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降生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是一件快樂和幸福的事情,新生的孩子更是承載著家人們所有的祝福和期盼。2015年的3月,家住青海海東市互助縣的李奶奶一家人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她的第二個孫女出生了,取名叫嬌嬌,但就在一家人還沉浸在嬌嬌帶來的歡樂中時,噩運也隨之悄悄來臨。
李奶奶回憶說,當嬌嬌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兒時,就非常乖巧,很少哭鬧,家里人都說嬌嬌長大后一定是個文靜、懂事的女孩。2017年,嬌嬌兩歲了,眼看著周圍同齡的孩子們都開始學走路、說話,但是嬌嬌似乎完全沒有這樣的意識和表現(xiàn),這下,全家人都著急了。
李桂福:然后我們就去西寧市兒童醫(yī)院檢查,檢查結果說是腦發(fā)育慢。
腦發(fā)育遲緩,經過專業(yè)診斷,醫(yī)院給出了這樣的結論。李奶奶一家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他們不相信這個乖巧、可愛的孩子會存在大腦發(fā)育遲緩的情況,更何況,嬌嬌的親生姐姐也是一個正常的孩子,為什么這樣的噩運會落在嬌嬌身上呢?
李桂福:我們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之后,李奶奶一家人沉浸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他們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嬌嬌健康長大,更不知道像嬌嬌這樣的情況將來該如何生活。在兒童醫(yī)院診斷、治療期間,醫(yī)生建議李奶奶一家人,盡早送嬌嬌去專業(yè)的康復機構進行康復訓練,或許情況會有所改善。就這樣,一家人帶著嬌嬌來到了互助縣悅康殘疾人康復中心。
負責人 吉贏:第一次她是抱著來的,智力上發(fā)育比較落后,家人也不認識。來了之后就是一片空白,什么都不認識,她自己也是不能走路,沒有笑容。
回憶起初見嬌嬌時的情形,康復中心的老師說,她仿佛是一個憂郁的天使,沒有天真爛漫的笑容,表情里充滿對這個世界的迷茫。
負責人 吉贏:這個孩子現(xiàn)在是三歲,但是只有不到一歲的智力。
針對這種情況,互助縣悅康殘疾人康復中心為嬌嬌制定了專業(yè)的康復訓練方案。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李奶奶一家人沒有放棄,他們相信,有政府的幫助、有專業(yè)的康復訓練,嬌嬌一定可以像普通的孩子一樣,無憂無慮地長大。
在互助縣悅康殘疾人康復中心,李奶奶陪著嬌嬌日復一日地進行康復訓練,吃、住都在這里,春去秋來,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嬌嬌的康復訓練進展得如何呢? 一大早,嬌嬌就在奶奶的陪同下開始了一天的康復訓練。
吉贏 負責人:像她這樣的(情況),我們主要是進行一些感統(tǒng)治療和認知訓練,還有言語治療。
感統(tǒng)治療,通過感覺刺激輸入的控制,如肌肉關節(jié)和皮膚等傳輸而來的感覺輸入,使兒童能夠統(tǒng)合這些感覺,并做出適應性反應。每天,感統(tǒng)治療的老師都會通過這些器械和按摩手法來刺激嬌嬌的腦部感覺組織。 緊接著,會有專業(yè)的言語治療師對嬌嬌進行言語啟發(fā),幫助她發(fā)音。老師告訴記者,起初嬌嬌沒辦法集中注意力,有時也會著急、發(fā)脾氣,但是現(xiàn)在,她已經可以跟著老師發(fā)出一些簡單的音節(jié)了。接下來的訓練課程,是嬌嬌和很多小朋友們都非常喜歡的,在這間教室里,小朋友們和老師跟隨著音樂做一些肢體訓練。奶奶說,有時候下課了,嬌嬌還會哼唱著上課時老師播放的歌曲,沉浸在其中,很快樂。
李桂福:現(xiàn)在她也能走了,我們都很高興,我把她帶來,這里的孩子也很多,在這里面跳舞也很高興。
回憶起剛來康復中心的時候,李奶奶說,嬌嬌只能躺著,不能自主翻身,更不愿站起來走路,有時就是趴在鏡子前發(fā)呆,誰也不理。兩年的時間過去了,嬌嬌的臉上有了笑容,知道奶奶是誰,也能認識爸爸媽媽以及康復中心的老師們了,嬌嬌甚至愿意和康復中心的其他小朋友交朋友,她開始主動嘗試發(fā)音、說話,并愿意接受這個美好的世界。看到孫女的這些變化,李奶奶說,當初帶嬌嬌來做康復訓練這個決定是對的。
李桂福:一邊做康復訓練,一邊吃藥,醫(yī)生也說她正在恢復。負責人 吉贏:我們對她最大的期望是,她長大以后,生活基本上能夠自理,這是最好的。
據(jù)了解,兩年的康復訓練,除了每個月800元錢的醫(yī)藥費外,嬌嬌的訓練費用以及祖孫倆的吃住全都是由當?shù)貧埪?lián)免費提供的,這也給李奶奶一家人減輕了很多經濟負擔。 其實,像嬌嬌這樣的孩子,在互助縣悅康殘疾人康復中心還有很多,他們都是家庭貧困,符合政策規(guī)定且需要接受康復治療的孩子。
互助縣殘聯(lián) 副理事長:我們互助縣殘聯(lián)對兒童的康復訓練這一塊,管理得比較嚴格
通過這個康復中心,我們對0~6歲每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分類進行康復訓練,這些兒童的資料,從鄉(xiāng)鎮(zhèn)一線提供上來,我們把篩查表發(fā)到鄉(xiāng)鎮(zhèn),由鄉(xiāng)鎮(zhèn)專職委員和駐村干部還有民政干事核實之后,全部弄清弄懂,把所需要康復的,結合精準扶貧報到我們這里然后我們在下去篩查,把篩查結果拿上來以后進行分析研究,認為在哪康復治療療效好效果好,就轉接到鄉(xiāng)鎮(zhèn)機構,目前我們互助縣,悅康里面有60名0~17歲的孩子正在進行康復訓練,效果也是挺好的。
互助縣殘聯(lián)作為殘疾兒童與康復中心的橋梁,不僅需要篩查適齡殘疾兒童,送往康復中心進行訓練,同時還要肩負檢查督導的責任,對每一個殘疾兒童的康復訓練情況進行定時跟蹤了解。
互助縣殘聯(lián) 副理事長:我們現(xiàn)在是通過一個孩子的康復,把一個家庭解脫出來。因為每一個孩子后面都跟著家長,全程進行治療,但是我們通過康復機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把這一塊轉接過來,家長可以解放至少一個人,另外一個人可以到外面務工打工,從這個層面上說,從經濟上,家里面看到了希望,通過殘聯(lián)的工作方式,大家看到了希望。
據(jù)了解,截止目前,已經有300多名家庭貧困的互助縣殘疾兒童得到了免費的專業(yè)康復訓練,他們日復一日好轉的背后,是每一個家庭不拋棄不放棄的真情的付出,是康復中心每一位工作人員專業(yè)、耐心的訓練,更是殘疾人聯(lián)合會每一位工作人員用心地關注。
來源:青海經視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