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韓獻良,邯鄲市復興區(qū)組織部駐大名縣宋堯村第一書記,也被村民們稱為“老韓”。老韓是2016年來到宋堯村開展扶貧工作的,本該在2018年3月份就結束工作,可是看到當?shù)剡未全部脫貧,他又留了下來,一干又是兩年!靶腋5幕仨懀撠毠砸痪見聞”,來說說老韓的故事。
說起宋堯西瓜,在幾年前還沒有名氣,曾經(jīng)一度滯銷,可如今卻成了水果市場上的搶手貨。
2016年,韓獻良為宋堯村引進了占地150畝的蔬菜大棚項目,2018年,村民們開始種植大棚西瓜,可由于當年行情不好,到了西瓜成熟的時候,出現(xiàn)了滯銷。
大名縣宋堯村駐村第一書記 韓獻良:
大棚是扶貧棚,你是扶貧干部,你就得幫我賣出去,逼到你那了,我也沒法了,靈機一動,好多人都能代言,咱也能代言,就在朋友圈里我代言。
隨后,又通過大名縣公益組織的幫忙,宋堯西瓜一下子變成了“網(wǎng)紅西瓜”,訂單接連不斷,韓獻良也因此得了個“賣瓜書記”的綽號。
滯銷西瓜熱賣,瓜農(nóng)們高興了,劉現(xiàn)寬帶著其他瓜農(nóng),將一面錦旗送到了駐村工作組的駐地。同時,大家也看到了,這個駐村書記有能力帶領大家致富。
這是在全省首創(chuàng)的扶貧地圖,按我的說法是3+2色彩管理法。粉色代表一般貧困戶,綠色的代表低保戶,橙色的代表五保戶。標在圖上,這就是一般貧困戶,這就是低保戶,這就是五保戶。
戰(zhàn)場上帶兵打仗,講的是“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要想做到精準扶貧,每個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必須要了解清楚。為了盡快摸透村情,韓獻良帶著兩名隊員,走街串戶了解民情,對貧困戶屬性、居住位置精準識別,認真摸排貧困癥結。
橋是老百姓關心最大,這個橋原來是危橋,沒有扶手,鋼筋都漏出來了。老百姓就說,你們工作隊來了能給我們干啥,橋能不能給我們修,就指著你說,橋到底能不能修,所以當時我們主要搞基礎設施,把橋、路、學校這三個重點,三個工作隊員,一人包一個項目,通過不懈努力,再加上大名縣領導的支持,橋終于優(yōu)先修了,修完橋以后,老百姓都笑了。
在加強村里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村民幸福感的同時,產(chǎn)業(yè)幫扶成為實現(xiàn)精準脫貧的關鍵,在工作組和村兩委的謀劃下,村里相繼開展了大棚種植、肉雞養(yǎng)殖、光伏發(fā)電等項目。
我的家庭貧困,經(jīng)過找工作組,每次找韓書記,幫我跑貸款這塊,就給辦了這個事。
駐村工作組腳踏實地的工作,拉近了和村民的感情,村民們把他們當成自己人。2018年3月,老韓的駐村工作就要結束了,聽說老韓要走,村民們依依不舍,而此時的宋堯還未全部脫貧,看到這一切,老韓二話不說又留了下來,還放出豪言:“宋堯不脫貧,老韓不走人”。
這是我們2016年到2018年的產(chǎn)業(yè)項目,基礎設施和民生實事,我們分了幾大類,就是你說到了,你做到了沒有。
通過駐村工作組和村兩委的不懈努力,2018年5月,宋堯村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這一年,大名縣也脫貧摘帽。2020年,將是老韓在宋堯村扶貧的最后一年,從2016年以來,老韓為了跑項目,經(jīng)歷過車禍;幾年下來,他的白發(fā)變多了,可貧困戶少了;落后的農(nóng)村不見了,各種脫貧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了。現(xiàn)在的宋堯村,處處洋溢著富裕的喜悅。
駐村工作隊把心扎進去,只有這樣才能讓老百姓看到,工作隊是和村里站在一起的,幸福是干出來的。
走村入戶、架棚修橋,化解滯銷,老韓已經(jīng)將自己與宋堯村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宋堯不脫貧,老韓不走人”,這既是基層干部的錚錚誓言,也是擔當精神的最好詮釋。
戳下面視頻
看詳細內(nèi)容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