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關乎考生一生的命運,查看考卷印證考分是考生不容漠視的權利,作為招生部門,有責任慎重對待考生權利。期待當地紀檢監(jiān)察部門能以依規(guī)處理。
▲ 600多高考估分砍一半?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被調包 河南教育廳:正調查。 新京報動新聞出品(ID:xjbdxw)
近日,一篇《四家長質疑考生答題卡調包,紀委介入檢察官實名舉報》的自媒體文章,在朋友圈瘋轉:4名來自鄭州、洛陽、周口等城市的家長表示,孩子今年的高考分數與以往成績、高考后估分嚴重不符;他們懷疑孩子的答題卡被人調了包,并向紀檢監(jiān)察部門實名舉報河南省高考招生辦相關負責人“濫用職權、組織考試作弊、內外勾結”。
據新京報報道,最新消息是,河南紀檢監(jiān)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盧女士女兒的答題卡上,名字中的“淇”有修改痕跡。圖/新京報
就目前看,河南這起答題卡疑調包事件,是否存在舞弊,目前沒法下定論。幾名家長提出的疑點,如這幾位考生平時成績都不錯,高考出來的成績卻只有預估成績的一半左右;他們查到的部分考生答題卡手寫考生號和條形碼上的考生號不一致、同一考生名下的四份試卷準考證號均不相同、作文題目和內容非考生所寫⋯⋯這些情況是否屬實,仍有待查證?陀^說,以往出現過個別考生不愿面對成績,為了應付家長而編造謊言的個案。
但這些家長還反映,當地招生辦一口回絕了考生及家長公開試卷答卷和答題卡的要求,讓家長走司法途徑。家長們選擇“網絡信訪”,似乎也源于這份訴求得不到解決。果真如此,不公開試卷的做法很難站得住腳。
此前有個別地方的招生部門曾把考生高考試卷認定為“國家秘密”,拒絕考生的查閱要求。所謂“國家秘密”,內含的要義就是一旦公開必然危害國家安全和公眾利益?煽忌约翰殚喿约旱母呖荚嚲恚:Σ涣藝野踩蚬怖。早在2015年,教育部在給江蘇泰興某考生行政復議的答復中,就明確寫道:“考卷不屬于國家秘密”。既不是國家秘密,公開就沒有什么法律障礙。
▲蘇先生稱女兒默寫的作文(上),與答題卡中的作文(下)不一致。 圖/新京報
在不少地方,都有過考生申請后考試院向其公開高考試卷的案例。例如,2013年,考生楊婷婷反映“高考分數被調包”引起輿論轟動,為澄清事實,福建省考試院向18家媒體公開了楊婷婷全部4科的高考答卷原件。
2015年,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曾經集體組織過要求復核的考生進行看卷。就是在河南,2016年,也曾發(fā)生過考生要求看高考試卷、被河南省招生辦拒絕的案件,涉事考生就此把河南省招辦告上法院,一審考生敗訴,但在二審,當地法院支持考生的要求,責令河南省招生辦在十日內向考生公開試卷。
在此情況下,涉事招生辦理應基于對考生權利負責的原則,用公開試卷回應他們的疑竇。
高考,關乎考生一生的命運,查看考卷印證考分是考生不容漠視的權利。作為招生部門,有責任認真對待考生權利。若考生考試成績真的只有預估分數一半,考生要求查一下試卷合乎人之常情,更何況,若果真查出問題,那也是關涉高考試卷舞弊的重大舉報。
眼下,當地紀委監(jiān)察部門的調查,讓此事迎來了解決的契機。對當地有關方面來說,也有必要直面幾名家長的質疑,用試卷公開和筆跡鑒定等方式給出最有力的回應。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