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在2020年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工作總結交流會上,180個先進集體和420名先進個人獲得通報表揚。其實,每一份榮譽的背后,都有一個人,甚至一群人默默無聞地堅守。
事關民生,從無小事。從12345接線員,到社區(qū)工作者,再到相關權屬單位部門,發(fā)出訴求,即刻響應,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緊追。痛點問題有人幫著操心,難點問題有人忙著張羅。真情暖意,為民服務。也正因此,“接訴即辦”贏得了市民實實在在的贊譽。
昌平區(qū)城南街道
哪里停車訴求多就從哪里破題
當把停車位和幸福感劃上等號時,背后反映的恰恰是各大社區(qū)面臨的停車難題。昌平區(qū)觀瀾時代小區(qū)就面臨這個“老大難”問題,現有的車位與實際私家車數量相差懸殊。以前一到傍晚,周邊的道路上就會密密麻麻停著數排車輛,小區(qū)內部也時常上演搶車位“大戰(zhàn)”。為解決停車難題,小區(qū)物業(yè)想出了重新分配車位的方案,可是遭到居民的激烈反對,最多時,街道一天就收到30多個轉自12345的投訴電話。
城南街道是如何啃下這塊“硬骨頭”的呢?
“說到底,問題的根源還是居民沒地兒停車。”城南街道平安建設科負責人李正順想到,小區(qū)附近有一塊近8000平方米的閑置空地,暫時還沒有規(guī)劃,能不能將其改造成臨時停車場?于是,由街道出面,立即聯系了產權單位。經過反復協調,產權單位最終同意了這一方案。與此同時,街道還協調出周邊一處寫字樓的地下停車場,在施工改造期間免費為居民提供停車服務。
僅用了兩周時間,產權單位就對閑置空地完成了平整硬化。社區(qū)方面出資加裝了抬桿、監(jiān)控、路燈等設施,還仔細施劃了停車位。400個“精打細算”出來的車位,讓觀瀾時代小區(qū)的停車難問題一下迎刃而解!
“我們的目標就是變堵為疏,共建共享,確保居民受益!崩钫樥f。城南街道轄區(qū)內的花雨汀小區(qū)同樣采用了這種模式。關于小區(qū)停車難的訴求一度居高不下,有居民提議,能否將小區(qū)旁邊體育館里的閑置空地利用起來?街道、社區(qū)積極與相關單位協調,在距離小區(qū)50米的空地處協調建起了臨時停車場。
內部挖掘停車位的工作也在同步推進。街道通過排查,發(fā)現昌盛園小區(qū)公共空間里有私搭亂建的車棚、儲藏室,還有多年無人問津的僵尸車,執(zhí)法部門依法拆除、騰退出來的空間,經居民同意,最終也用于解決停車問題。
豐臺區(qū)劉家窯第三社區(qū)
15個微信群辦的都是大實事
家長里短、跑冒滴漏,遇到各種難辦的小事,能靠微信群來解決嗎?答案是肯定的。從前年開始,豐臺區(qū)劉家窯第三社區(qū)的2038戶居民逐步入駐微信群。一個樓門一個群,這些微信群的成員,不只有居民,還包括社區(qū)、物業(yè)的工作人員以及眾多熱心的社區(qū)志愿者。從垃圾分類到停水停電,從養(yǎng)老助殘到社區(qū)服務……別看群不大,可辦的都是大實事。
東鐵匠營街道,轄區(qū)內樓多人多,一直以來12345投訴量相對較高!耙郧熬用裼龅诫y題多會選擇撥打12345求助。自從有了微信群,居民的很多訴求不出社區(qū)就能得到解決!眲⒓腋G第三社區(qū)黨委書記劉昱說,通過微信群,居民線上“吹哨”反映訴求,社區(qū)和物業(yè)線下“報到”解決問題。而在社區(qū)居民、志愿者的建言和參與下,不少問題也都做到了未訴先辦。
從2019年起, 劉家窯第三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分多次向轄區(qū)的居民們發(fā)放了愛心服務卡,愛心服務卡上不僅印有各類服務電話,還特別標明了社區(qū)黨委書記的聯系方式。正是借著這個機會,社區(qū)方面也將多數居民邀請進了每棟樓的微信群。無論年齡長幼,居民都有了可以直接聯系社區(qū)反映訴求的渠道。
一個樓門一個群,大家猶如面對面圍坐在一起,互相問候、互相幫助,遇到問題齊商討共治理。去年5月,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轄區(qū)內恒松園小區(qū)物業(yè)直接將5棟居民樓前原有的垃圾桶站撤去了2組。由于前期缺乏溝通,垃圾桶位置的變動給小區(qū)居民垃圾投放帶來了很大不便。同時垃圾桶數量的減少,也使得滿冒現象時有發(fā)生,讓臨近桶站的低層住戶心存不滿。
“當時有多個居民通過微信群和社區(qū)電話反映了這個問題,在垃圾桶站的選址上,大家眾口難調。”劉昱告訴記者,社區(qū)工作人員多次通過走訪小區(qū)居民、物業(yè)管理單位,了解各方的訴求及實際困難。最終,在多次現場走訪與居民面對面交流后,小區(qū)3處新的垃圾桶站位置最終得以敲定!半m然新的垃圾桶站仍是3處,但在選擇位置時經過了充分考量。新的桶站距離每棟居民樓的直線距離都不超過30米,總的垃圾桶數量也從原來的9個增加到了17個。”最終,在兼顧投放距離、對低層居民影響及物業(yè)管理難度等問題后,居民們的訴求得到了圓滿解決。
國網北京客服中心
您用電,我用心
2020年11月16日凌晨1點34分,國網北京客服中心工作人員收到一條市民訴求,反映家住通州區(qū)漷縣鎮(zhèn)曹莊村的電采暖客戶尹女士家中電表到零斷電,當時家中只有老人,深更半夜不便外出購電,老人也不會線上購電。
客服中心的吳洋通過查詢,核實了客戶信息,迅速在系統中點擊應急送電“確認”按鈕。這時是凌晨1點36分,整個過程不到2分鐘。
“鼠標輕輕點,應急送電來!”每次通過遠程給客戶應急送電,吳洋都會很感慨。10年前,卡表客戶在晚間用電到零斷電后,只能自己拿著購電卡到電力24小時營業(yè)網點或銀行ATM上購電,或者申請應急送電服務,由電力人員上門送一張新電卡。自從2014年北京普遍換裝智能電表后,客戶就能全天24小時撥打熱線申請應急送電,短短幾分鐘內便可收到遠程下發(fā)的30元預付電費。
可那天的故事并沒完!鞍パ剑噶钕掳l(fā)失敗。估計是信號問題,這么小概率事件居然都趕上了!眳茄笠幌伦泳o張起來,隨即快速將工單派發(fā)至搶修值班室。
“嘀嗒!”一聲清脆的提示音響起,搶修人員張師傅馬上拿出了手機!坝须姴膳蛻舻搅阃k娏,需要馬上去現場!” 原來電力公司優(yōu)化和集成的工作系統支持對客戶訴求工單進行快速轉派處理。搶修人員能夠通過手機第一時間收到信息,最大限度地縮短時間。
“這到底是哪兒的問題?”尹女士看到搶修人員立刻放心了。搶修人員通過專用手持設備在現場手動為客戶下發(fā)應急送電!斑@是由于通訊信號弱造成的,電表里現在已經有余額了,我把閘合上,您回屋看看是不是來電了!薄皝黼娏,電暖氣也熱了。真快,謝謝你們!币繚M意地說。
據介紹,國網北京客服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國家電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服務首都的重要窗口。2020年,國網北京客服中心全面實現接訴即辦,7×24小時不間斷運轉。截至目前,通過12345熱線快速解決市民的用電難題7000余件,針對智能電表用戶創(chuàng)新推出的“遠程應急送電”服務、電費充值卡等多項服務舉措,讓市民足不出戶,享受方便快捷的供電服務。
夏卓姝
對待居民講感情,處理問題講公平
“小夏,水管凍裂了,快來人修!薄靶∠,因為疫情孩子要在家辦公,沒網怎么辦?”“小夏,我家沒門牌號,快遞找不到。”……
在海淀區(qū)世紀城小區(qū)的一片綠地里,有一片未完成拆遷的院子,里面的居民頻繁撥打12345熱線。夏卓姝作為曙光街道分管“接訴即辦”的副主任,經常實地走訪,還把自己的微信留給困難群眾,有事可以直接找她。
記者翻看夏卓姝和其中一位居民的微信對話。1月11日9點53分居民留言:“快派人來,水管凍裂跑水!”10點25分居民發(fā)來照片,顯示工人已經開始維修。11點10分居民再次留言:“處理得很及時,感謝!”
面對歷史遺留的疑難問題,夏卓姝從不犯怵!皩訉觿冸x居民的各種牢騷,其中合理的訴求我們想辦法處理;窮盡辦法也處理不了的,我們盡力幫著紓解心結!
沒有門牌號,快遞通郵怎么辦?遇到緊急情況,119、120找不到怎么辦?這不是小事。夏卓姝馬上聯系公安、規(guī)劃、建設等部門,可暫時還無法加門牌號。于是,她抽空研究百度地圖,發(fā)現可以自行申報地址,立刻將方法教給了投訴的居民。此后,她又逐一找郵政等部門,得到承諾郵件一定會遞送到家。而且現在快遞大多通過手機確認地址,不會出現無法收貨的問題。同理,急救、消防等應急服務也都不會受影響,她這才放了心。同事們開玩笑說,夏卓姝幾乎成了“訴求人的貼心小棉襖”。
不論是鄰里糾紛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還是拆違、垃圾分類等棘手的大事,夏卓姝都是擼起袖子、挽起褲腿,說干就干。遇到“難纏”的投訴,她經常還要打電話回訪,她的經驗是——面對居民時我們講感情,處理問題時我們講公平。
1月初,北京遭遇極寒天氣,有些居民反映家中溫度不到14℃。住戶認為物業(yè)測量不可信,溝通陷入僵局。夏卓姝馬上入戶調查。工作人員兵分三路“突襲”測溫,進入供熱末端的住戶,結果室溫都在20℃左右。她特意詢問近來室溫的變化,住戶表示還“湊合”。返回的路上,她又隨機調查。碰巧一居民說他睡覺要用電褥子,于是一行人立刻來到他家,并觀察裝修情況,幫助尋找低溫的原因,原來是空調口封堵不嚴漏風,窗簾包裹暖氣影響散熱……現場采取一些簡易可行的措施,溫度上來了,居民的怨氣就下來了。
劉冠宏
讓街坊四鄰滿意才是硬道理
我們院有人搭了個棚子,這算不算違建啊?”撂下居民的舉報電話,劉冠宏蹬上電動自行車,一溜煙進了石雀胡同。居民小院里剛剛搭起來的彩鋼板房還真是搶眼,左鄰右舍看了心里都不舒服。
作為北新橋街道綜合行政執(zhí)法隊的隊員,劉冠宏每天騎著車,要在胡同里至少跑上5公里。一年下來,解決居民訴求將近500件。如何做好“接訴即辦”工作,劉冠宏有自己的想法,通過執(zhí)法和協調工作,不僅要追求辦結率,而且能讓街坊四鄰都感到滿意才是硬道理。
2020年春天,對石雀胡同的新生違建劉冠宏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夫。一次,他發(fā)現有居民正借著裝修,在自家二樓平臺上蓋彩鋼板房,現場只有施工人員,不見房主。施工負責人說聯系不上房主,劉冠宏按照相關規(guī)定要求停工,并對新生違建自行拆除!拔耶敃r也送達了約談通知書,這個事情還是要和房主溝通!
時隔一天,劉冠宏再次來到小院,和他預想的情況一樣,新生違建的施工并沒有停,這一次他終于見到了房主,站在眼前的是一位大姐。對于劉冠宏的執(zhí)法工作,大姐很不理解,“為什么胡同里其他違建你不管,就盯著我呢?”
劉冠宏當然理解大姐為何會這么說,他掰開了揉碎了為她解讀相關法律法規(guī),小院成了普法的課堂,街坊四鄰對劉冠宏的講解也很感興趣!澳,2019年4月28日實施的《北京市城鄉(xiāng)規(guī)劃條例》里有相關規(guī)定,對新增違建要零容忍。您所看到的其他違建,屬于舊有違建,當然也要拆,但是要按照統一規(guī)劃部署進行整體拆除!
轉過天,劉冠宏第三次來到了石雀胡同,見違建還沒有拆的動靜,再次和房主大姐苦口婆心地講道理,這次終于把她說動了。當天,現場施工人員開始拆除違建的彩鋼板房。
違建開拆,居民滿意,按說這件居民訴求算是辦結了,可劉冠宏對自己的要求不止于此。他第四次來到了石雀胡同,果真發(fā)現了新問題。違建的彩鋼板房拆得只剩下了架子,卻沒有繼續(xù)拆的跡象了,劉冠宏立刻明白,房主大姐這是要“打個折扣”,隨時還要再蓋起來!按蠼,咱們街坊四鄰都看著呢,您要是不拆,執(zhí)法工作不管用,那家家都蓋房,咱這小院您住著能舒服嗎?”
“小劉,你又來啦?這事兒真沒少讓你費心思!睘榱诉@一處違建的拆除工作,劉冠宏又跑了第五次、第六次,再來的時候,違建已經拆完了,居民們也早已不把他當外人了,有的拽著劉冠宏拉起了家常,有的圍著他詢問法律知識。劉冠宏說:“本來我不是來普法的,但是街坊們特熱情,我就多講講!
一來二去,劉冠宏發(fā)現,不斷進行回訪是一種很好的工作辦法,是“接訴即辦”工作的延伸。通過熱心居民的口口相傳,在整條胡同里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社會氛圍。據統計,繼石雀胡同這一處新生違建拆除后,2020年全年該胡同新生違建的舉報次數為零。
張景怡
6年推動50余萬件訴求辦理
6年,50余萬件訴求。這是北京姑娘張景怡身上響當當的“標簽”。
“您好,請問您反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一手拿著電話,張景怡一手在紙上快速地記下信息。在大興區(qū)城市管理指揮中心熱線辦理中,張景怡沒少承擔回訪市民的工作。別看她歲數不大,卻已經在市民服務熱線崗位工作了6年,累計推動了50余萬件市民訴求的辦理。對于這幾年中的變化,張景怡最大的感受就是市民的滿意率越來越高了!耙郧斑M行電話回訪的時候,有些市民會把怨氣發(fā)在我們身上,現在這樣的情況不多了,反而有不少人會專門和我們說一聲感謝!
經歷了去年疫情之后,她對回訪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安荒苤皇呛唵卧儐枂栴}解決了沒有、滿意不滿意,如果反映人表示不滿意,我們的回訪員就會多問一些細節(jié)和問題,了解市民遇到的實際困難,繼續(xù)幫助推動解決問題!
去年2月初,在電話回訪的過程中,張景怡了解到,一名此前反映無法回到租處的返京人員表示問題仍然沒有解決!澳悄F在住在哪兒?”一句關切,一下打開了這位先生的“話匣子”,他把這幾天來的心酸遭遇和盤托出——由于不清楚相關政策,又怕麻煩,沒能及時提供相關材料,他只好住在外面。為節(jié)省開支,每頓飯只能靠泡面充饑。
張景怡核實清楚情況后,立即將問題上報,隨即與屬地聯系,按照防疫要求,聯系當事人出具相關材料,并協調辦理出入證,嚴格落實當時的居家監(jiān)測要求。通過不斷地回訪與跟進,當事人終于順利回到了租住所。
其實,張景怡不僅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她更明白自己這個崗位的重要,以及肩上承擔的責任。住在觀音寺街道的一位老人需要3天做一次透析,不過在去年疫情初期時,醫(yī)療資源緊張,很多醫(yī)院都沒有多余的床位。張景怡了解到,老人的問題還沒有解決,而且距離上次透析已經過去了4天,電話那頭,老人的老伴兒急得哭出了聲,他們甚至打算買翌日機票到外地就醫(yī)。
“這事兒決不能拖!”張景怡第一時間將問題上報給負責人,并聯系相關部門,當晚,就協調一家醫(yī)院臨時加了一個班組專門為老人做透析。“太謝謝你們了,真不敢想象再拖下去會有什么后果!崩先藢iT打來電話表達感謝。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