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正是二孩出生高峰,嬰兒游泳市場也愈發(fā)火爆。然而,“嬰兒游泳”這項運動,寶寶真能hold住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最近,嬰兒游泳事故就偶有發(fā)生,“嬰兒游泳”還真不能麻痹大意。 “嬰兒游泳”是指1歲內的嬰兒在專用安全保護措施下,由經過專門培訓的人員操作和看護,在出生當天即可進行的一項特定的、階段性的人類水中早期保健活動。其原理是讓嬰兒在類似母體的羊水中做自主運動,利用水波輕柔的愛撫,促進新生兒的智力發(fā)育和健康成長。然而,稍不留神的話,“嬰兒游泳”也會攤上事:今年11月1日,上海一個2個月大的嬰兒到一家嬰童游泳中心游泳后,晚上寶寶便開始發(fā)燒、咳嗽,第二天仍高燒不退,醫(yī)院診斷為嚴重感染,且下達了病危通知書。采訪中,這位家長就認為,現(xiàn)在嬰兒游泳的那么多,水質安全家長們還真是無能為力。 除了水質安全問題,最近,“嬰兒游泳容易損傷脖子,嬰兒千萬不能游泳”的說法在朋友圈熱傳,這讓不少家長心里沒底。事實上,相比“損傷脖子”的擔憂, 近些年因為寶寶脖子上的脖圈出問題的事例也不少。 2013年4月,上海黃浦區(qū)一名兩個多月大的男寶寶游泳時因充氣脖圈松開而溺水。 2014年,瀘州市龍馬潭區(qū)的小浩在嬰兒水療館游泳時也因游泳圈閥門突然冒氣而發(fā)生溺水。這位嬰兒游泳館護理師向記者透露,去年她知道就在身邊也發(fā)生了一起游泳安全事故。嬰兒游泳館護理師:“有一個在家里游的,他肯定是這個大小不合適,他媽媽也是離開下樓了, 離開了大概有幾分鐘,她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孩已經到水里去了! 游泳沒游好,反而出現(xiàn)了生命危險,這怎么能讓爸媽安心?不過,業(yè)內人士表示:嬰兒游泳雖有問題,但也沒必要因噎廢食。那究竟怎么做嬰幼兒游泳才能健康安全呢?市中心醫(yī)院產科VIP副主任護師馬喜華表示:“嬰兒游泳”主要針對的是0-1歲的孩子,這個年齡段骨骼很軟,假如將游泳圈套在咯吱窩下面,孩子的胳膊支不起,很有可能會從胸圈里滑下去, 所以不管是家長自己,還是外面的游泳場所給小孩游泳時,關鍵一步就是要把“頸圈”固定好。 游泳圈分大中小三種型號,他們會根據經驗判斷使用哪個型號,并給寶寶在脖子和頸圈之間墊上毛巾,減緩不適感。同時,因為幼兒戴上脖圈以后頭不能來回動,脖子以下的身體卻可能會亂動,這時候頸椎和下邊身體相接部位的活動范圍特別大,就容易引起頸椎部位的損傷,所以非專業(yè)人士幫小孩游泳出現(xiàn)頸動脈擠壓等紕漏的概率就大些。而就水質安全問題,馬喜華表示,她們這里除了一日一清,一桶一清外,都不受理出院后的嬰兒到這游泳,為的就是避免相關感染。
另一家嬰兒游泳館工作人員也表示,就“頸圈”等安全問題,她認為,不管措施做得多好,關鍵一點就是嬰兒游泳時一刻都不能離開大人視線。而就目前有家長認為水池里應灑消毒液的做法,一位工作人員認為,這個做法不科學,還會起副作用。因為小孩有時候會把水浸到嘴里面,如果有用消毒液的話,反而不好。
業(yè)內人士還表示,小寶寶脖子很軟,脖圈又是塑料的,臨床也有寶寶對脖圈過敏或脖圈摩擦過度導致皮炎的病例,所以嬰幼兒在正式游泳之前,要多留意觀察,并不是每一個嬰細兒都適合帶脖圈游泳。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