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10月27日下午4點多,株洲縣宏夏橋村內,一頭六七百斤的黃牛走到6米高鐵質引水渡槽內,它的四肢將底部鐵皮踩穿導致被困,株洲縣消防中隊消防官兵趕到現(xiàn)場后,花費5小時,先后想了3種方法才將黃牛救下來。
株洲縣消防中隊指導員賀治華說,他們在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引水渡槽高度達到近6米,槽內寬約1.5米,黃牛的四肢已經把底部鐵皮踩穿,四肢都已經被割傷。牛主人很著急,希望消防隊員盡快解救牛,“同時希望不要傷到牛。”賀治華說。
“我們爬木梯來到牛邊上,發(fā)現(xiàn)牛背上方有四根鐵桿,就用工具將鐵桿切斷,用繩索把它的四肢拉回槽內。”賀治華說,他們在引水槽前方鋪設了木板,希望黃牛能夠走上木板自行走到安全地帶。然而,受了傷和驚嚇的牛不愿往前走。
“我在部隊10多年,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第一種方法不奏效之后,賀治華想到了以前在高空救人的方法,即在附近找到支點,用繩索綁在牛的四肢上,在幾個支點處進行起吊將整頭牛吊起來,然后將其放在地上。但是幾經努力之后,受現(xiàn)場地勢局限,沒能在現(xiàn)場找到合適的支點。
兩個救援方法失敗后,已經到了晚上7點多,經過與村民協(xié)商,消防官兵只能嘗試第三種方法!拔覀兿扔霉ぞ邔⑦h離黃牛的一截渡槽慢慢切斷,同時把繩索系在黃牛和渡槽另一端上!辟R治華說,之所以不將靠近黃牛所在一端渡槽切斷,是怕重量太重黃牛突然下墜摔斷腿。
系住黃牛的一端由消防官兵和村民一起拉住,另一端渡槽被切斷后,黃牛被慢慢從高空放下,此時已經到了晚上9點多。
這頭牛是怎么走上渡槽的?牛主人袁先生說,渡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建的,目前已經廢棄,渡槽的兩端是水泥道結構,而一端的地勢很高,水泥道幾乎和地面平行,牛可能是當時迷路走上了渡槽。
袁先生說,牛的四肢都被鐵皮割傷,尤其是右后肢還傷到了骨頭。第二天他就請了獸醫(yī)過來,獸醫(yī)說這頭牛以后很難耕田了。
袁先生說,這兩天,他給牛的傷口敷了云南白藥等藥粉,傷口已經不流血了,但牛走路時非常吃力,走了十多分鐘就要休息。袁先生說,牛3個多月大時就來到他家,一直幫他家耕田,任勞任怨,家人已經對它有了感情,就算牛殘廢也不會放棄它。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