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小汽車已經(jīng)是非常普及了,甚至有的人家里還不止一輛車,出行也是非常的方便。但是你能想想在三四十年前的今天,能夠擁有一輛二八自行車都是一種奢求嗎?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節(jié)目,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guān)于二八自行車的那些點點滴滴。
張志勇:應(yīng)該是七八歲的時候,那個時候看到這個車子,特別稀奇,因為哪個時候哪有上門自行車啊,看不到的。
張志勇口中的自行車,指的就是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才逐漸流行的“二八”自行車。之所以稱之為“二八”自行車,指的是自行車的輪子直徑為28英寸。這種車,高大結(jié)實,既能帶人,也能載貨。
在當年,無論是城市的馬路上,還是農(nóng)村的鄉(xiāng)間土道上,到處都可以看到滿載著人或者貨物的“二八”自行車。
它也成為那個年代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能夠擁有一輛”二八“自行車,也成為了不少人在兒時的夢想,70后的張志勇就是其中一位。
張志勇:一般都是什么時候,比如說送報紙啊,什么郵件啊, 一般都會騎這樣的車。每次送報紙的來了,報紙送完了之后,或者郵件送完了之后,就眼瞅著這個車,一直看一直看,看到?jīng)]有了,然后才不看,就這個樣子。
張志勇說,在自己小的時候都夢想這有一輛這樣的”二八“自行車,每次看到別人騎車子都會覺得非常的帥氣,而自己想騎車的時候也只能找別人借著騎。
張志勇:姐姐出嫁了,嫁到姐夫家,然后會送一輛自行車,這是那個時候的規(guī)矩。完了之后,就把姐夫的自行車拿來,就學嘛。學怎么學,就一個人扶著,然后我坐在前面騎,一般都是在那個草坪那個地方,因為摔跤不疼啊。
即使是個子小,而且騎車會經(jīng)常摔跤,但是張志勇說,只要能夠騎上”二八“自行車就會很開心,對于身體上的傷痛也就都拋在腦后了。
而且每次騎車,都能吸引其他人羨慕的眼光,所以自己經(jīng)常在村里騎車,顯擺顯擺。
張志勇:反正這個車當時能買得起的人是很少的,有特殊意義的時候,一般才會買,比如我剛才說了,姐姐出嫁或者一般嫁妝陪的,才會有。屬于相當于一個大件。
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張志勇才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二八“自行車。張志勇說,那個時候這輛自行車便陪著自己走南闖北,成為了自己出門必備的交通工具,無論再遠的路,只要騎在自行車上都會覺得很開心。
張志勇:最深的印象就是從合肥騎到老家,大概有六七十公里,騎了有四個小時,回到家里面路都不能走了,兩個腿都分開了,腿也疼。當時特別的辛苦,但是都很開心。當時走路,一路騎著很帥,兜風的感覺,特別帥氣。
說到自己跟”二八“自行車的那些事,張志勇怎么說都說不完。
張志勇:這個鏈條其實是很講究的,你比如說這個擋灰板,有的時候你的褲腳,那時候還喜歡穿喇叭褲什么的,褲腳比較大,很容易磨到輪子,齒輪,褲子邊角會搞到很多的油。所以說這個擋灰板也很重要。還有這個鏈條,經(jīng)常你會騎到半路上,鏈條掉了,那就特別尷尬。
張志勇說,后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自行車在中國不斷普及開來。不僅如此,近三四十年的變化發(fā)展,更是自己之前不敢想象的。
張志勇:這普及下來應(yīng)該是八九十年代吧,那個時候到處都有了,都在騎這個車。后面改革開放了,自行車就逐漸少了,什么電瓶車,然后現(xiàn)在一直發(fā)展到現(xiàn)在,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有汽車了。
改革開放這四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人民的出行方式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先進的交通工具出現(xiàn)在了我們的面前。
張志勇:現(xiàn)在國家越來越富強,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所以交通工具也越來越發(fā)達,越先進了。現(xiàn)在都是高鐵,是高科技了,我們中國的高鐵本身就很厲害,在全世界都處于領(lǐng)先地位。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