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6時起床,騎單車去水店,馬不停蹄地接電話,幫父親爬八樓送水,全身濕透也不停歇,最舒服的事情是回家喝一大瓶冰水。
當很多孩子在暑假與父母出國旅游,或者在摩天輪上開心暢笑,享受著家人歡聚天倫之樂時。籍貫四川自貢,未滿16歲的郭嘉俊,在初二期末考試結束3小時后,就跟著來廣州務工10多年的父母,在海珠區(qū)赤沙、大塘一帶起早摸黑送水。
背著40多斤的水爬上9層發(fā)現(xiàn)走錯樓宇,踩到西紅柿摔倒水桶砸到了嘴巴痛了好幾天,替父送水結果被業(yè)主罵太遲。在這個暑假,郭嘉俊受了很多委屈,但他認為很值得:因為有了自己的幫助,父親可以提前1個多小時下班了。記者昨日跟蹤體驗,看看赤崗路一位送水工兒子真實的暑假生活。
真實體會:
我爸媽真的很辛苦
老郭兩口子來廣州務工10多年了,目前替老板經營水店,郭嘉俊6歲后,便被從老家接過來讀書。7月2日中午考完期末考試,在海珠區(qū)華立學校讀初二的郭嘉俊和兩個同學回家做了一頓好吃的,便在下午3時趕到父親郭召良的水店幫忙,開始了自己的暑假生活。“看著爸爸每天早起爬樓送水,摸黑回家,我就想今年暑假要幫爸爸分擔一點!卑雮月來,郭嘉俊每天跟著父母起早去店里忙活。
“體驗了半個月,我發(fā)現(xiàn)爸媽真的好辛苦!惫慰≌f,有時候別人要水很急,他辛辛苦苦送上樓卻被人罵動作慢,“我想爸爸平常也受過這樣的委屈吧”。郭嘉俊說,有一次去送水的路上,不小心踩到一個西紅柿上摔倒了,水桶滾下來砸到他的嘴巴,痛了好幾天。但這個累死人的暑假卻讓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充實而富足。
別人還在熟睡
他已經忙開了
早上6時,大多數(shù)人在沉睡的時候,在赤沙一間20多平方米的小房內,來自四川自貢的郭召良一家,已經忙開了。妻子胡偉義忙著做早餐和洗衣服,郭召良正為當天送水的任務提前做準備,剛初二畢業(yè)的兒子郭嘉俊也趕緊起來洗刷,還習慣給自己養(yǎng)了快3年的兩只烏龜清洗一遍。7時左右,三人各自騎著一輛自行車出門了。他們一起穿過江海大道,便到了對面聚德花苑正門口的水店。
一大早,小店里的電話便被打爆了。“卡號?幾點要送到?好的,師傅馬上來。”郭嘉俊第一個沖到電話機旁邊,熟練地操起電話,一手抽出柜臺前排得滿滿的買水登記卡,把要送水的卡均勻地放在桌面上。郭嘉俊口中的“師傅”便是爸爸郭召良,他正忙著把一桶桶水從店里的隔板上,迅速地搬到路邊,準備裝上自行車后座。郭嘉俊放下手中的活,幫爸爸搬水到馬路邊,一桶水40多斤,雖然只有10多米遠,但對于未滿16歲,身顯瘦弱的郭嘉俊來說,還是有些吃力,幾圈下來,背上的衣服已濕透大半。
9時左右,幾個要水的市民打來電話!皨,就在對面,他們催得急,我來送。”說完,衣服還沒有干透的郭嘉俊拿出一輛小拖車,把放在1米多高的桶裝水用力搬了下來。桶重,郭嘉俊身子猶如一把張滿的弓,脖子上青筋乍現(xiàn),胳膊上的肌肉繃緊了,猶如弦,然后用右膝頂了一下水桶,雙手一用力,水桶“彈”上了他的肩膀。郭嘉俊幾步快跑到門口,把水桶放到拖車上出發(fā)了。這是郭嘉俊今年暑假中普通又真實的一天。
記者觀察:
父母就是一面鏡子
這并不完全是一個“窮人家孩子早當家”的故事。每個家庭因為客觀的物質生活條件不一樣,在孩子過暑假的方式也不一樣。在采訪郭嘉俊時,記者發(fā)現(xiàn)郭嘉俊的父母猶如一面鏡子,用最真誠的行動和最樸實的語言教育孩子。
郭嘉俊是獨生子,父母同樣寵愛,他可以和很多同齡孩子一樣,回老家與同伴在鄉(xiāng)間玩樂,也可以躲在小房子里上網(wǎng)聊天,但他卻選擇留在父母身邊,為這個家出一分力。媽媽胡偉義告訴記者,她曾十分擔心,因為工作太忙,管教兒子少,怕兒子沉迷上網(wǎng)學壞。現(xiàn)實中,他們收入雖不高,但每天勤奮忙碌的身影,讓兒子知道父母為這個家辛勤勞動,讓孩子明白“一定要勤奮,不要好吃懶做”,很多人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但做起來難。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