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平今年44歲,原籍湖南衡陽,大學畢業(yè)后,一直在湖北工作,現(xiàn)在是一個化學防銹專業(yè)的高級工程師。27歲時診斷出肝硬化,2016年,劉偉平目睹身邊多人因肝病去世,擔心自己不能一直陪伴孩子,他開始書寫歷年的高考作文,希望通過作文中的道理教孩子做人。他說,“做這些就是希望能對我的孩子或者愿意看我文章的學生們有所幫助。”
“2016年的時候,我目睹身邊有3人因肝病去世。”劉偉平擔心自己不能一直陪伴孩子,他發(fā)現(xiàn)沒有人系統(tǒng)寫過原創(chuàng)高考作文,“于是,我下定決心要寫完1977年—2018年的高考作文!眲テ较Mㄟ^作文能引導孩子,讓他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
從2016年開始,劉偉平首先在網(wǎng)絡上對歷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題目進行搜索后,便開始寫作。2018年高考剛剛結束,6月7日下午-8日下午,劉偉平便將全國8份語文試卷的高考題目寫了一遍。
2017年開始,劉偉平開始頻繁進出醫(yī)院,劉偉平坦言,現(xiàn)在的心愿就是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被更多的人看到,“能幫到中學生我就很欣慰了!
劉偉平的兒子小弘(化名)今年11歲,讀五年級,“我的啟蒙老師是我的爸爸,他讓我的童年生活十分充實和快樂!毙『敫嬖V記者,父親寫的近300篇高考作文自己已看了100多篇,小弘說,每看一篇高考作文,父親首先會問他關于這個題目的寫作思路,“然后再讓我看他的文章,遇到一些生僻的題目,爸爸就會先給我講解題目再看文章。”小弘說,“通過爸爸的文字以及他平時給我講的一些道理,我知道了要做一個勤勞、有計劃、善良的人!
用“被需要”來培養(yǎng)孩子健康心理
在2018年高考作文上海卷“被需要”中,劉偉平寫道:“其實,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被需要’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大家還記得小時候的自己嗎?明明煎的荷包蛋沒有父母煎的好吃,甚至煎糊了,但是我們吃起來覺得多么香甜啊,因為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能唄!明明不會包餃子,把餃子餡弄得桌子上、地上到處都是,但是幼兒園的阿姨、家里的長輩,都鼓勵我們?nèi)プ,為什么?讓我們覺得自己‘能’,以后才會真的‘能’。這是一種健康的心理教育。人活著,離不開吃飯;但是,人不是為了吃飯而活著。我們應當干成一些事,我們也能夠干成一些事!
瀟湘晨報評論員高亞洲點評: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上海卷的“被需要”,應是最接近現(xiàn)實生活的。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被需要對應的“自我實現(xiàn)”層面,這是最高層次的需求。對于剛剛成年或尚未成年的考生來說,在過往的經(jīng)歷中,更多的是“需要”,所以,這樣的考題對他們來說,更多只能是形而上的價值判斷。而作為大齡“考生”,他對“被需要”有著接地氣的理解。所在,在這篇文章中,還是能看到他對“被需要”有相對成熟的理解,也能夠從繁瑣的生活中,信手拈來“被需要”的素材,讓文章讀來有血有肉。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