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寧縣水廟鎮(zhèn)三塘村,一個風(fēng)景優(yōu)美的鄉(xiāng)間小村落。上世紀(jì) 40 年代,鄭家姑娘出落得水靈,出嫁了。鄭家姑娘遠嫁他鄉(xiāng),村里人都不知曉她到底花落誰家。60 年代,鄭家姑娘帶著小女兒回鄉(xiāng)省親,這是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從此,世事變幻,時光流轉(zhuǎn),各自浮沉,兩不相知。
50 年光陰如梭,轉(zhuǎn)眼到了 2017 年 10 月 2 日,離新寧兩千里外的重慶市,文女士在家清理老物品,無意中翻出兩張老照片,那是母親上世紀(jì) 60 年代帶著小妹回鄉(xiāng)省親時與家人的合影。她只認(rèn)識照片上的母親,其他親人從未謀面,而母親已于 1990 年去世。
再過兩天又是一年中秋,年過六旬的文女士懷念已去世多年的父母,可惜陰陽相隔,已無法團圓。她一念突起,要去尋根,去觸摸生養(yǎng)母親的那塊土地,去尋找那里的親人。她與老公、女兒、女婿、外孫女,來了一場說走說走的尋根之旅。
文女士模糊記得母親說過自己是湖南人,家中還有很多親人。母親在世時,與家人有過書信往來,往來地址是新寧縣水廟,母親去世近 30 年,其他印記都已被塵封起來。通過百度查詢,湘西南有個小鎮(zhèn)叫水廟鎮(zhèn),他們驅(qū)車一路南下,奔向兩千里外的那個小山村。
10 月 4 日上午 10 時許,新寧縣公安局水廟派出所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們拿出兩張老照片,說要找照片上的人。兩張早已泛黃的舊照片,民警們根本無法識得照片上是誰。
來到派出所的就是文女士一家人,一路走走停停,10 月 4 日中秋這天終于抵達新寧縣水廟鎮(zhèn)。根據(jù)文女士提供的零星記憶,民警無法尋找到有效線索。民警通過仔細(xì)詢問,他們終于說出 " 鄭秀仁 " 這個名字,但經(jīng)過查詢,戶籍資料上已查無此人。
水廟鎮(zhèn)水廟村、三塘村鄭姓人家比較多,羅建斌所長立即找來兩個村的駐村輔警到村里打聽 " 鄭秀仁 " 的情況,水廟村查無此人。如今的三塘村是原先的 " 上山塘、中山塘、下山塘 " 三個村合并而成,三塘村駐村輔警蔣培華是原上山塘人,對村里情況非常了解,但并未聽說過 " 鄭秀仁 " 這個人。
蔣培華找到三塘村村干部打聽,村干部都比較年輕,哪里知曉上世紀(jì) 60 年代的前塵往事。蔣培華一路打聽,村民對他的問詢毫不知情。蔣培華突然想到 81 歲的爺爺,村里還健在的高齡老人并不多,81 歲的爺爺經(jīng)歷多,見識廣,也許能記得村子里及附近的老人、舊事。
聽了蔣培華的模糊敘述,老人竟然識得 " 鄭秀仁 " 這個人,并知曉他生前的一些情況,通過與文女士對證,確認(rèn)雙方講到的鄭秀仁是同一個人。鄭秀仁原本是中山塘村人,已去世多年,他的晚輩就是如今的三塘村村民鄭遠忠一家。
羅建斌和蔣培華驅(qū)車帶領(lǐng)文女士一家找到鄭遠忠家中,50 年代出生的鄭遠忠對文女士的母親、自己的姑奶奶還有記憶,60 年代姑奶奶回鄉(xiāng)省親時的場景他還依稀記得,并從文女士提供的老照片里認(rèn)出年幼時的自己和其他的親人。
從未謀面的親人初次見面,血濃于水,有著與生而來的親切。看著他們一大家子圍在一起,傳閱著兩張泛黃的老照片,訴說著共同的回憶以及陌生又熟悉的彼此,民、輔警們的心里也是暖暖的。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