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鐵站、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扶手電梯是常見的通行工具。長期以來,“左行右立”被視為乘坐扶梯的文明禮儀,被廣泛提倡和遵循。市民王先生告訴“問北京”記者,之前他也一直習慣站在右邊,但是了解到“左行右立”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后,他開始有意識地站在電梯左側。
王先生:我之前其實也一直習慣站在扶梯右邊,看到別人快速通行,自己也覺得挺方便的。但后來在新聞里了解到,這種“左行右立”其實對扶梯的磨損很大,而且也有安全隱患,所以我就想著,既然自己注意到這個問題了,就干脆每次都主動站在左側,其實我自己還覺得是做了一件挺對的事兒。
王先生說,他這樣搭乘扶梯時,經常會被著急前行的乘客催促,每當這個時候,他反而會覺得不好意思。
王先生:因為我上下班都坐地鐵,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挺頻繁的,有時候人家說讓一下,我雖然知道自己這么站沒問題,但是我還是會覺得挺尷尬的,擋著人家了,有點兒不好意思。
乘客一般會選擇“左行右立”/記者 攝
探訪:乘客多選擇右側站立
“問北京”記者在早高峰時段分別來到六里橋地鐵站、北京西站以及北京南站等客流量較大的地鐵站實地觀察。在北京西站,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乘坐電梯的10波乘客中,乘客較多的時候,約有70%的乘客選擇“左行右立”,站在右側的乘客站穩(wěn)扶好,站在左側的乘客穩(wěn)步向上移動。在非高峰時間段,只有少數(shù)人像王先生一樣選擇左邊站立,80%的乘客都是站在右邊,左邊經?諢o一人。記者詢問了正在北京南站地鐵站執(zhí)勤的工作人員,她告訴記者,據(jù)她觀察,很多乘客還是習慣“左行右立”上下通行。
工作人員:一般都是靠右側,下也是靠右側下,上也是靠右側上,一般都是這樣的。
乘客仍然習慣靠右站立/記者 攝
地鐵:人多時兩邊都會站
“問北京”記者隨后又來到了貼有黃色腳印的北京南站地鐵站的扶梯處,記者注意到,雖然電梯上印有黃色腳印,但是在高峰時段,乘客的搭乘習慣和此前其它地鐵站的情況類似,只有在搭乘人數(shù)較少時,有乘客注意到腳下的黃色腳印后,會調整位置。站在電梯旁邊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表示,大部分乘客會選擇留出位置給著急的乘客上行。
工作人員:人多的時候,就是人太多了,左右兩邊都會站。人少的時候給別人留一下位置,讓他們上去,因為有的人著急,就會選擇空一列。
北京南站地鐵扶梯,人流量大時,乘客會兩側站立/記者 攝
市民:一般都站在扶梯右側
市民李先生:很早以前我就知道,怕電梯壞了,可能現(xiàn)在站在右邊多一點兒,右邊(人)多我就站左邊。
六里橋地鐵扶梯,乘客還是會選擇右側站立/記者 攝
地鐵:建議大家“站穩(wěn)扶好”
地鐵扶梯為什么要特別印上黃色小腳印?現(xiàn)在搭乘地鐵扶梯時到底提倡怎樣的搭乘方式呢?地鐵4號線北京南站所屬京港地鐵服務熱線96123的工作人員表示:
96123:黃色腳印就是為了提示大家,電扶梯上站穩(wěn)扶好,如果電扶梯上人過多或有急事的話,建議乘客選擇走樓梯,就是建議大家站穩(wěn)扶好就是這個標識。
京港地鐵扶手電梯一側的墻上貼有“手扶牢 腳站穩(wěn)”的宣傳海報/記者 攝
消防:安全是第一位的
地鐵方面提倡的站穩(wěn)扶好,和大家傳統(tǒng)觀念中的“左行右立”確實有所不同。對此,西城區(qū)消防救援支隊新聞宣傳處副處長李禹江表示,文明乘梯很重要,同時,安全問題更加不容忽視。
李禹江:咱們這個左行右立的乘梯方式,最早是為了方便有一些快速通行的群眾,是一個文明的乘梯習慣,但是由于電梯長時間運行,我們右邊承受了太大的重量之后,會造成右側的磨損,長期磨損之后,它可能會產生電梯變形,帶來安全隱患。這些年隨著咱們安全意識的提高,提倡的文明的要求是對的,但是更多的時候,安全還是第一位的。那我們現(xiàn)在逐步來提倡雙側站立,就是左側右側都可以同時站立的話,可以保障電梯的正常運轉。
此外,扶梯的設計初衷并非用于承載大量人員行走,而是為了平穩(wěn)地輸送乘客。當乘客在扶梯上行走時,尤其是在扶梯運行速度較快的情況下,容易失去平衡。一旦摔倒,可能會引發(fā)連環(huán)碰撞,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李禹江建議乘客在乘坐扶梯時,應該保持靜止,緊握黑色扶手,確保自身安全。
李禹江:畢竟扶手電梯是在一個運動中的狀態(tài),它始終是運動的,在這個狀態(tài)之下還是不安全的,所以建議大家乘梯時一定要保持靜止,手一定要扶著電梯一側的黑色扶手。
北京南站地鐵扶梯上印有黃色腳印/記者 攝
扶梯“左行右立”觀念的轉變,是社會進步與安全意識提升的必然結果。從最初的通行便利,到如今的安全至上,這一變化體現(xiàn)了我們對生命安全的敬畏和對公共設施合理使用的思考。在未來的出行中,希望廣大市民能夠轉變觀念,將“站穩(wěn)扶好”作為乘坐扶梯的首要準則。無論是在人潮涌動的地鐵站,還是在熱鬧非凡的商場,都能自覺遵守這一安全規(guī)范,讓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成為一種新的文明風尚,我們的出行也能更加安全、和諧。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