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厚實的手掌
可以堅守崗位、撐起重責
也能無私幫助、溫暖人心
孝感又現(xiàn)英勇救人“托舉哥”
爬上四樓
托舉女童半小時
避免了悲劇的發(fā)生
8月27號上午9點左右,孝感麗景家園小區(qū)傳來一陣女童的哭聲。鄰居們發(fā)現(xiàn),一名女童整個身子懸在防盜網(wǎng)外,頭卻卡在了防盜網(wǎng)里面。情況十分危急!
女童頭卡防盜網(wǎng),不停掙扎
小區(qū)居民陳芳勇迅速爬上4樓,赤腳踩在3樓防盜網(wǎng)上,右臂緊拉著4樓防盜網(wǎng),左臂和胸膛牢牢托住被困女童,防止女童下墜。
經(jīng)過檢查,女童只是脖子被卡紅了,身體其他部位并未受傷。事發(fā)時,家中只有女童獨自在家。
孝感的“托舉哥”曾出現(xiàn)多次。2012年6月3日,廣州天河區(qū)一小區(qū),3歲女童琪琪失足懸掛4樓陽臺,孝感籍男青年周沖徒手爬上3樓防盜窗,將女童托舉達10余分鐘,成功獲救。周沖被稱為“托舉哥”,入選當年“中國好人榜”。
同年8月3日,孝昌縣一鄰街房屋二樓,一小女孩在爬上窗臺玩耍時掉落,頭部被防盜網(wǎng)鋼筋卡住,身體懸空。孝昌縣供電公司線路維修工萬紅兵站在眾人合力舉起的一架短梯上,單手托住女童20多分鐘,被傳為佳話。
一“托”穩(wěn)住生命
一“舉”感動眾人
一個城市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從他們手中傳遞!
但如果可以,大家都希望孩子被卡防盜網(wǎng)的事件能越來越少,需要“托舉哥”托舉的情況越來越少!
孩子被卡 家長們該怎么辦?
◆ ◆ ◆
從防護到簡單自救,
家長要時刻提高警惕!
道路交通傷害
危險場所:公路、小區(qū)道路
家長需要培養(yǎng)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利用各種機會讓孩子認識和了解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及交通安全常識,讓孩子從小樹立起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識。經(jīng)常告誡自己的孩子不要在街道上、馬路上踢球、溜旱冰、追逐打鬧以及學騎自行車等。不要在停車場內(nèi)玩耍,游戲時盡量遠離?康能囕v,以免其突然啟動而造成傷害。
溺水
危險場所:游泳池、河邊、浴室
對于剛上幼兒園的5歲以下孩子來說,如果在浴缸、馬桶、水桶邊玩耍時,一定要有成人陪同。家里要及時把浴缸、洗臉盆的水排空。對于5歲以上的孩子而言,家長也不要在浴池、水缸中存過多的水。游泳時,家長要保持和孩子一臂能及的安全距離。
燒燙傷
危險場所:廚房、餐廳、燒烤攤
對于“雙職工”家庭來說,白天只得讓孩子獨自在家,可是廚房、陽臺對孩子們來說都是危險場所,燃氣灶、熱水壺、打火機等都會成為傷害孩子的利器。最好的辦法就是盡量讓孩子遠離熱水瓶和湯鍋,遠離火源。不要把熱的食物或開水放在孩子能觸及的地方,打火機不能放在孩子容易取到的地方。
寵物咬傷
危險場所:家中、小區(qū)
孩子和寵物一起玩耍時,家長一定要陪伴在旁,孩子做出危險的動作時,一定要制止,如果孩子無意中弄疼了寵物,寵物會下意識地作出攻擊行為,此時,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
誤吞異物
危險場所:家中
專家表示,不要給孩子戴一些容易抓下來的飾物,如發(fā)卡、吊墜等;圖釘、釘子、縫衣針等尖銳物品要收好。換下來的電池要妥善存,放,尤其是較小的紐扣電池,電動類的兒童玩具要注意其安全性,防止孩子將其中的電池拆出來并吞下。
跌落傷
危險場所:家中、游樂場、運動場
跌倒或墜落是導致兒童傷害發(fā)生和致殘的首要原因,其中1-4歲幼兒的跌落或摔倒大多發(fā)生在家里。要預防從窗戶、屋頂、陽臺的跌落傷害,家長需要在窗戶、屋頂和陽臺安裝一定高度的護欄,欄桿間距小于9厘米;窗邊不放置孩子可攀爬的桌子、凳子、沙發(fā)等家具;安上窗鎖,養(yǎng)成“關窗即鎖”的習慣,將窗戶的開啟控制在安全范圍內(nèi)。
走失
危險場所:商場、超市、農(nóng)貿(mào)市場
對于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家長帶著他們外出時,很重要的一點是要保證孩子在自己的視線范圍內(nèi)。同時,父母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有GPS定位儀的物品。如果意外發(fā)生了,很方便就能找到孩子的位置。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