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四川打了幾個電話后,遵義市余慶縣一位法官的電話號碼,被標記為“詐騙電話”,辦案的法官,莫名其妙就成了騙子。最后,法官找到電信部門溝通,這才“洗白”了騙子身份。

余慶縣法院龍溪法庭法官陸勇,受理了一起退還工程保證金的糾紛。家住四川省德陽市的張某,以要求孫某、李某、陳某、王某退還工程保證金為由,起訴至龍溪法庭。4月,法庭立案后,陸勇即聯(lián)系被告方送達應訴手續(xù)。在核對身份過程中,法官了解到,被告人孫某系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qū)人,但是通過原告提供的電話,法官聯(lián)系不上孫某。于是,法官向其余三被告查詢孫某的聯(lián)系方式,經三被告提供線索,法官才得知孫某因涉嫌違法,被四川某看守所羈押,但三被告均不清楚其究竟在哪個看守所。為了盡快查清孫某的下落,及時辦理案件,陸勇于4月23日上午開始,就一直不停的打電話給四川的相關部門,查詢孫某的下落。“但是大約1個小時后,我的電話就再也打不出去了!标懹抡f,手機顯示他的電話號碼已經被標記為“詐騙電話”,這把他搞得一頭霧水。隨后,陸勇聯(lián)系了電信營業(yè)廳詢問是怎么回事。原來,為打擊電信詐騙,如果同一號碼在短時間內往外省撥打的電話次數(shù)過多,系統(tǒng)就會自動對該電話號碼以涉嫌電信詐騙進行標記。于是,多次打電話到四川聯(lián)系辦案的法官,就這樣當了一回“騙子”。在弄清楚是烏龍后,按照相關程序,營業(yè)廳取消了陸勇的電話標記,讓其繼續(xù)正常辦案。最終,法官查詢到了孫某的下落,向其送達了相關的應訴手續(xù)。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