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別名津門,講美食,一般都叫“津門美食”、“津門美味”。
記者約定的美食愛好者朱懿,做過多年天津媒體美食節(jié)目的主持人,對津門美食如數(shù)家珍。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餐桌上會“跳舞”的魚
朱懿認為,作為臨河臨海城市天津,這里夜市美味一定要從河鮮、海鮮開始。
一條普通的魚,做成美味后,居然能在餐桌上跳舞?記者還真是聞所未聞呀。
負責(zé)做魚的師傅叫徐明鋒,徐師傅告訴記者,這道菜的名字的叫罾蹦鯉魚,名字很有動感,做法也堪稱天津一絕,食材早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鯉魚必須要剛從河里撈上來不久的鮮活公鯉魚。
一進后廚,記者剛看個開始,就感覺很疑惑不解,只見徐師傅處理新鮮的鯉魚方法很是特別,只挖去了魚鰓和五臟,卻沒有去掉魚鱗和魚鰭,這是為什么呢?
徐明鋒 廚師:這道菜的特點就是不去鱗,一定要保留魚鱗,一會兒你嘗嘗,魚鱗特別香,特別脆,就是這道菜關(guān)鍵所在,據(jù)我所知,全國帶魚鱗做魚的菜不多,咱是其中一個。
洗掉鯉魚腹內(nèi)黑衣。然后從腹腔內(nèi)貼著大梁骨兩側(cè)各順劃一刀,把兩肋的各條肋骨梢割斷,而皮肉必須完整。使魚頭和魚腹向兩側(cè)敞開,脊背朝上伏臥著。徐師傅說,這道獨具代表性的津菜做法考究,首先要溫油炸制,炸制后還要保持原有的魚形,且魚形要保持很長時間不塌軟。
魚身上少掛點生粉芡,這樣會使魚鱗在炸的過程中不脫落。用旺火熱油,先將魚頭下油鍋炸定型以后,再使魚脊背朝下下油鍋炸到腹黃刺老,翻個兒炸其脊背,防止把魚鱗炸焦,炸到頭骨發(fā)酥,用笊籬搭出裝盤。因為是溫油炸制,魚的形態(tài)果然不塌軟。
接下來,徐師傅另起爐灶,打清油,用蔥、姜絲、蒜片熗勺,烹料酒、醋,加水適量,下白糖,掛芡,打明油出勺,魚汁做成,再趁熱澆到炸魚身上。
徐明鋒 廚師:頂上會冒泡,這個魚是立著的,會跳舞,這個汁呢,會越來越亮,會發(fā)亮,因為里面有糖和醋,聽見響聲了吧?滋滋響聲。
熱魚吸熱汁,響聲不絕。視覺、聽覺、嗅覺,擺到桌上,別有一番食趣。
罾蹦鯉魚,鱗脆,肉嫩,骨香,透著香氣。徐師傅告訴記者,這罾蹦鯉魚是因為成菜后鯉魚形如同在罾網(wǎng)中掙扎蹦躍而得名。名字生動形象,它的味道又如何呢?
朱懿 美食愛好者:這道菜大酸大甜,而且這個酸又能夠入口,度掌握得特別好,這個甜呢,又吃起來不膩。其實這個罾蹦鯉魚,我覺得就像我們天津夜市一樣,吃這道菜就打開了我們的美食之門,色、香、味,絕對是全部開啟。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快餐米粉嘗海鮮
在津門美食小吃廣場,夜晚一到,各個美食小吃店開門迎客,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小吃吸引著附近的食客。
天津人喜歡吃海鮮,許多人連點快餐都會選擇海鮮,因此,許多海鮮類快餐在夜市里也很受歡迎,吃一碗粉,也要帶有海鮮的。
朱懿 美食愛好者:這個錫紙花甲有點獨特,這也是海鮮類的,其實說白了跟麻辣燙特別相似,猛一看這味道絕對是色彩鮮紅,一看就是麻、辣。
花甲是一種蛤蜊。花甲粉,又叫花甲米線,是用錫紙將營養(yǎng)美湯與花甲、米線封閉式的熬制而成的海鮮小吃。
花甲粉的做法比較簡單。花蛤洗凈備用,將錫紙折成O型放到電磁爐上,然后將金針菇等配菜和花蛤倒入錫紙做成的容器中,再將秘制醬料澆在上面,幾分鐘后,等到花蛤被烤的全部打開,迅速加入蔥花以及味精就可以吃了。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堅守二十載的秘制味道
在天津一些還有大排檔的夜市里,特色海鮮燒烤自然是主角,這里的海鮮一般都是當(dāng)日捕撈的。各式各樣的魚、蝦、蟹、貝,幾十種海鮮在燒烤爐上散發(fā)出的香味,吸引著每一個路過的食客。
但是,朱懿告訴記者,天津本地人吃海鮮燒烤,一般認人、認店,他也是如此。朱懿經(jīng)常到一家兄妹開的燒烤店吃夜宵,吃了有十幾年了,在這里,很多食客和他一樣,也是這家店的回頭客。
食客:吃了很多年了,感覺他家的味道吃來吃去都不錯,這個味道我也習(xí)慣了,七、八年了。
食客:我覺得就是這么多年,我吃習(xí)慣了,挺好吃的。
朱懿點了海鮮燒烤大餐,深海秋刀魚、鱈魚和渤海比目魚,它們味道如何呢?
朱懿 美食愛好者:肉還比較嫩,關(guān)鍵外面是薄薄一層(皮),非常香脆,因為有些燒烤,雖然烤出了焦香的味道,但是往往里面肉的汁水,水分,往往也蒸發(fā)掉了,所以我覺得就是外酥里嫩的這種口感,他們拿捏這種尺度還是不錯的。
在前臺,記者見到了這家店的負責(zé)人,高超兄妹。高超說,他和妹妹來自河南農(nóng)村,不到20歲就和媽媽來天津擺攤燒烤,如今已經(jīng)整整20年,期間吃過很多很多苦,好在通過努力,從燒烤攤起步,開了幾家燒烤店。
在海鮮燒烤競爭激烈的天津,究竟什么原因讓顧客習(xí)慣高超家的味道呢?
除了海鮮燒烤,顧客點的最多是香辣蟶子,香辣蟶子雖然做法看上去很簡單,但是記者發(fā)現(xiàn),高超在炒蟶子前在鍋里加入了一種秘制調(diào)料。
記者:這個是什么呀?
高超:就像熬那個,你知不知道熬那個火鍋底料,一大鍋,就是把料都擱里面熬制。
放入秘制調(diào)料后,高超反復(fù)的加水、加鹽翻炒,然后再放入處理好的蟶子,繼續(xù)反復(fù)翻炒,一分鐘左右,香辣蟶子就出鍋了。
高超告訴記者,這秘制調(diào)料是早年間出自他媽媽之手,在食材處理間,記者見到高超的媽媽,年過7旬的老太太正在和工人們處理食材,盡管不太愛說話,當(dāng)問到為什么一直堅持每天給孩子們的燒烤店處理食材時,老人家回答很堅定。
高超的媽媽:因為孩子們干得不容易,我得給他把好關(guān)。
老人家并不保守,答應(yīng)給我們展示下她多年來摸索出來的調(diào)料熬制過程。用三種辣子混合到一塊,然后加入十幾種中草材等,一起在鍋中熬制,目的是去掉海鮮的腥味,提升海鮮鮮度。高家人認為,天津人對食物的要求非常高,對于味道涇渭分明,必須鮮明地抓住了天津人的口味習(xí)慣。
70多歲的老人每天堅守在燒烤攤上,為的就是嚴控食材的選擇,保持這幾十年不變的燒烤味道,而這味道也正是讓回頭客習(xí)慣了的津津樂道的美味。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酸辣咸香一碗粉
炎炎夏日里,讓朱懿最鐘情的是清涼消暑的小吃。天津風(fēng)味涼粉是他的最愛。
晶瑩剔透,潔白如玉的涼粉,本身沒有味道,切成小方塊,里面放點酸酸的醋、辣辣的蒜,還有香香的麻醬,點幾滴辣油,再放一些黃瓜絲、香菜,攪拌攪拌就可以吃了。
朱懿 美食愛好者:涼粉呢,特別涼爽,適合夏天這個季節(jié),再加上因為它有醋,還有辣酸口感,所以吃起來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利口的感覺,關(guān)鍵是還有芝麻的香味。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清涼滋味熬出來
除了酸辣爽口的涼粉,一到夏天,天津還有一道獨特的風(fēng)景,夜幕降臨后,大街小巷各種刨冰店霓虹燈閃爍,很多人大半夜還成群結(jié)伴在刨冰店吃刨冰。
走進刨冰店,記者看到,這家店鋪里的刨冰大概有十幾種,很豐富。店老板姓陳,和女兒做了十七年的刨冰了,陳師傅說,刨冰,在很多城市叫冰沙,天津人喜歡稱呼為刨冰。
陳師傅家賣得最好的是紅豆刨冰,主要選取上好的小豆、桂花和綿白糖,三種原料看似簡單,但是熬制的火候、時間是特別講究的,這得有多年的經(jīng)驗才能熬制出最佳的消暑美味。
熬制好的紅小豆出鍋備用,師傅用刨冰機將大塊的冰塊刨成雪花狀,陳師傅說,這就是刨冰。
老陳說,這刨冰好吃的秘訣在于水果、小豆等食材的熬制,講究入味。
陳師傅介紹,這刨冰好吃的秘訣在于水果、小豆等食材的熬制,講究入味。比如這芒果刨冰,新鮮的水果熬制成軟軟的塊狀,但不熬化,這樣能保持水果的果狀和水果的清香本味。除了水果類的,蜂蜜杏肉的、巧克力味的,原材料的熬制也都非常講究。
巧克力冰沙刨冰也很簡單,刨冰成冰沙,加入杏干、巧克力、小豆、煉乳,就可以了。
中國夜市全攻略(天津篇):海河邊上的異域風(fēng)味
在天津還有一些別具風(fēng)情的洋夜市,意式風(fēng)情街、歐式風(fēng)情街,從天空到地面都籠罩在異國情調(diào)里,一幢幢小洋樓散發(fā)著優(yōu)雅的光,酒吧、餐廳都很熱鬧,在迷離的燈光下吃一點西餐,喝一點啤酒,享受著西式的浪漫時光,別有一番味道。
這是一家德國餐廳,盡管凌晨了,還有一些客人在這里品美食,聊天,餐廳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很多游客和本地人最喜歡夜間到這里來品嘗他們的西式美味。
經(jīng)理給我們推薦的“大眾消費,正宗德國味道”的美食會是什么呢?在這家西餐廳的后廚,記者見到了做西餐的雷師傅。
原來,經(jīng)理給我們推薦的這道菜,叫德式木板拼盤。食材包括豬肘子、香腸和豬排骨。
這個拼盤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德式烤豬膝,選料豬后肘,用白胡椒、丁香、月桂葉等腌制30小時充分入味,然后用多功能電烤箱蒸兩小時,隨后用240度高溫,烤制半小時,豬肘子就變成了金黃色酥脆的感覺。
燒烤豬排,選豬精肋排,用胡椒、洋蔥、芹菜、丁香、月桂葉等煮熟撈出,再用燒烤醬逐一腌制烤熟的排骨,包裹了燒烤醬的熟排骨,放置到特制的炬爐底下炬5分鐘,醬汁就充分入味到了豬排里。
德式香腸做法很簡單,精選香腸放到扒板上反復(fù)翻轉(zhuǎn)烤制,直至烤得香腸肉汁滲透出來,味道嬌嫩最為好。
德式烤豬膝、燒烤豬排、德式香腸一定要放置在一個近一米長的橢圓型木板,這是德式餐特色的拼盤器具。美味的肉食還有搭配些椰菜、素菜中和菜的油膩,這樣一個德式木板拼盤,也叫巴伐利亞綜合肉盤就做好了。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