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都市晚間》報道了常德市城區(qū)一米粉店在米粉湯料中,添加罌粟殼的新聞!
早上起來嗦碗粉,可是咱們老百姓每天的一大樂事!但是看到這個新聞后,不少小伙伴們表示:內心是崩潰的......
據常德晚報(id:changdewanbao)記者日前從常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證實,兩名涉案人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據介紹,常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是在11月30日接到群眾投訴,武陵區(qū)南坪街道汽配城一米粉店在牛肉粉湯料中,有添加罌粟的嫌疑。次日,執(zhí)法人員便對該店進行了暗訪。在12月6日,執(zhí)法人員聯合公安機關對該店進行了突擊檢查。其經營的5種牛肉粉,快檢結果顯示罌粟殼均呈陽性。
執(zhí)法機關當即對店主羅某依法采取了強制措施。據羅某交代,其米粉湯料中的罌粟粉香料來自于建設西路一香料店,店主為楊某。執(zhí)法人員隨即又對該門面進行了突擊檢查,當場查獲了罌粟干果1.53千克,疑似添加有罌粟粉的辛香料共49.32千克。當日,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將此案移交給公安機關,目前,羅某、楊某已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
據了解,國家衛(wèi)生部在2009年發(fā)布了《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其中便有罌粟殼;常德市歷來高度重視違法添加罌粟殼、罌粟粉行為的查處;
在去年11月到今年11月,曾先后對喬哥芙蓉餐廳、上上簽串串香、壹德壹小吃店、騰記九三鴨霸王、魏記粉館、津市劉聾子粉館、天下糧倉批發(fā)市場等21家單位,并重點抽檢集貿市場銷售的調味品、米粉湯料、火鍋底料及自制調味品,抽檢的23個樣品均合格;在這次行動中,各區(qū)縣也對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68家,各類調味品經營上商店87家,進行快檢62批次,均未發(fā)現罌粟殼、罌粟粉。
據悉,常德市還將繼續(xù)開展食品中違法添加罌粟殼、罌粟粉行為執(zhí)法行動。
不過,從以往查處的案例來看,部分案例存在“同案不同判”、量刑標準不一致的問題。法學專家表示,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司法部門應該盡早出臺對應的司法解釋,并統(tǒng)一標準,加大對刑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增加其違法成本。這樣,才能從根本保障大家的食品安全!
完整的罌粟殼可以通過外觀識別。罌粟殼呈橢圓形或瓶狀卵形,一頭尖,另一頭是呈6——14條放射狀排列的冠狀物,大多罌粟殼都已破碎成片狀,其內表面是淡黃色、微有光澤,有縱向排列呈棕黃色的假隔膜,上面密布著略微突起的棕褐色小點;外表面是黃白色、淺棕色、淡紫色交錯相隔,平滑、略有光澤,往往有人為切割的刀痕。
但是有一些不法火鍋店通常是將罌粟殼碾成粉狀,直接添加在食物中,或者將其和著香蔥、姜片等一起做調料,甚至與辣椒粉混在一起,做成辣椒油,因此“罌粟殼火鍋”難以辨認。只有專業(yè)的技術人員,通過化學分析,檢測出火鍋底料中有可卡因、咖啡因等物質。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