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黑板,就把床板油漆一下代替;沒有課桌,家里的板凳條凳都派上用場。馬老師的課一講就是 18 年,輔導了數(shù)以千計的學生卻不收學生家長分毫,成為當?shù)氐囊欢渭言挕?/p>
馬如松曾是大倫初級中學的一名高級教師,任教 40 多年,教過初中的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
2001 年退休后,馬如松在自家小屋中辦起了義務輔導班,免費為孩子們輔導功課。18 年來,就在這間簡陋的小屋里,馬老師輔導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近日,現(xiàn)代快報記者來到馬老師家中,遠遠地就看到屋外電動車停得滿滿當當,屋子里的小課堂也早就熱鬧起來。
△視頻截圖
十來個學生在認真聽講,馬老師手握三角尺,粉筆在黑板上來回滑動,邊畫圖邊生動地講解幾何知識。
在課堂上,記者見到了那塊傳說中用床板油漆而成的黑板,仍然在發(fā)揮余熱。
" 剛開始沒黑板,也是靈機一動,想起睡的床板可以用。" 馬如松說,當年家里困難,就把床板漆成黑板用,用完了再墊到床下繼續(xù)睡。" 顏色不一樣而已,又不影響使用。"
就這樣,這塊床板做成的黑板一用就是 18 年,伴隨著一代代孩子成長。" 這么多年,漆掉了就會有家長主動來刷好,用得也順手就沒換。"
" 這黑板還不是最老的物件兒,你看他手上的三角尺都用了 50 多年了。" 老伴兒笑稱,自家 " 古董 " 不少。
纏著幾層厚厚膠帶的三角尺陪伴了馬如松的整個教學生涯,退休后又隨著老人在小課堂上發(fā)揮余熱。" 這些東西一時有感情,再說也還能用,沒必要浪費。"
因為自發(fā)前來的孩子太多,小屋子已經(jīng)坐不下。2018 年,馬如松花 5 萬多元在院子西南角建了間新教室,家長們聞訊后有人主動送來了一塊教學白板,為小課堂添置了教學用具;馬老師曾經(jīng)的學生也自發(fā)為小課堂添置了空調(diào)。" 這里面的桌凳器材都是教育部門和鎮(zhèn)上無償援助的,孩子們補習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 馬如松說。
讓馬如松沒想到的是,當初僅是為鄰居留守兒童輔導功課的小課堂,一辦就是 18 年,從原本只有幾個孩子到最多時有 50 多人同時上課。
隨著人數(shù)的增多,輔導班的孩子既有小學生,也有初中生,高中生,馬如松的壓力陡然增大。
馬如松根據(jù)孩子們在學校的課程進度,為他們單獨出習題,遇到不懂的隨時舉手,馬老師總是耐心地講解,直到他們弄懂弄通為止。
一些學生回想起當年的補課時光,仍很感慨。" 從初一到高中,數(shù)理化全在那兒上,馬老師陪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暑假。他從來沒有收過一分錢 ……" 學生王繪說,在馬老師輔導班學習的時光是自己一輩子的珍貴經(jīng)歷。
" 家里兩個孩子都在馬老師家補習過,現(xiàn)在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學。馬老師人好,教得也細致,孩子們都喜歡來。" 鄰居夏裕萍說,這么多年來,馬老師從沒收過一分錢的輔導費,一些家長硬是把錢塞到他手里,他都會一一拒絕。
" 馬老師家條件本就不好,他兒子 1997 年又患上重癥肝炎,治療費花了十多萬。"65 歲的彭厚康是馬如松的學校同事,他告訴記者,兒子生病那些年是馬老師最難的時候,兒子要治病,雙胞胎孫女要上學,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硬是沒有和一個家長開口求助。更難能可貴的是,輔導班一直沒有停過。" 兒子去世后,馬老師把一對雙胞胎孫女培養(yǎng)成了人民大學和復旦大學研究生。"
18 年來,輔導班的學生從大倫本地,慢慢地發(fā)展到有來自鄰近的蔣垛、王石,如今最遠的甚至還有南通海安學子慕名而來,而只要愿意來,馬如松本著有教無類的原則,不管遠近親疏,一律歡迎,一律免費,一視同仁,盡心盡力,至今已經(jīng)輔導上千人。
雖然已退休 18 年,但馬如松還時;貙W校查資料,向其他老師請教問題,這一切都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輔導學生。
" 人也要活到老,學到老。" 馬如松說,盡管已經(jīng) 79 歲了,但是他不服老,家里訂了很多報刊,他也喜歡鉆研難題,經(jīng)常把最新的中考、高考試題拿出來琢磨,對知識點進行總結(jié),他希望能給孩子們帶去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
為了與新教材同步,馬如松購買輔導書,每天堅持做題,先做后講,與時俱進。" 我們幾乎每次來看望老師,都能在小課堂看到他和學生一起做試卷。" 學生李曉燕如今已經(jīng)工作,一有空就會來看望老師。" 他不但傳授文化知識,更教學生為人做事,學會感恩,就像一個磁場,產(chǎn)生了足以影響學生一生的力量。"
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70 歲時,馬老師第一次開口跟女兒要了一臺電腦,鄰居家孩子成了他的老師,手把手教他上網(wǎng)查閱教學資料。
這些年,為了辦輔導班,馬如松貼進去數(shù)萬元,其實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身世還有些坎坷。9 歲那年,馬如松父母相繼離世,成了孤兒,之后跟隨姑媽生活。從小勤奮好學的他后來考上了揚州師范學院,上世紀 60 年代進入中學任教。
說到為什么開義務輔導班,而且一堅持就是 18 年,馬如松的一番話質(zhì)樸卻深情:" 我也曾經(jīng)是一名孤兒,但能得到社會的關(guān)愛和培養(yǎng),我才能做一名人民教師。我得感恩,這份初心不能忘記,我也就忘記了年齡。雖然已經(jīng) 79 歲,但身體還很硬朗,我一直會堅持到講不動的那一天。"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