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燒雞的最初的印象,來自熒屏上濟公左手拿著燒雞閉著眼睛吃得搖頭晃腦的饞相。
后來,又有黃蓉做叫花雞給洪七公吃那饞嘴的模樣。
那么,燒雞到底有多迷人呢?
聽說中南大學附近有一家“仙廟燒雞”,驅車前往卻被告知已關店拆遷,要6月中旬之后才開店。聯系上老板才知道,原來在理工大學附近也開了一家。
美食不光有美味,自然也有一段歷史佳話。
傳說張果老考試不第,形同乞丐。一日在寺廟外獲雞一只,因無飲具,便在廟后用泥土包裹入火燒制。呂洞賓因緣前來點化,助其成仙。因呂洞賓出身仙家,好事者稱之為仙廟燒雞。
作為南派燒雞的杰出代表,自然在廣州火爆已久,仙廟燒雞店紛紛而起,據說在南沙區(qū)大崗鎮(zhèn)十八羅漢那一家才是鼻祖,且并無加盟店。
開在長沙的這家分店,并不入鄉(xiāng)隨俗,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廣州風味。
懷抱著對傳統(tǒng)燒雞的熱愛,老板并沒有為了迎合口味而進行改良。也正是因為這一堅持反而成了燒雞店的特色,讓許多食客慕名而來。
泥土建窯,兩個大鐵鍋,一個用來燒制,一個用來保溫。
老板每次都會從建材市場進500斤的木材當作燃料。
美味的燒雞,豬排,烤魚就是從這里烤制而出。
作為招牌仙廟燒雞,材料上要選用我國最著名的土雞之一,三黃雞。
三黃雞不僅名字由朱元璋欽賜,在《中國家禽志》中更是排名首位。
將腌制好的雞再次抹上調料,待一整根柴火燒盡,將雞快速放入爐子里。
剪頭去尾,再分成兩半,一份燒雞就可以上桌了。
剛出爐的燒雞,色澤油亮金黃,入口帶著柴火的香味,雞肉鮮嫩多汁,雞皮非常有韌勁,怪不得連神仙都為之迷倒。
一只雞好吃與否,除了最好吃的部位,還有最難處理的部位—雞胸肉是否入味。
撕開表皮,只吃中間,雞胸肉不柴,細細品味之下,帶著滑嫩,回味悠長。
唯一有湘式口味的就是這碟辣椒油,細嫩的雞肉,沾上辣椒油,老板可以說是非常懂得抓住長沙食客無辣不歡的口味了。
雞之精華雞大腿,這個眾人聚焦的部位,真是讓人又愛又恨,如果一只雞有四個大腿該多好呀。
調動全身的細胞去感受雞大腿的美味,一口接著一口,讓人意猶未盡。哦,原來好吃的燒雞,會讓人變得貪婪起來。
剛燒出爐的大排,要馬上刷上一道醬,給它穿上一層蜜的衣服,油滴滴的模樣真惹人愛。
每份排骨都會配一把餐刀,想吃哪塊就自己動手切。
排骨肉質厚實,色澤紅亮,兩邊微焦稍脆,刷了蜜的排骨,肉汁更加香甜,別有風味。
這份烤魚采用的巴沙魚在越南音譯為“卡巴沙”(CABASA),意思是“三塊脂肪魚”,因為該魚在生長過程中,腹腔內積累有三塊較大的油脂,約占體重的58%。
可別被58%的脂肪嚇到了,被烤得表皮微焦的巴沙魚,魚肉鮮嫩無比,肌間無刺的特點,可讓人大快朵頤。
中間含有的魚油的部分,一筷子按下去,滋滋冒油。
夾下一塊帶著魚油的魚肉,入口即融,還帶著微微的奶香味,連不吃魚油的小編都被這條魚所俘獲。
如果說燒雞兩個人吃不夠,那么這份臘味煲仔飯4個男生也吃不完。對,沒錯,就是男生。因為分量實在太多了!簡直是大胃王的福利。
精選大米,小仔排,廣東香腸和特制調料成就了這份超級好吃的煲仔飯,難怪也是店內的招牌之一。
香色誘人的煲仔飯,排骨的肉感和唐人神的香甜既融合有道又互不搶味,每一個食材的味道均衡得非常好。
對于這道臘味煲仔飯,只有一句話評價,請給我來三碗!當然話不能說太滿,折個中,色香味俱全,就樣樣打4顆星吧。
點完店里的招牌肉食,老板會推薦幾道素菜來均衡一下。
粵菜之烹技極為講究,“白灼”就是突出粵菜講究的手法之一。
別以為 “白灼”二字,不過就是將菜用水煮熟而已。白灼突出的粵菜是清鮮而非清淡。
這道娃娃菜,可見“白灼”之味,突出了娃娃菜的本味,吃起來清爽又解膩。
青椒長豆角也是一樣,不過辣椒炒剁碎的豆角可能更符合長沙人的口味。
開在大學周圍的的餐飲店,一般都很便宜,但是便宜且份量多到要用鐵盆裝菜的也只有這家仙廟燒雞了。
接地氣的老板,一切都按大排檔的模式。點餐之后先買單,餐具無服務。碗筷自拿,醬料自調。
吃燒雞嘛,要的就是那份逍遙自在,在這里不妨放下你的矜持,大手撕雞,大塊吃肉吧。
店名:仙廟燒雞
聯系電話:18974905592
營業(yè)時間:11:00-14:00 17:00—21:00
人均消費:30元/人
地址:長沙雨花區(qū)環(huán)保西路省國稅局南門斜對面,長沙理工大學北門?蓪Ш降绞惥只騽e有洞天酒店。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