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市民“找車位難”“付費不便”的痛點問題,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相關要求,自去年11 月起,由內蒙古智慧青城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城云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承建了“智慧青城智慧停車信息系統(tǒng)”,4 月 29 日,該系統(tǒng)隨“愛青城 App”一起正式上線,到目前為止,已運行40余天,到底給青城人帶來哪些便利,真能緩解“找車位難”“付費不便”等問題嗎?6月13日,記者一探究竟。
第一站,內蒙古博物院。出發(fā)前,打開“愛青城 App”,進入“智慧停車”,輸入目的地,手機屏幕立刻跳出內蒙古博物院周邊 1.5 公里范圍內密密麻麻的停車場,“這些經營性的停車場中,紅色P字圖標,代表車位所剩無幾;黃色,代表剩余車位適中;綠色,代表車位充足!蓖械某窃瓶萍己羰许椖坎控撠熑藙⒎逻吙词謾C邊介紹,現在可以精準知道這一片有 15 個停車場、38 個道路停車點,其中,收費停車場 9 個,免費停車場 6 個,收費停車場中開通“無感支付”的有 5 個,占周邊收費停車場總數的56%左右。
記者選擇烏蘭恰特停車場,系統(tǒng)顯示還有130個空車位,點“導航”,系統(tǒng)自動根據個人手機設置,跳入導航地圖,為車輛提供實時導引。按照導航,記者將車輛開入指定停車場。30分鐘后,重啟車輛準備離場,當車輛行駛到停車場出口附近時,車桿自動起,原來已自動扣費、不用再停車掃碼付費,直接離場通行,“這就是停車無感支付,有點像高速公路使用的ETC!眲⒎陆忉尩溃骸盁o感開通更簡單,車輛不需要安裝裝置,也不需要實體卡,只要通過‘愛青城 App’,綁定車牌,開通無感支付,即可在全市相應的無感停車場享受離場不停車,這是智慧青城為市民提供的數字生活新體驗!
第二站:海亮廣場。出發(fā)前,通過智慧停車模塊查詢到海亮廣場周邊 1.5 公里范圍內有 45 個停車場、105 個道路停車點,其中,顯示海亮廣場地下停車場當前空余車位599個。記者通過導航引導來到海亮廣場地下停車場。半小時后,啟動車輛緩緩駛向停車場出口,出口處設備自動響起語音:“無需人工繳費,已無感支付4元!
這兩個停車場只是我市智慧青城建設通過數據惠民的一個縮影。
“便民、利民、惠民”,為了體現這一宗旨,我市建設的“智慧青城智慧停車系統(tǒng)”圍繞管理、服務、付費、決策“四位一體”核心功能,構建全市統(tǒng)一的智慧停車管理與服務平臺,以接入、整合海量停車場數據為基礎,創(chuàng)新打造一批面向全市的便捷停車服務,實現我市停車大平臺共享、大數據慧治、大系統(tǒng)共治,引導政府、經營單位、停車人共建靜態(tài)交通生態(tài)文明體系,從整個城市的角度探索破解“停車難”“停車亂”問題,不斷提升呼市的靜態(tài)交通長效管理與服務水平。目前,該系統(tǒng)已實現我市建成區(qū)4500多個停車場、道路停車點的基本信息查詢,所有經營性停車場的實時空位查詢、泊位提醒,以及近百家停車場的無感支付。
另據了解,目前,“愛青城 App”智慧停車模塊已經實現全市建成區(qū)所有停車場的位置查詢與導引功能。
除了泊位提醒外,智慧停車系統(tǒng)提供“在線支付”“無感支付”多種便捷的付費方式。內蒙古智慧青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海杰介紹,目前,“愛青城 App”已支持“支付寶無感”“工商銀行無感”“建設銀行無感”, 6 月底將實現“微信無感”。
針對市民開車出行遇到的挪車問題,智慧停車系統(tǒng)已在智慧停車模塊中提供了“一鍵挪車”功能,一旦需要挪車時,可通過“一鍵挪車”功能提交擋路的車牌號、現場照片,系統(tǒng)會自動比對已有數據,如果擋路車輛的車主是“愛青城 App”綁定車牌的用戶,系統(tǒng)會第一時間給車主發(fā)送挪車提醒消息,確保市民開車出行更順利。
下一步,智慧青城智慧停車系統(tǒng)將不斷強化數據運用,加快迭代升級,為青城市民提供更多便捷、便利的停車服務。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