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路十多棵綠化樹被地產(chǎn)開發(fā)商砍掉,公交站牌被移位!11月6日,市民何先生通過邵陽新聞網(wǎng)新聞熱線(0739-2291110)向記者反映。
“紅旗路十多棵綠化樹被地產(chǎn)開發(fā)商砍掉,公交站牌被移位!11月6日,市民何先生通過邵陽新聞網(wǎng)新聞熱線(0739-2291110)向記者反映。 這究竟是什么情況? 記者立馬趕赴事發(fā)地—— 大祥區(qū)紅旗路青云街附近某樓盤前
在該路段南側,沿街原本茂盛的十余棵綠化樹不見了蹤影,只留下一排整齊的樹樁,樹樁旁還有些許木屑,顯然是被人認為鋸斷。不遠處原來豎立的“九井灣站”公交站牌被移至九井灣巷口以東的位置。
人行道綠化樹移植申請11月5日,記者采訪了該樓盤負責人周先生,他解釋道:因樓盤開發(fā)規(guī)劃需要,在此之前,他們已經(jīng)向相關部門提交申請,請求將九井灣至青云街支巷臨紅旗路段的行道樹移走另栽,住建局綠化辦主任劉志勇簽字同意后,由邵陽市街道綠化所工作人員進行操作。
究竟是誰砍了樹?
據(jù)何先生介紹,11月4日晚上,綠化樹被砍、公交站牌被移都是被附近某樓盤開發(fā)商帶人做的。14棵樹,一夜被砍,市民李先生認為十分可惜。李先生說:“我以前是學林業(yè)專業(yè)的,這種樹枝葉茂密,目前部分樹葉變成紅色,紅綠相間,十分美麗,但是生長起來很難,二十多年才這么點大”。他覺得即使以后再進行移植,但是移植的樹木品種,年限不一,整體看上去也顯得突兀。
公交站牌也向市交警支隊提交臨時移位的申請,獲批后,在市交通局、運管處等單位的陪同下將站牌移動至現(xiàn)在位置。記者在周先生提供的報告上看到:“特請求貴辦批準該地段行道樹移走另栽!既然報告上說的是移植為何變成了砍伐,砍樹的人到底是不是如該樓盤負責人周先生所說,為市街道綠化所工作人員呢?
必須移的樹移不走
記者撥通了市街道綠化所一位陶姓工作人員的電話。他回應,根據(jù)規(guī)劃,此路段要修建公交車停車港,所以必須將14棵行道樹進行移植。當綠化所工作人員到現(xiàn)場準備將樹移出時,發(fā)現(xiàn)這些樹生長年限較長,根系較廣,且樹周圍多地下管線,強行將樹木移出可能會產(chǎn)生巨大的安全隱患,遂決定將樹木砍去。
同時,街道綠化所工作人員表示,此后將在公交站周圍建設綠化帶,并移植栽種其他更具觀賞性的樹木。
邵陽著名“釘子樹”
在邵陽,還有不少著名的“釘子樹”,比如青龍橋頭的香樟樹。
她不僅長在路中間,還長在了岔路口的中間。每次路過這里,你是否覺得這棵樹很礙事?
其實,像這種長在路中間的樹,邵陽有不少。
沿江橋頭
↓↓↓
六中門口
↓↓↓
九井灣
↓↓↓
有人說, 青龍橋附近,本來就是路窄車多堵車頻繁的地方,這棵樹的存在更是加劇了堵車的麻煩。像青龍橋頭那種路中間的樹,既阻礙交通又影響視線,為什么不給它砍掉或者挪個位置?
其實,“要修路,先砍樹”成了過去許多地方的習慣做法。據(jù)邵陽市園林處介紹,根據(jù)相關政策的要求,古樹是被要求保護的。隨著城市建設者、市民對綠化意識的提高,出于對生命的敬畏與尊重,帶樹修路基本上已經(jīng)成為道路施工的共識。
邵陽市區(qū)街頭,那一株株參天的古樹,銘記著歷史,如今也成為獨具特色的景觀。
像青龍橋頭這棵大約150年的老樟樹,存在于好幾代邵陽人的記憶里,已經(jīng)變成邵陽印記深深刻在每個邵陽人的心中。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