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少林寺,不少人腦中浮現的都是高深莫測的武功。在影視劇中,我們經?梢钥吹缴倭炙碌牟亟涢w中藏有許多絕世武功,引來不少江湖高手前來盜取,如《易筋經》、《大力金剛腳》等……有了武俠小說賦予它的神秘色彩,少林寺的藏經閣成為了不少金庸迷的向往之地。讓人興奮的是,3月24日,經過近一年的修繕,少林寺藏經閣正式向游人開放。 藏經閣重現輝煌
少林寺藏經閣又稱法堂,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間(約公元1345年),之后歷經明永樂朝,清順治朝,多次修葺。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時,原藏經閣藏經移貯法堂,故法堂又稱“藏經閣”。
到了上世紀20年代,戰(zhàn)亂頻發(fā),民不聊生,而少林寺藏經閣則毀于1928年的大火。直到1993年,少林寺才按舊制重修藏經閣。
進入藏經閣,一尊漢白玉臥觀音像屹立正方,牌匾“以戒為師”高懸于上。藏經閣四周由藏經柜圍繞,各種珍貴藏經原件擺放在櫥窗內,儼然一座佛教圖書館。
據了解,少林寺藏經閣現擁有古籍總計三萬余冊,善本一萬二千余冊。其中,元明清版大藏經5480卷。藏經閣現代圖書以佛醫(yī)、武術為特色,二者的收藏量均居全國前列。
藏經閣的秘密
藏經閣的“藏”是個多音字,到底該讀“cang”還是“zang”?其實,在佛教里面,大藏(zàng)經為規(guī)范讀法,藏經閣就是存放大藏經的地方,因此這里讀作藏(zàng)經閣才對。
藏經閣的牌匾上,“藏”字少了左邊的兩筆。有人說是因為少林寺曾經被大火燒過,經書不全,所以少寫兩筆,也有人說可能是寫錯了。延個法師解釋說,目前這個“蔵”字,和大眾熟悉的“藏”字,在古時候是通用的,因此不是錯別字,也不是為了嘆惋那場大火而故意留下的。
稀世國寶露芳容
少林寺藏經閣修繕落成之日,“法藏少林”佛經大展在藏經閣開幕。
引人關注的是,在諸多展品中,有中國第一部刻本大藏經《開寶藏》,這是目前發(fā)現的全世界第十三件開寶藏原件,這是它首次在中國亮相。而這張《開寶藏》殘頁,曾以240多萬元的高價被拍得,足見其珍貴,是當之無愧的稀世國寶啊!
而此次展出的《趙城金藏》,全世界只此一部,被視為稀世瑰寶。
此次展出時間為3月24號到3月28號,共展出三十多件散落民間的寫刻藏經和少林寺秘藏千年的歷代佛經,涵蓋了7世紀唐代的寫經寶卷,西夏文寫本刻經,宋元刻本大藏等等等等,各路“英雄好漢”可千萬不要錯過呀!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