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德市武陵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侵權責任糾紛案。一儲戶因銀行卡被盜刷,便將辦理該銀行卡的銀行告上了法庭。
日前,常德市武陵區(qū)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侵權責任糾紛案。一儲戶因銀行卡被盜刷,便將辦理該銀行卡的銀行告上了法庭。
配圖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常德市民易女士有一張某銀行的儲蓄卡。去年9月23日24時左右,易女士突然收到手機短信提示,不到4分鐘的時間里,她的這張儲蓄卡在婁底市被跨行分次取出4萬元錢。當時,易女士在鼎城區(qū)。整個取款過程還產生了416元的手續(xù)費。易女士意識到自己的儲蓄卡被盜刷,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掛失該儲蓄卡,并撥打110報警。
去年12月24日,易女士與某銀行因賠償事宜無法達成一致,便將該銀行告到了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銀行賠償損失。武陵區(qū)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庭審中,該銀行并未否認易女士儲蓄卡被盜刷的事實。但辯稱,易女士有保管儲蓄卡密碼的義務,應承擔密碼保管不當的違約責任。
配圖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對此,武陵區(qū)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易女士與某銀行之間依法形成了儲蓄存款合同關系,某銀行作為經營存、貸款業(yè)務的專業(yè)金融機構,負有保障儲戶存款安全的義務。易女士儲蓄卡被盜刷,某銀行業(yè)對涉案儲蓄卡的交易安全管理未盡到防范義務,已構成違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然,儲蓄卡密碼是儲戶設定,除儲戶本人知道該密碼外,任何人包括銀行在內都無法查詢該密碼,儲戶本人也有保管和保密義務。易女士并不能舉證證實銀行泄露了該儲蓄卡的密碼,而根據儲蓄卡密碼私密性和唯一性的特點,不能排除易女士在日常生活和交易過程中有未盡到審慎義務而導致密碼泄露的行為。鑒于此,法院認為,易女士本人也需要承擔一定責任。
據此,日前,武陵區(qū)人民法院按照易女士承擔20%、某銀行承擔80%的責任比例劃分,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某銀行賠償易女士存款3.2萬元、手續(xù)費332.8元,并向易女士支付從2018年9月23日到實際支付之日起的利息。
銀行業(yè)內人士提醒,如今電子支付、小額支付免密功能流行,消費者要時刻注意用卡安全問題:
1.謹慎保管銀行卡及掌上銀行密碼,不要與其他第三方網站密碼一致。
2.不要點擊由釣魚網站發(fā)出的偽造銀行發(fā)送的含鏈接短信,若無法確認信息真?zhèn),可致電銀行客服熱線或聯(lián)系銀行人員反饋。
3.不要向所謂淘寶賣家、快遞客服等提供驗證碼,以免被竊取密碼和盜刷資金。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