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和劉先生小兩口,居住在膠州市李哥莊鎮(zhèn)的青島風景小區(qū),幾個月前,他們和樓下鄰居鬧了矛盾,對方一頓拳腳相向,劉先生傷的不輕。 【樓下鄰居上門大打出手 酒瓶回擊是自衛(wèi)?】 這段驚悚的斗毆視頻,就是家住膠州市李哥莊鎮(zhèn)青島風景小區(qū)六號樓的姜女士拍攝下來的,視頻中被打的男子,就是她的丈夫劉先生,而打人者是他們樓下的鄰居。 這次沖突事件,導致劉先生左眼睛受傷嚴重,雖然已經做完了手術,但直到現在,視力都沒有完全恢復,可能會出現永久性傷害。那么究竟是什么矛盾,讓樓上樓下的鄰居之間,發(fā)生了這么大的沖突,一切還要從今年2月4號,小年那天說起。 姜女士:晚上十點四十左右, 大約就是這么個時間,我們家樓下,突然從北邊臥室窗戶下面,打開窗戶罵,罵的話特別難聽。罵我爸媽,讓我們去死之類的。我對象回了一句,大過年的罵什么罵,嘴巴放干凈一點,也沒罵他,他嘭的一聲關上窗,直接上來用腳踹,砸我們家的門。 姜女士的兒子只有三歲,對方這一通操作,把孩子嚇得不輕,哭鬧不止,眼看對方沒有要罷手的意思,劉先生只能選擇開門,然而這也成了噩夢的開始。 姜女士:剛一打開門,手還沒離開門把手,掐著我對象的脖子,推著他就進來了。就是打他。我一看不好,趕緊抱著孩子從屋里跑過來,剛一掏出手機來,他一看不好,就掐著我對象的脖子,要過來阻止我,我對象一看不好,我對象是這樣站著。正好這里有個酒瓶子,撈起來就從這,一邊撈一邊往后推,打在這。 就這樣,劉先生用隨手拾起的酒瓶,砸在了鄰居的頭上,頓時鮮血直流,這也徹底惹怒了對方,于是就出現了姜女士用手機拍攝下來的一幕。 之后,劉先生被送往醫(yī)院,醫(yī)生診斷為:腦震蕩、眶骨骨折、唇裂傷、頸部損傷等,必須住院接受治療。到2月22號,劉先生又到青大附院住院,接受了眼部手術。在陪著丈夫治療的同時,姜女士也一直關注著警方對這起事件的調查處理。 姜女士:我們是輕傷一級,對方是二級。都是輕傷。我們就說要依法處理。因為我們沒有做錯。我們平白無故的受這么些罪,派出所說,你不調解沒有事,那你(劉先生)就去坐牢吧。讓我對象去坐牢。我說我做錯什么了,他說你不能還手,你還手就不對,我說他都打到家里來了。我們沒有辦法了,為什么不能還手,他說你可以躲,你說他都到家里來了,我能去哪躲,躲到外面去嗎。 那么,引發(fā)這起沖突的導火索究竟是什么,姜女士說,事發(fā)當天,鄰居開口就罵人,上來就動手,并沒有說明白,但據她分析,可能是噪音引起的,因為在這之前,因為噪音的事,鄰居曾經多次找過自己。 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動手打人都是不明智的選擇,也肯定要承擔 相應的責任。姜女士說,這半年來,她多次找到派出所,但事情一直沒有結論,就在上周,民警約了雙方再次到派出所調解,可對方并沒有現身。這起事件發(fā)生之后,姜女士家暫時搬離了青島風景小區(qū),直到五月份才搬回來,而此時,樓下的鄰居也已經搬走了。記者嘗試到樓下敲門,看能不能聯系上原來的住戶。 從租客這里,記者了解到,和劉先生發(fā)生沖突的,正是一樓的業(yè)主,也姓劉,不過租客這邊并不愿意提供房東的電話,隨后,記者又來到了李哥莊派出所了解情況。 民警:經過調查,樓下的劉某某和樓上的劉某互毆,劉某(樓上住戶)是輕傷一級,樓下的劉某某是輕傷二級。因為是鄰居,咱本著鄰里和睦的原則,給他們調解了幾次。目前來說還沒調解成功,雙方當時要求的懸殊太大。 趙副所長說,根據雙方的筆錄和現有的證據來看,并不能證實劉先生是完全出于自衛(wèi)才用酒瓶傷了樓下鄰居,如果依法處理,則雙方有可能都要被拘留,因此建議協商解決,目前協商的進度是,二樓劉先生這邊提出了二十萬元的賠償要求,不過一樓鄰居不能接受。為了了解事情的全過程,民警這邊也幫記者聯系了另一方當事人,不過對方表示,不愿意接受采訪。 民警:提醒廣大市民,鄰里之間和睦為主,不要一時沖動傷害了別人也傷害了自己。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