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梁子湖這頭,學校在湖那頭,父親每天用“摩托車-木船-電動車”三種交通工具接送女兒上下學,堅持了500個上學日……UC攜手楚天都市報打造獨家欄目炯炯視頻第三期,推出《父愛如槳500天》,記者全程跟拍,真實記錄了這個關于父愛、陪伴、堅持的故事。
2月20日,武漢市中小學開學第一天,早上7時,家住東湖高新區(qū)濱湖街青山村的萬新建就帶著11歲的女兒萬雨升,往她的學校升華小學趕。天氣預報說當天有雨,他倆穿著雨衣。媽媽楊金蓉跟出來,不停地叮囑注意安全,“莫硬來,不行就趕緊回來!
天氣是這家人最關心的事,因為它直接關系到女孩能不能上學——上學放學,她都得坐爸爸的小木船渡過梁子湖。
萬家在梁子湖這頭,而升華小學在梁子湖那頭,中間曾有牛山湖大堤相連,在2016年7月因實施破垸分洪、還湖于民而炸堤前,這條上學路僅6公里,萬新建騎摩托送女兒上學只需15分鐘;炸堤后,萬雨升去上學若走陸路就得繞過梁子湖,單程達50多公里,爸爸騎摩托車送她都得1個半小時。為了女兒上學,萬新建買了一條舊木船,又買了電動車停在升華碼頭,兩年半來,父女倆就靠著摩托車—木船—電動車、電動車—木船—摩托車在家校間來回,單程50分鐘,除了因大風大雨湖面無法行船外,幾乎沒間斷過。
而這一旅程,至少還將延續(xù)一年半,直到萬雨升小學畢業(yè)。
500天堅持:
每天穿越梁子湖送女兒上學
2月20日,武漢天氣是3-6℃、小雨、北風3-4級。
坐在梁子湖上開動的無篷木船里則要冷得多。楚天都市報記者隨萬家父女體驗他們的上學路,到了梁子湖邊,萬雨升靈活地跳上船,熟練地把靠船頭的船艙邊舷擦干凈,鋪上薄毯,這是她的專座。萬新建先劃5分鐘槳把船駛離岸邊淺水區(qū),接著打開發(fā)動機,船向對岸進發(fā),冷風迎面猛撲過來,記者的臉和手馬上凍木了。
偌大的湖面上只這一艘小木船開行。記者哆嗦著問:“現(xiàn)在是不是上學最冷的日子?”
迎風站在船上控船的萬新建笑了:
冬天是最難受的。前些時更冷,下小雪和打霜時我們都走過,船上也是白的,踩上去打滑。那些天開船時我會要萬雨升再穿個大襖子,現(xiàn)在已經用不著了。
一旁的萬雨升則活潑地大聲重復“我不冷”:
夏天才討厭!船上燙,不敢坐,太陽炕人,風是熱烘烘的。春天秋天才好,我經常在船上躺著睡覺。
話雖如此,下船后本來還要坐車,萬雨升卻死活不肯坐車:“太冷了,我走去,暖和些!”
一學年約200個上學日,萬家父女堅持了500個上學日。上學日里,萬雨升每天6點起床,7點出發(fā),若天公作美,7點50分能到校趕上晨讀;有幾次天氣惡劣湖面不能行船,萬雨升就讓父親騎摩托送她上學,趕到學校時第一節(jié)課已快結束;有幾次她早上到校晚上卻過不了湖回不了家,在親友家借宿;還有些日子,她只能請假,跟著老師網上發(fā)來的課件自學。
萬新建也很忙,送完女兒后他得原路返回村里種地,下午再去接孩子。
在升華小學,同學們都知道萬雨升是走水路來上學,但沒人羨慕她每天坐船。“湖上風很大,冷死了!”同學袁航說。
干脆的決定:
陪伴孩子成長比外出掙錢重要
沒人想到父女倆能堅持這么久,包括萬雨升的媽媽楊金蓉。“風里來浪里去,太不容易了!彼f,她特別擔心父女倆的安全。
促使萬新建做這個決定的,是女兒的意見!罢ǖ虝r,我就開始愁她上學了,如果轉到15公里外的大屋陳學校,因為路況不好可能就得租房,她媽媽去陪讀,鄰居小孩就是這樣。但我的老母親70多歲了,需要人照顧,我也不想一家人分成兩半,想多陪陪孩子;萬雨升也說,她喜歡升華小學,學校里有老師和好朋友,她不想轉學。我答應她,那就不轉學,只要你肯吃苦,我就接送。”萬新建說,他曾當過十年小學代課老師,培養(yǎng)過許多優(yōu)秀學生,深知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哪怕接送孩子再辛苦,一家人在一起都是甜的。
2016年8月,萬新建花2000多元買了一條十多年船齡的舊木船,花1000多元買來船用發(fā)動機裝上,又花2000多元買了電動車,加上家里原有的摩托車,把女兒的上學交通工具準備齊全了;之后,他又摸索著學會了用發(fā)動機開船。
萬新建種著幾十畝地,全家一年僅四五萬元收入,上要贍養(yǎng)老母,下要負擔大兒子的大學花費,這筆一次性的“上學投入”不小,平時,船的保養(yǎng)維修、油費也要開支。更何況,萬雨升下午4點多鐘就放學,為了接她,萬新建不能像村里其他男人一樣出去打工,只能選擇務農,賺錢少但時間自由。
這位父親的舉動令許多人佩服,一路上人們都給他方便:
在升華碼頭旁開蜂蜜店的張女士免費為他提供電動車停車位、給他的車充電;
在梁子湖養(yǎng)魚的吳師傅碰到他時總幫他落錨;
連到附近農莊玩的城里客人聽說他的故事,都說要給他拍視頻……
“萬雨升是我校住得最遠的一名學生,以前我們說去家訪,她爸爸都說算了,怕給我們添麻煩。今年寒假我們堅持去了,看了之后很感動:萬爸爸這種堅韌、樂觀和對孩子意愿的尊重,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勤奮向上,品學兼優(yōu)。”升華小學校長李明菊說,學校老師將萬爸爸的故事發(fā)到班級群,不少家長都為他點贊,也紛紛表示要向他學習,平時多關注和陪伴孩子。
2月21日,楚天都市報頭版及A03版大幅報道萬新建、萬雨升父女的故事,引起巨大反響。許多讀者都被萬新建偉大的父愛和萬雨升頑強的求學精神打動,愛心人士積極行動,武漢楓葉國際學校為小雨升送去了1000元善款。
令人心疼的是,因家庭條件有限,萬新建雖已極力為女兒創(chuàng)造條件,但只能買得起這條沒有頂篷、有十多年船齡的小木船,夏天暴曬冬天極冷,近來還常出故障。百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聯(lián)系本報,希望為父女倆買條有頂篷、發(fā)動機更強勁并配備救生設備的新船,讓小雨升在上學路上再不用遭受日曬雨淋。該公司并定向捐助萬雨升就讀的升華小學50萬元,幫助學校完善相關設施、改善學生生活。
記者將這些消息轉告萬新建,他有些驚訝:“沒想到我家的事這么多人關心,真是謝謝大家,女兒一定很高興。”他說昨天送女兒上學時,一路上都有人跟他打招呼,說看到他們上楚天都市報頭版了。還有好多人問萬雨升冷不冷,要他們注意安全。
“其實,選擇這條上學路,一開始是因為想繼續(xù)讓孩子去她喜歡的學校。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種體驗也豐富了孩子的人生。”萬新建說,在船上女兒和他聊得不多,還經常睡著,但這段時光很寧靜很踏實; 更不用說這兩年半的堅持對孩子性格的塑造,“等她長大了,一定會懷念跟爸爸一起上下學的日子!
了解更多內容,
趕緊戳下面圖片
看精彩視頻
來源:楚天都市報原創(chuàng)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