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兒子在短短三天時間里,就花了近四千塊錢進行充值購買游戲鉆石,用來升級游戲裝備。而前不久另有媒體報道,貴陽一市民將手機給孩子使用一個月后,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存款竟然少了13萬多元。查詢發(fā)現,這13萬元是被他兒子充錢買了游戲道具。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屢有發(fā)生,湖南都市百姓說話欄目接到爆料電話后,展開了調查。
在許先生不知情的情況下,他兒子在短短三天時間里,就花了近四千塊錢進行充值購買游戲鉆石,用來升級游戲裝備。而前不久另有媒體報道,貴陽一市民將手機給孩子使用一個月后,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存款竟然少了13萬多元。查詢發(fā)現,這13萬元是被他兒子充錢買了游戲道具。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屢有發(fā)生,湖南都市百姓說話欄目接到爆料電話后,展開了調查。
(記者采訪報道視頻)
10歲男童玩 “穿越火線”
充值四千元鉆石
38歲的許先生是寧鄉(xiāng)雙江口鎮(zhèn)人,家里養(yǎng)了幾畝魚塘,生活過的不富裕?删驮谧罱,他帶著銀行卡,準備去銀行取錢,給兒子繳納補習費用,卻發(fā)現卡內的幾千元錢不見了。
許先生告訴記者,她們夫妻倆的微信都綁定了這張銀行卡,他回家查詢發(fā)現,費用是從妻子手機支出的,因為兒子有玩妻子手機的習慣,在他的逼問下,兒子最終承認,這幾千塊錢,被他用來購買一款名為“穿越火線”游戲的鉆石,用來升級裝備。
據記者了解,許先生的兒子今年只有十歲。從許先生妻子手機微信的交易記錄來看,他兒子從1月9號晚上七點開始,到第二天三點左右,共進行了多次游戲充值,其中單筆最高的為648元,總共花了近四千元。
七歲兒子玩虛擬網游
八次充值花費五千多元
無獨有偶,湘潭的周女士也遭遇了類似的情況,她的兒子只有7歲,是湘潭某小學一名二年級的學生,為了充值購買鉆石升級買裝備,在周女士不知情的情況下,她兒子將她名下兩張銀行卡透支了五千多元。
為了方便平時使用,周女士的支付寶綁定了兩張銀行卡,可就在前不久,她手機連續(xù)收到了退款信息。發(fā)現異常后,周女士登入支付寶查詢,賬單顯示,除了之前兩筆沒有支付成功的外,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她的支付寶先后八次,購買了一款虛擬游戲的鉆石裝備,每筆消費金額為648元。
據記者了解,這款名為“魂之幻影”的游戲,是網易游戲2016年出品的格斗手游。隨后,記者又聯系上了網易游戲開發(fā)公司。工作人員承認,以周女士兒子的年齡來看看,雖然不適合玩此游戲。不過已經充值,他們不會退還這筆費用。
未成年人拿父親手機
充值手游扣費13萬元
據湖南都市百姓說話欄目(微信公眾號:hn84802110)記者調查,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各地屢有發(fā)生。前不久曾有媒體報道,貴陽一市民將手機給孩子使用一個月后,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內存款竟然少了13萬多元。查詢發(fā)現,這13萬元是被他兒子充錢買了游戲道具。那么,這種情況該如何來規(guī)范呢?
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為
可要求游戲公司退費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律師韓穎表示,家長有一定的疏忽,把這個支付密碼讓小孩知道了。但是家長能夠證明是小孩操作了這個行為,然后數額達到了小孩無法支付、交易的程度,是可以主張這個行為無效的。
韓律師還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多方面,多渠道的想把這種事情預防在他的前期階段。但是作為網絡營運商要有更多的責任擔當,比如在消費前期做技術限制,數額比較大可以短信通知,第二可以通過支付密令,增加支付程序,第三可以通過指紋,或者面部識別,保證是成年人在操作,她還建議,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加大監(jiān)管力度。(湖南都市頻道-百姓說話欄目綜合報道)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