。 幫忙君輾轉(zhuǎn)聯(lián)系后獲悉,這兩臺無障礙電梯由一家周邊負責停車管理的物業(yè)公司“代管”,由此才造成一連串的不便。該代管公司的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居民有使用需求的話,可聯(lián)系現(xiàn)場組長的電話,會有專人開鎖、運行、協(xié)助使用。 我們要求工作人員在10分鐘內(nèi)到場。 至于維修方案,對方稱要聯(lián)系徐涇鎮(zhèn)相關(guān)部門。 雪上加霜的是,位于天橋另一側(cè)的一臺升降電梯,也經(jīng)常損壞。幫忙君采訪當天,這臺電梯也處于維修狀態(tài),根本無法正常使用。這臺電梯的管理方反饋,去年10月裝修時,電梯進過水,落下了“病根”,目前正在聯(lián)系廠家、等待配件,將及時修復。3臺電梯中,2臺損壞,無疑給過路市民帶來極大的不便。 升降梯罷工 青浦區(qū)徐涇鎮(zhèn)規(guī)劃建設科核實情況后回復,天橋南側(cè)的無障礙電梯確實損壞多日,正在與外地的廠商聯(lián)系維修;另一臺升降電梯為按鈕損壞,也已做好溝通,將盡快更換配件。 地點三:楊高北路近膠東路 電梯頻趴窩 管理有難度 市民張先生則指出,位于楊高北路近膠東路的人行天橋兩側(cè),兩部電梯竣工后剛投入使用不久,就經(jīng)常發(fā)生故障停運,給市民通行造成障礙。 天橋旁的電梯 晚上8時許,幫忙君在此處發(fā)現(xiàn),這座天橋成色很新,橋面上還裝飾著燈帶。在靠近楊高北路的兩端,各有一座升降電梯。旁邊則是樓梯,供行人和非機動車通行。幫忙君駐足15分鐘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規(guī)矩矩地“推車上橋”的路人不多,“投機取巧”將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等直接“塞”進電梯的市民卻不在少數(shù)。只見兩名騎車女子直接將自行車并排帶進電梯,電梯門幾度無法關(guān)上,經(jīng)歷數(shù)次開啟后,才勉強關(guān)門。而在電梯門上,也未張貼有“自行車、電瓶車禁止入內(nèi)”的相關(guān)標識。 市民直接將自行車騎入轎廂 幫忙君找到電梯管理方,一名工作人員坦言,這兩部升降電梯為今年2月份左右新建,幾乎與新造的天橋同時投入使用。電梯頻頻損壞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隨意進入,大門經(jīng)常損壞;二是受暴雨等惡劣天氣影響。不過,電梯維保直言,由于電梯的管理權(quán)并沒有移交給屬地浦興路街道,且為24小時開放,確實給管理上帶來一定的難度。他們將上報情況后,及時整改。 地點四:世紀大道東泰路 經(jīng)常出故障 維修無告知 據(jù)市民陸女士講述,上周她推著嬰兒車帶著寶寶去逛陸家嘴,途經(jīng)世紀大道東泰路準備坐電梯過橋時,卻遭遇設備發(fā)生故障,被生生擋住了去路。 這里是鬧市區(qū),邊上就是金茂大廈,人流大、交通忙,電梯壞了也沒人來及時維修,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升降梯“趴窩” 最終,她只能從地面繞了個大圈子,才抵達目的地。 這座天橋位于東泰路,毗鄰世紀大道。天橋旁裝有一座升降電梯,外觀稍顯老舊,尚能正常運營。幾名在附近上班的白領(lǐng)稱,這部電梯的使用頻率較高,壞的幾率也很高,每次壞了也沒有任何告知,如果不坐電梯,則至少要攀爬30多級臺階,實在“很辛苦”。 通過電梯上的聯(lián)系電話,幫忙君致電工作人員詢問維保情況,對方表示,這部電梯的開放時間為早8時至晚10時30分左右。 日常來說,每天都需要檢修一次。如果正好碰上檢修的時間,那肯定沒辦法正常運營了。 民聲建言 管理權(quán)責能否更明晰? // 天橋加梯是一項民生實事工程,而電梯屬于特種設備,事關(guān)人身安全,尤其對于人行天橋這種人流通行密集的公共場所,安全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在日常維護、保養(yǎng)上更需要加大風險管控力度,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然而,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部分天橋電梯由于權(quán)責不明,一旦發(fā)生故障還要“輾轉(zhuǎn)”聯(lián)系多方,導致問題不能及時處理。 市民呼吁,同樣是民生實事項目,天橋加梯能否參照“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出臺針對性的管理辦法,對電梯主體責任、日常維保等事項進行明確,以免陷入“建而不管”的困境。 細節(jié)考慮能否更周到? // 天橋加梯在總體上方便了市民通行,但從市民體驗度來說,在一些細節(jié)上還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 位于延安中路陜西南路的人行天橋,分別加裝了3部垂直電梯,還配備有3部自動扶梯,大大提升了整個過橋的便利度。不過,幫忙君體驗發(fā)現(xiàn),從位于天橋西南角的無障礙電梯以及自動扶梯上來,剛上到橋面就會遇到一道“坎”—兩級臺階,對于拖著大件行李箱的行人來說不太友好。還有一些天橋電梯地勢低洼無遮擋,遇到暴雨天氣容易積水,也容易導致故障。 市民提出,在天橋加梯的建造細節(jié)上,應該充分考慮到無障礙出行便利度,以及極端天氣影響,通過設置雨棚等裝置,讓功能更加優(yōu)化。 運行時間能否更人性化? //
目前,天橋電梯的運行時間并無統(tǒng)一規(guī)定,從調(diào)查情況來看,每一處天橋電梯的開啟時間也并不相同。
市民認為,對于一些位置特殊的人行天橋,比如毗鄰火車站或者重點商圈的,考慮到其人流量比較大,在電梯的運行時間上能否適當延伸,與地鐵的時間相一致,為市民換乘軌交提供便利。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