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澄邁縣長安墟有這么一個村子,它名叫新云村,原本在這個村子里吸毒人員特別多,可是因為幾個老人,這里的情況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澄邁縣新云村的廣播,老舊的麥克風前,正俯著身子發(fā)聲的老人名叫邱世興,是一名95歲的老黨員。由于年歲已高,如今的他只能借助老花鏡和手電筒才能看清稿子上的字。老人的聲音略顯嘶啞,講起話來兩字一頓,但盡管這樣,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聲音傳遍新云村的家家戶戶。
澄邁縣長安墟新云村 村民
我們村這個老人,幾個老人,抓這個工作很好,這個我們?nèi)宓娜硕假潛P他。
在村里,只要一提及邱世興和播音班的成員時,村民口中總是充滿著敬佩之詞,邱阿公建設的禁毒廣播站更是在村里廣受贊譽。在新云村,只要一說起毒品,村民們都是一臉的痛恨和恐懼,那么在廣播站建立之前,這個村子到底經(jīng)歷了什么,以至于毒品如此猖狂蔓延呢?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我們村呢你也知道,在長安這個地勢我們是中心,應該是長安鎮(zhèn)經(jīng)濟文化的中心,交通四通八達,所以改革開放那個時期很亂,我們村里你外地人來了帶毒到這里來賣的也有,買毒的都這里,反正就是好多吸毒仔,就是一種風氣,吸毒的風氣,發(fā)展比較亂一點。
記者
亂是吧?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那個時候吸毒的,偷偷吸的多,政府也管,我們也管,但是管不了。
如今,已退休的村支書邱世斌說,由于新云村地理位置好,交通比較便利,人口流動大,人員成分也復雜,所以在改革開放后,就成了周圍毒販們販毒們的藏身地,毒品的侵襲,讓村里的吸毒者不斷增加,村里的治安狀況也越來越差,盜竊、搶劫時有發(fā)生,老書記邱世斌告訴我們,最令他痛心的是,這些吸毒的大多是村里的年輕人,他們因為好奇而沾染上了毒品,最終落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悲慘下場。所以,如何讓人們知道毒品的危害,拔除村里的這顆“毒瘤”,成了邱世斌一直以來的一塊心病。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從開始他就說他不吸,明知道吸毒了他還是隱瞞不想說,因為害怕影響他的名聲,影響他自己的孩子,到后來沒有辦法了就來找我們,找我們叫公安局馬上來抓,不抓不行。
記者
為什么?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為什么,感覺嚴重了嘛,對家庭影響大了嘛,沒有辦法了嘛,教育管不過來了嘛。
而邱世興是澄邁縣瑞溪中學的退休教師,年輕時就離開新云村,退休后就一直住在瑞溪。2013年5月,已經(jīng)91歲的他回到村里,本打算是落葉歸根,頤養(yǎng)天年?梢宦牭嚼嫌亚袷辣笾v起村里毒品如此泛濫,他心里十分痛心,決定為禁毒獻上自己的一份力。
邱世興
應該用什么方法就去改變這些面貌,只有這些不吸毒的人不吸毒了,或者少吸毒,農(nóng)村人才放心去工作,就是想到這個問題,我們是一個教育者,我教書幾十年,也想咱們這個村能做好,所以才去申請這個廣播站。
平均年齡超過70歲
老年播音團為信念堅持
95歲的退休老教師邱世興想到了建立廣播站來宣傳禁毒,可是在資金、設備都沒有的情況下,廣播站又要怎么才能建立起來呢?
既沒有場所,又沒有設備,要想建立起廣播站,對邱世興來說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盡管困難重重,可他卻一直沒灰心,邱世興說,只要能把廣播站建起來,就算是自掏腰包他都心甘情愿。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剛剛辦的時候是經(jīng)費的問題,因為我們村里沒有經(jīng)費,沒有經(jīng)濟來源,村委會也沒有多余的錢,后來我們還是堅持辦,剛剛開始辦的時候那個老得自己掏腰包。
記者
自己掏腰包?
新云村退休村書記 邱世斌
哎,自己掏腰包的。
為了盡快將自己的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邱世興給澄邁縣文體局寫信訴說了想建廣播站的愿望,希望文體局能幫忙提供技術支持。隨后,他還去找到了老村支書邱世斌申請場地,當?shù)弥饲袷琅d的想法,老支書爽快地答應了。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邱世興在烈日下四處奔走,在得到各個部門的資助后,邱世興又自掏腰包拿出5000元退休金。于是,一間小小的廣播室就這樣在老人的東奔西走中建起來了。但在廣播站剛建好時,一些村民對老人此舉卻頗有些微詞。
邱世興
就是剛開始廣播的時候,他們就是不理解,我們?nèi)サ剿麄兗疫有一些附近的廣播聲音比較大,會影響他睡覺,他就是反映,我們就去他們家跟他交流,然后我們就跟他解釋清楚,他也非常歡迎。
原來附近村民都擔心廣播的聲音會影響到他們休息,邱世興對此心存愧疚,于是他挨家挨戶地去向村民解釋建立廣播站的真正原因,得知老人的良苦用心后,村民們對此很快就釋懷了,并且轉(zhuǎn)而支持老人的做法。2013年11月14日,新云村廣播站正式成立,開始了第一次播音。不過畢竟是年愈古稀的老人,因此吸納工作人員成為了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邱世興
通過村委會書記一起討論要誰加入。
記者
有要求嗎?
邱世興
要求肯定有啊,但是他們這些人都是有威信的人,有老師還書記的,這些都是有威信的人,就是他們?nèi)サ侥募艺f話都可以樹立威信。
得知邱世興老人的廣播站要招人,盡管沒有一分錢酬勞,可大伙報名的積極性卻都很高,盼能加入廣播站,為村里做貢獻。在應聘者的隊伍中,80歲的退伍老軍人邱世軒是第一個報名的,對于毒品,他深惡痛絕。
退伍老軍人 邱世軒
我的侄子之前是吸毒。
記者
哎,他怎么回事?
退伍老軍人 邱世軒
以前吸毒我都告訴他,不準吸這個毒,但是他的這個耳朵聽下,那個耳朵出去,不理不睬的。
記者
對咱們家里面影響很大是吧?
退伍老軍人 邱世軒
影響很大,不光他自己影響,他們這個家庭啊也影響,他自己本人的前途啊也影響,本村的普遍青年成家問題啊。
為了新云村的長治久安,也為了不讓更多人走上侄子一家的老路,邱世軒義無反顧地加入了廣播站,隨后陸陸續(xù)續(xù)有7位老人加入進來,這個播音團隊的平均年齡甚至超過了70歲,但是直到如今,新云村禁毒廣播站依然每天早中晚播音三次,每次1個小時,老人們依然在用行動表達著自己的態(tài)度。
禁毒廣播碩果累累
老人表示將繼續(xù)堅持
老人們的堅定決心在潛移默化中,不但讓很多癮君子回歸正途,更是在悄然間幫助新云村扔掉了“毒品村”的帽子。老人們也許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那間并不起眼的廣播站,早已經(jīng)成為了新云村村民心中不可磨滅的精神豐碑。
如今,廣播站已經(jīng)開設了好幾年,累計播出時長超過了兩千多個小時,邱世斌說,這么長時間以來,廣播站最大作用就是讓全村人提高了對毒品的警惕,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煽粗矍斑@間不起眼的小廣播間,里面布滿雜物,桌子上放著一臺DVD機、功放機以及麥克風,這些簡單的設備,難道它的作用真的有那么大嗎?
邱世興
我們幾個老的,就是分頭去各個吸毒的人員家。
記者
誰家有吸毒的你就到他們家?
邱世興
嗯,就是分工去。
記者
是去勸說嗎?
邱世興
就是去到他們家,我們老人去到各個家里,確實有很多人已經(jīng)戒毒回到我們的村里。
新云村村長
這老人就是說他回來辦這個廣播以后,就是這兩年反正影響這個吸毒的,就沒有增加的了,新增的就沒有了,戒的有幾個了,這樣看到成績就是好啊對吧。
記者
很開心是吧?
新云村村長
嗯。
新云村村長告訴我們,原本村里有36名吸毒人員,如今不斷在減少,特別有4名染上毒品的年輕人,在廣播站的影響下,也向村干部和家里人表達了戒毒的承諾和決心。而最明顯的例子是村里名叫阿福的青年。原本阿福吸食毒品多年,連家里的飯館都轉(zhuǎn)讓出去換毒資,并且跟妻子天天鬧離婚,然而在這群老人的勸說和教育下,阿福下定了戒毒的決心,最終他不但成功戒掉毒癮,還把轉(zhuǎn)讓出去的餐館收了回來,如今,餐館的生意也越來越好,每天都有很多在附近收購瓜菜的商販過來吃飯,他們一家都很感謝廣播站的老人們。
記者
咱們家以前是有吸毒的人員是嗎?
阿福妻子
以前是有,現(xiàn)在戒了,做正常人了,以前是有,但是他現(xiàn)在戒了,現(xiàn)在不吃了。
記者
阿公對咱們有沒有影響?
阿福妻子
肯定有啊,他是好人啊,肯定是好人啊。
阿福的妻子深知毒品的危害性,丈夫吸食毒品時,他們一家在村里都抬不起頭,處處遭人白眼,F(xiàn)如今丈夫已遠離毒品,他們一家在外面說話也有了底氣。
阿福妻子
肯定是很高興啊,你要是吸毒的話,人家對你說話,我們跟人家交流也是不一樣的,你要是家里有這種人,出去的話頭都抬不起來,人家要說東說西,肯定是不一樣的。
現(xiàn)在,只要一走進新云村,每走幾步就會看到墻壁上貼的禁毒標語,時刻的警示著人們,警惕身邊的不良誘惑,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為此,邱世興也表示,他將會偕同七個伙伴,繼續(xù)堅守。夜線記者報道。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