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雅琳展示她的金牌
曾雅琳的父親身患尿毒癥
她叫曾雅琳,今年只有13歲,婁底漣源斗笠山鎮(zhèn)人,現(xiàn)在在湖南省體育職業(yè)學院學習跆拳道,今年,她在湖南省和全國跆拳道比賽中分別摘得兩枚金牌;她的爸爸叫曾凱良,今年37歲,是個熱心公益的紅十字志愿者,6年來為他人奉獻愛心,從未間斷,兩年前卻不幸被查出患有尿毒癥,目前,在河南鄭大一附院接受治療。
曾經(jīng),曾雅琳是一個叛逆少女,在學校和男同學打架、討厭學習、上課不聽講、被班主任請家長,讓曾凱良一度失望,而當她得知爸爸患病后,不僅變得聽話懂事,在學校里用功讀書,訓練場上她更是努力訓練,爭取榮譽,只為讓病床上的爸爸展露笑容。
求助:
女兒欲賣掉金牌為爸爸籌集手術(shù)費
希望社會好心人能幫她一把
兩個月前,河南鄭大一附院的一通電話讓曾凱良一家欣喜萬分,在婁底市中心醫(yī)院治療的曾凱良被告知河南有合適他的腎源,于是,他便趕往了河南鄭州,然而,由于前期治療已經(jīng)花去了一大筆費用,而一個腎要30萬—50萬不等,再加上手術(shù)費,這讓本來就已經(jīng)一貧如洗的家庭更是負擔不起。
初次見到曾雅琳,是在12月1日的下午,當時她和爺爺正要坐上去河南鄭州的火車去看望住院的曾凱良,為了省錢,兩人買的都是硬座,晚上七點的火車,一直要坐到第二天早上六點才能到。
曾雅琳說:“我有兩個多月沒見過爸爸了,在火車上的時候就想他了,不知道他怎么樣,以前在體校訓練,有時候半年才能回家一次,這次才兩個月就特別想他,希望爸爸早點好起來!
說著,曾雅琳從一個手提袋里掏出了一個透明文件袋,里面裝著曾雅琳這兩年來獲得的獎狀和獎牌:2013年全國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女子組42公斤級季軍,2014年全國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女子組44公斤級冠軍,2014年湖南省第十二屆運動會跆拳道青少年組女子丙組54公斤級冠軍。
曾雅琳對記者說:“我爸爸現(xiàn)在找到腎源了,但是聽說費用還差很多,所以沒有辦法做腎移植手術(shù),我這次來專門把我的金牌帶過來,我希望社會上的好心人能把它買走,我想為爸爸籌集點錢做手術(shù),希望你們幫幫我。”說著,曾雅琳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淚流滿面……
轉(zhuǎn)變:
爸爸曾凱良患上尿毒癥后
叛逆女兒變得獨立懂事
很難想象,如此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孩曾經(jīng)也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女。小時候,曾雅琳在學校里總是惹事,不僅不好好學習,還經(jīng)常跟男同學打架,為此,班主任多次把曾雅琳的爸爸叫到學校來,每次回家后,曾凱良總會對曾雅琳十分嚴厲地批評,但她從來都是左耳進右耳出,根本聽不進去。
上小學時,曾雅琳在體育方面的天份漸漸展露出來,小學體育老師就推薦她上了湖南省體育職業(yè)學院,由于上體校要求十分嚴格,每一學期結(jié)束了才能回家,這讓終于離開家而不用天天被爸爸管著的曾雅琳暗自竊喜。在體校的第一年,曾雅琳還像以前一樣,不僅不愛學習,上課說話搗亂,還經(jīng)常訓練時偷懶。
然而,2012年,爸爸曾凱良去廣州出差時,被檢查診斷為腎結(jié)石引發(fā)的尿毒癥晚期,之后便輾轉(zhuǎn)全國各地尋醫(yī)問藥,為了治病已是家徒四壁。在家的時候,曾雅琳看到爺爺為了給爸爸治病整天愁眉不展,還四處問親戚朋友借錢,奶奶經(jīng)常以淚洗面,還有爸爸做完透析后痛苦疲憊的神情。
從那時起,曾雅琳跟變了個人似的,在學校上課,她總是很認真地聽講,不懂的地方就舉手發(fā)問,下課后,拿著錯題找老師指導,有時候晚上還會找學習好的同學幫忙補習;每天清晨跑操,每當堅持不下來的時候,她都會想想還在醫(yī)院里治病的爸爸,硬是咬著牙堅持下來;訓練時,她想進步快點,別人踢十下,她就踢二十下,別人練二十分鐘,她就練半個小時。曾雅琳說,她不想讓爸爸擔心,她要變得獨立、自強,做出成績給爸爸看。
付出總有回報,兩年間,曾雅琳一次又一次代表學校參加各種跆拳道比賽,并取得兩金一銅的優(yōu)異成績,每一場比賽都很艱難,但她從不退縮,因為她深知,拿到獎牌爸爸一定會開心。而這邊,爸爸曾凱良的病情雖然沒有好轉(zhuǎn),時間也在一天天的地熬,但女兒的變化也讓曾凱良都看在眼里,很是安慰。
“雅琳以前比較淘氣,但自從我生病后,突然間感覺她一下就長大了,懂事了,在學;蚴窃谕饷婕査紩榭諉柡蛭仪闆r,要我注意身體,說她在外面都好,讓我不用擔心,讓她這么小的年紀來承擔很多,我的心里也很難過,她也理解家里的情況,都盡量節(jié)約開支,為我節(jié)省出藥費治病。”曾凱良說。
呼吁:
希望志愿者救助能得到社會重視
成立志愿者救助基金
曾凱良是一名紅十字志愿者,從2008年開始,他就從事各種公益活動,敬老院、養(yǎng)老院、義賣現(xiàn)場、助殘日、世界呼吸日為綠色環(huán)保護航……都留下過他奉獻的腳步。雖然他并不富裕,但卻把誠實、善良、正直、感恩當一生的座右銘。曾凱良覺得,“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對生命價值的一種理解。
六年的志愿者生涯也更讓他領(lǐng)悟到堅強、樂觀對于生命的意義。在沒有合適的腎源前,他只能靠每周兩次的血透維持生命,每次的血透都要花費1000元錢,每月還要藥費1000多元錢。
根治尿毒癥必須換腎,如今,已經(jīng)找到合適的腎源,移植手術(shù)及術(shù)后恢復治療還需40多萬,如此龐大的數(shù)目又讓這個家庭望而卻步。
中國紅十字會志愿者、金水區(qū)紅十字會孝慈志愿者服務(wù)隊隊長張菊說:“現(xiàn)在對于志愿者的救助這塊真是一個空白,像曾凱良志愿者這樣的例子之前我也見過很多,志愿者們在缺乏資金需要救助的時候沒人關(guān)注幫忙,看到這樣的事情我都很痛心,希望對于志愿者救助這塊能夠得到社會的重視,并呼吁一下能成立一個志愿者救助基金!
若有好心人士原意伸出援手,可與曾凱良聯(lián)系。聯(lián)系電話:15007382868,愛心賬號:6227003031010052681,戶名:曾凱良,開戶行:建設(shè)銀行婁底分公司長青支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