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秋,四川的天氣依舊酷熱難擋,不太喜歡運動的楊小燕,卻因為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得不第三次爬上這座大山。這座山位于四川省樂山市沐川縣大坪村,沐川竹海遠近聞名,也被譽為天然氧吧。 此次上山,雖然有不少的意外收獲,但這些并不是楊小燕的最終目的,再次爬上這座山,她需要更加確定心里的那份打算。 原來,楊小燕并不是要在山上找什么東西,而是要在這座山上種高山杜鵑。 為了能種高山杜鵑,楊小燕曾經(jīng)找了很多地方,都不太適合高山杜鵑生長,自從聽說大坪村的村民曾經(jīng)在山里見過野生高山杜鵑,讓楊小燕更加確定這個地方一定會適合。 高山杜鵑萌發(fā)力強、耐修剪、根狀奇特,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但它必須在2500米到4000米海拔的山地陰坡才能生長,所以并不易尋找。 帶著上午采的菌菇,楊小燕回到了家中,與家人一起準備晚飯。在楊小燕家的院子里有一個石磨,每逢周末時,楊家人都會自己磨些豆腐來吃。 楊小燕負責倒豆子,弟弟楊卓正和他的兒子楊家堯出力推石磨。樂山坐落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好水磨出的豆腐潔白綿軟,尤其是樂山的西壩豆腐最是出名。 跟許多四川人一樣,樂山人也喜歡吃辣,但不同的是,樂山的辣少了些油膩,多了些咸香。一串串雞肉雞雜,倒入自制的配料,麻辣中帶著一些香甜,這就是樂山著名的缽缽雞。 幾種地道的樂山小吃,成了楊家人今晚的晚餐,雖然繁忙,但楊小燕會經(jīng)常這樣陪著父母,一大家子一起吃飯。雖然孩子們一個個吃得津津有味,但楊小燕的父親楊玉冰卻有些心不在焉。 最近,楊玉冰正在籌備著一件要緊的事,他需要用這些像柴火一樣的樹根,制成韓國字,還要去首爾進行展覽。對韓語一竅不通的他正在努力嘗試著。 原來,30多年前,楊玉冰就自創(chuàng)用樹根來制作成各種書法字的樣子,以根為字,以根為書,然后組合成一幅完整的作品,這就是根書! 高山杜鵑的樹根蜿蜒綿長,錯落有致,由于木質細膩、堅硬,能防蟲防潮,根書創(chuàng)作常以草書為主,草書講究筆畫連綿,而高山杜鵑的根無序中有序,看似凌亂卻不乏優(yōu)美,與草書的筆畫極為相似。 在多年的尋找和嘗試中,楊玉冰發(fā)現(xiàn)唯有高山杜鵑的樹根才最適合做根書。為創(chuàng)作作品,他需要大量的樹根,云南路途遙遠,成本卻很高,因此楊小燕才想到要到沐川去種高山杜鵑。 對于楊家人來說,他們與“根”結緣,靠“根”為生,無論生活和工作,他們都放不下的手上、口中、還有心里的那份綿延流長的文化根脈,相信他們與根的故事,將會更加根深葉茂,欣欣向榮。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