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圖書館。圖/顏慧嫻
熟悉的報站聲,是師大人與長沙人共享的記憶。離溁灣鎮(zhèn)2.5里,據(jù)說這是二里半名字的由來。1960年,當師大在二里半安家落戶,師大二里半,就成為長沙的符號,橫跨兩個江湖。
每日穿梭在二里半,頗有縱情市民江湖的豪情。作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師大就是長沙生活的一部分。這里是“山水洲城”的濃縮版,長沙人的“大公園”,腳下是厚重的岳麓山,遠處是浩瀚的湘江水,胸中是不服輸?shù)纳倌辍?慈隋挢、遛狗、遛娃,看人跳廣場舞,師大人的江湖,更包容,更市民,更長沙。二里半是一部長沙城的“史詩”。
矗立在二里半街口的;,一個“人”字,撐起師大的精神品格。師大,是一個熔爐,煉出一個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才;師大,也是名師集散地,一代代師大人接力,甘于寂寞甘于清苦,在喧囂中沉靜。
當我們談?wù)摵蠋煷髸r,會談些什么?
談?wù)撍鲩T即景點的傲嬌,躺在宿舍即可看最美煙花。
談?wù)撚蜔熃值娜碎g煙火,談?wù)撋舷抡n都要坐地鐵。
談?wù)摗岸锇牖始遗訉W院”,憑一己之力均衡河西大學城“花少草多”。
談?wù)撍芪哪芪洌務(wù)撍诎屠鑺W運會上的兩金兩銀一銅。
談?wù)撃莻最讓長沙人惦記的“二里半”。
談?wù)撐覀兊膯⒚,談(wù)撐覀兣c智識有關(guān)的青春。
談?wù)撁總湖湘學子都有一位畢業(yè)于湖南師大的老師,80多年的湖湘教育文脈
在此種下。談?wù)撛谶@里,如何在文化的軟甲里,生長出堅毅而赤誠的精神。
被戲稱為“二里半皇家女子學院”的湖南師大,以3∶7的男女比例,憑一己之力扭轉(zhuǎn)了河西大學城男多女少的局面。
在“岳麓F3”(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中,師大最為低調(diào),面積也算“小鳥依人”,卻在湘江兩岸零零散散劃出五個校區(qū),成為一個“散裝的大學”:本部的二里半校區(qū),西湖邊的咸嘉湖校區(qū),體院、音院與美院所在的南院校區(qū),桃花坪校區(qū)和被“孤立”在河東的張公嶺校區(qū)。作為沒有圍墻的大學,地鐵就在校內(nèi),在師大是十分必要的。你要想在各個校區(qū)之間轉(zhuǎn)上一圈,靠腳是不行的,甚至電動車都無可奈何。從二里半到距離最近的南院校區(qū),3.6公里的麓山南路也得讓你走上四十分鐘,更別提與二里半足足隔了十四公里的張公嶺校區(qū)。
為何許多學子會把師大視為“夢中情!保恳驗樗粌H僅是師大人的師大,也是長沙人的“師大”,是長沙人的大大大公園。
在師大,出門即是景區(qū),除了坐擁岳麓山和橘子洲5A級景區(qū)外,春天的木蘭路也讓人流連忘返。木蘭路是本部校區(qū)南與北的系帶。清晨,沿著它往北走,來到歷史文化學院旁的樟園,這里樟木林立,華蓋亭亭,枝葉間斜射的晨光映照出學子們青春的面容。
秋冬,高聳的水杉林,宛如油畫一般,非常出片,引來無數(shù)市民打卡。傍晚,往東走,穿過人聲鼎沸的籃球場,有著22萬余冊古籍的師大圖書館,在夕陽下溫柔地和你對視。這個湖南擁有古籍最多的圖書館,訴說著從岳麓山延續(xù)開來的千年底蘊。再往東,到達校碑附近,來到桃子湖,眺望一條馬路之隔的湘江。師大學子枕湘江而眠,聽著風聲雨聲,縱論天下事。岳王亭也是師大的地標,“六角攢尖重檐頂,頂蓋黃色琉璃瓦”,盡顯古典風韻。
師大也是一個大型的年代片場,歷史文化學院的紅磚小樓格外醒目,藏著文科生的一腔熱忱。被稱為“魔法學院”的中和樓,集東方和西方建筑風格于一體,宣示著這里,不拘一格的情調(diào)。一座校園,竟有萬般景象。
湖南師范大學?
不,湖南“吃飯”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是湖南“最好吃”的大學,連空氣中都充滿了美食的分子。
每個師大人的青春里,都有自己想念的獨特的“師大味道”。減肥,在師大不是件容易的事。師大人長胖了,有兩條街要負責。
第一條街為油煙街,街如其名,巷子不大,油煙不少。每次走進去,空氣中總彌漫著熗辣椒的香味。一到飯點,油煙街就會堵得水泄不通。不過堵歸堵,該吃的諸如雞公煲、砂鍋粉、黃燜雞米飯絕對不能錯過。第二條街為麓山南路,說其為長沙美食的“天花板”也不過分。從北走到南,就仿佛走遍了整個中國——東北冷面、烤冷面、山東煎餅果子、河南雞蛋灌餅、武漢熱干面、湖南小炒菜、臭豆腐、粵式腸粉、海南清補涼……種類之多,即使是師大人,也不敢吹牛自己吃遍了整個麓山南路。
當然,要說一個學!白詈贸浴,食堂是萬萬不可“拉胯”的。師大的食堂,很少會像隔壁一樣研發(fā)類似“草莓紅燒肉”的新奇菜品,口味與菜系都以“家!睘槟繕耍o人穩(wěn)穩(wěn)的幸福感。愛吃辣的和不愛吃辣的,愛吃面食的和愛吃米飯的,有特殊飲食需求的,在師大食堂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窗口。最受師大人歡迎的當屬江邊食堂,這家網(wǎng)紅食堂,常常有市民混跡其中,甚至有游客專門來打卡。其中的烤肉蓋飯,價格不貴量又足,列入了許多人的必嘗清單。
若想品嘗正宗的湘菜,師大也不會讓你失望。師大新建的體育館后,藏著一條小巷,是湘菜館聚集地,是師大人社團團建和親友聚會的首選。這些小館子藏得深,空間也不大,桌椅不多但客人從來不少。若是去晚了,就要在門口等著聞上一會兒油熗辣椒。不過在一份色香味俱全的辣椒炒肉面前,等待總是值得的。
扛著測繪儀器量來量去的是地科系的,拿著相機拍來拍去的是新傳院的,背著畫板一騎絕塵的是美術(shù)學院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師大有些“偏科”,是河西大學城妥妥的“文科課代表”,理工科就不太能“打”。但這絕對是對師大的偏見,從文學、外語到數(shù)理生科到體藝,不好意思,師大“全能”。
湖師大的王牌專業(yè)——外國語言文學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建設(shè)學科”,化學、臨床醫(yī)學、材料科學、工程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huán)境與生態(tài)學、物理學、生物與生化、數(shù)學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有“湖南體育大學”之稱的她,有相當硬核的體育考核,迎接每屆新生的第一次體測就是跑2100米,這個入學的“殺威棒”,多年來雷打不動,是縈繞新生心頭的“噩夢”。在這個夏天的巴黎奧運會賽場上,師大五位師生代表中國斬獲了2金2銀1銅;鸨榛ヂ(lián)網(wǎng),俘獲萬千少女心的全能體操隊長張博恒就是師大2020級運動訓練專業(yè)的學生。
從拉著行李箱,踏進師大校園的那一刻,許多學子便立志未來要站上講臺,回到自己出發(fā)的地方。
師大對于湖南人的意義,絕非只是省內(nèi)唯一一所“211”師范院校。
當你在湖南人面前提到師大時,一定會得到一句回應(yīng):“我有一個老師就是師大的。”今天的她,亦如86年前被稱為“獨立師范學院之先聲”的時候,從誕生伊始,就一直扎根湖湘,承續(xù)師業(yè),綿延學脈,支撐起湖南教育的一片天。從鄉(xiāng)鎮(zhèn)到城市,來自師大的教師們接力耕耘著湖南教育事業(yè)的每一寸土壤。對于師大人來說,“富有教學經(jīng)驗,具有教育熱誠”從來不只是一句口號,師大不僅有畢業(yè)學子在教育前線躬身教壇,來自各個學院的支教團隊、志愿團隊也在用不同的方式為需要的地方帶去“星星之火”。
三尺講臺上師大學子的身影,成為岳麓山下湖湘精神賡續(xù)的剪影。
1938年,師大前身國立師范學院在藍田正式成立,這是我國第一所獨立設(shè)置的師范學院。她曾在抗戰(zhàn)第一線的狼煙中弦歌不輟,被藍田《力行日報》評為“是民族正氣的體現(xiàn)”。迫于戰(zhàn)事壓力搬遷到溆浦后,她又為溆浦人民興辦講學,得到了“裨益于溆浦教育文化者至巨”的贊譽。如今的她,是經(jīng)歷了多次院系調(diào)整、“強強聯(lián)合”后的模樣,在煥發(fā)出更多可能性的同時,仍舊是建設(shè)湖湘人才主力軍的重要保障。近幾年來,她的畢業(yè)生留湘就業(yè)率均超過50%,比湖南其他幾所“雙一流”高校都要高。
師大,培養(yǎng)的不止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師大的風骨,更是滲入莘莘學子的靈魂深處,指導(dǎo)著他們的人生。大學、書生、理想、講臺、人生,所有宏大的命題,師大學子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湖南師大的精神,綿延不絕。
翻開學長學姐們的相冊,明白了記憶都是有傳承的。
湖邊的晚風,跑道的夕陽,不褪色的紅磚墻,不打烊的夜宵攤,青春走過的每一步,無法回頭,卻如此美好。
在“二里半”公眾號,校友們紛紛留言,表達他們對師大的眷戀:白色吊頂和石灰墻壁配置深紅色油漆木地板的筒子樓,留下他們青春的記憶;畢業(yè)前的那場酒局,仿佛又回到入學的那一刻;因修地鐵站無法留下的水杉樹,讓他們痛惜不已;有人想知道,常用來給女朋友打電話的IC電話亭是不是還依然存在?有位校友留言,說他當年最愛的是學校門口的水果攤,每次身體不舒服,花上幾毛錢買兩根香蕉吃就會“藥到病除”。同學們都知道他愛吃香蕉,在畢業(yè)手冊上留下了要送他幾大筐香蕉的諾言。如今白紙黑字的證據(jù)他還留著,以前的青春諾言還會不會來兌現(xiàn)?
二里半的木蘭花,照常盛開;百米薔薇花墻,怒放如舊。師大的每一個地方,都熟如掌紋,細微的個體記憶共同勾勒出一座學校的詩意形象。
她很大,大到可以容納來自“五湖四!钡膲粝搿K苄,小到每個人的獨特記憶都值得安放。
無論時間如何流變,這座大學,和它所在的城市一樣,永遠熱氣騰騰。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