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女士很早前就用手機號注冊了支付寶賬戶并綁定了銀行卡,前陣子,她去外地出差時,手機突然沒信號用不了了,起初她以為是手機出現(xiàn)了故障,還拿去維修店修理,但并沒什么作用,三天后鄭女士回到了武漢,可這時她發(fā)現(xiàn)自己支付寶上的錢全沒了。
這是怎么回事?鄭女士當即報警,警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鄭女士的手機并不是無緣無故出了故障,而是被人冒名辦了一張新的手機卡,并趁著鄭女士手機沒有信號的期間,利用這張補辦的手機卡登陸了鄭女士的支付寶賬號,轉(zhuǎn)走了賬號里的錢。
根據(jù)該通信運營商的規(guī)定,補辦手機卡必須用戶本人持身份證在現(xiàn)場辦理,如果由他人代辦,必須出示代辦人的身份證和用戶的身份證,由運營商核實證件屬實后才能辦理。
可這位冒名辦理鄭女士手機卡的男子在補辦鄭女士的手機卡時,雖然提供了他本人的真實身份證,但出示的鄭女士的身份證卻是假的。
對此,鄭女士認為運營商在沒有確認用戶身份信息是真實的情況下,就為代辦人補辦了手機卡,導致用戶賬號被盜經(jīng)濟受損,應該承擔用戶的經(jīng)濟損失,但運營商對此卻辯解說,他們并非公安部門,能力和條件都有限,無法核實身份信息真?zhèn)巍?strong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overflow-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word-break: normal !important;">那運營商的解釋站得住腳嗎?
考慮到在這起事件中,鄭女士也存在個人信息泄露的過失,并在手機沒有信號后沒有及時凍結(jié)綁定的支付寶、銀行卡等賬號,讓他人有可乘之機,法院最終判定,在這起民事案件中,通信運營商應承擔40%的責任,賠償鄭女士九萬多元,其余60%的責任由鄭女士承擔。
而冒用鄭女士身份信息盜取錢財?shù)姆缸锵右扇四壳耙惨驯痪娇刂,并需要承擔相關的刑事責任以及賠償。
法官提醒,越來越多的人使用支付寶、手機銀行等業(yè)務,對于通信運營商來說,應該認真核對客戶信息,保護客戶隱私和財產(chǎn)安全;對于消費者來說,也要提高保護自己財產(chǎn)的意識。
身份證、手機號、銀行卡......這些信息一旦泄漏,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鉆空子。如何保護好個人信息?手機丟失、換新號時,應如何操作?
全攻略↓轉(zhuǎn)發(fā)提醒!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