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延河潺潺,清澈逶迤。根據(jù)中共中央戰(zhàn)略部署,魯藝師生組成文藝工作團陸續(xù)奔赴東北、華北。王昆也再次打起綁腿,走向前線。 張家口——扼守華北與塞外的咽喉之地。11月10日夜晚,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晉察冀軍區(qū)抗敵劇社等先期到達張家口的單位,舉行了盛大的聯(lián)歡會,歡迎從延安來的文藝人士。 長途跋涉、風餐露宿近兩個月的王昆不顧疲勞,表演了秧歌劇《兄妹開荒》。她的歌聲明朗高亢、純真質(zhì)樸,將妹妹的率直、潑辣演繹得淋漓盡致。 1946年初,周巍峙平安抵達張家口,被任命為華北聯(lián)合大學文工團團長。 北風呼嘯,雪花飄飄,解放后的張家口迎來了第一個春節(jié)。新版《白毛女》在這里拉開帷幕。 王蒙 作家 《白毛女》讓人看著是非常真誠的,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人,同情貧農(nóng)、工人,最低層的人。這就是共產(chǎn)黨之所以要建黨的根據(jù),這就是共產(chǎn)黨取得人民擁護獲得民心的根據(jù)。 那段日子,王昆馬不停蹄地排練、演出,創(chuàng)下了六天連演九場的紀錄。 周七月 周巍峙 王昆兒子 我母親那時候一個人演,就把孟于阿姨給補上去,所以孟于阿姨成為第三個演《白毛女》的人。 回憶起參演《白毛女》的崢嶸歲月,已過百歲的孟于清晰如初,歷歷如昨。 孟于 歌唱家 當時參加《白毛女》的演出,我說我就演過小戲,沒演過大戲,很害怕。王昆對我的幫助很大,把她的一些好的經(jīng)驗告訴了我。黃世仁把你抓進去,你要反抗,你的跪應該怎么跪下去,這段應該怎么演,應該想什么事情,她都跟我說。所以在她們的幫助下,《白毛女》我才一點一點演得比以前好了。 1947年至1948年底,華北聯(lián)大文工團基本在河北省束鹿縣農(nóng)村“扎寨”。團長周巍峙帶領大家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不斷創(chuàng)作,以筆為刀、以歌為槍,激勵廣大軍民同仇敵愾,與當?shù)氐泥l(xiāng)親們結(jié)下了深厚友誼。 周七月 周巍峙 王昆兒子 這就是當年我父母在束鹿小李莊生活的房間,我就生在這個炕上。我父親去解放區(qū)參觀考察,就剩我媽媽。有一次會上,有人就批評我媽媽,說在戰(zhàn)爭期間還要生孩子,太不合時宜了。后來母親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講自己一個人帶孩子十分辛苦,還遭他人的非議。母親說,差點把我送人。 這幾封首次公開展示的信件,是當年王昆寫給周巍峙的家書。字里行間流露著對家人的思念,也為我們展現(xiàn)出這位性格剛強的藝術(shù)家內(nèi)心深處的細膩與柔情。 周七月 周巍峙 王昆兒子 她說:“七月好玩極了,可愛極了,已成為大家最疼愛的人!钡撬骂^話鋒一轉(zhuǎn),她說:“帶他我是很難的,一天到晚累死了,就這樣也有人說閑話,有一天我一氣之下想把他送去什么什么人家。”這當然是氣話,所以我媽媽到最后還會說:“七月好,還是健康活潑,離開媽媽之后不知道將會什么樣子!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人民群眾涌上街頭,歡迎解放軍入城,歡慶古都新生。王昆、孟于、郭蘭英所在的華北大學文工團匯入了歡慶的人海。 1949年春天,人民解放戰(zhàn)爭的形勢迅猛發(fā)展,勝利的曙光近在眼前。適逢世界民主青年聯(lián)盟準備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辦第二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中共中央決定抓住這個絕好的對外宣傳機遇,籌組中國民主青年代表團,以便向世界介紹和宣傳即將誕生的新中國。 1949年夏天,中國青年文工團參加了第二屆世界青年聯(lián)歡節(jié)。代表團的精彩演出受到世界人民的熱烈歡迎。 1949年10月1日凌晨4時,蘇聯(lián)文化代表團和中國青年文工團同乘專列到達北京,一同參加當天下午舉行的開國大典,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美國政府作出武裝干涉朝鮮內(nèi)戰(zhàn)的決定,并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10月初,美軍無視中國政府的一再警告,悍然越過“三八線”,把戰(zhàn)火燒到中朝邊境,侵朝美軍飛機多次轟炸中國東北邊境地區(qū)。 值此危急關(guān)頭,應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 1950年11月下旬的一天,時任文化部藝術(shù)局副局長周巍峙正在參加會議。會議間隙,他順手拿起了一旁的《人民日報》,上面的一首詩吸引了他的注意。 周巍峙 作曲家 就是雄赳赳、氣昂昂這個詞,我一看挺順的,詞很短,但是還比較全面,也有氣勢。 短短幾句,卻字字千鈞。周巍峙被這首激情豪邁的出征詩深深震撼,心中的旋律油然而生。 1950年11月30日,這首歌曲在《人民日報》發(fā)表,不久后定名為《中國人民志愿軍戰(zhàn)歌》。從此,這首雄壯的戰(zhàn)歌在全中國乃至朝鮮的志愿軍里廣為傳唱。 金兆鈞 中國音協(xié)流行音樂學會 常務副主席 短短的幾句歌起伏跌宕,有強有弱、有收有放、有起有伏,既有戰(zhàn)斗性,又有抒情性。我記得我三四歲就全會唱,聽一遍肯定會,詞也是基本一遍就背下來了。 英雄兒女高唱戰(zhàn)歌,毅然奔赴朝鮮前線。他們舍生忘死,赴湯蹈火,用鮮血澆灌出和平之花,用身軀矗立起共和國的尊嚴。 1953年10月,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派遣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團前去慰問朝鮮軍民和中國人民志愿軍。王昆、梅蘭芳、程硯秋等藝術(shù)家登高山,涉河水,雨里走,風里演,向“最可愛的人”轉(zhuǎn)達祖國親人的問候,向朝鮮軍民傳達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也向忠魂不泯、浩氣長存的英烈致敬。 歷經(jīng)血與火的淬煉,周巍峙、王昆伉儷攜手,永遠為人民歌唱。他們的藝術(shù)光芒熠熠丹心,灼灼其華,閃耀在歷史的天空!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