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機微信綁定銀行卡進行交易,是現(xiàn)在很多人選擇的快捷支付方式。前兩天,26歲的朱女士發(fā)現(xiàn),名下居然多出了5張不同銀行的銀行卡,而且卡里都有過大額交易,自己莫名成為大老板。
12月15號,朱女士微信賬戶收到的“可疑新賬號注冊提醒”顯示,試圖綁定的銀行卡是一張尾號為3529的郵政儲蓄賬戶。朱女士肯定的表示,這張銀行卡并非自己所有。通過銀行查詢,朱女士發(fā)現(xiàn),自己名下居然多出了5張不同銀行的銀行卡,而且支付寶也多出了一個賬戶。登陸這個可疑的支付寶賬戶,讓她驚訝的是,這個賬戶的交易金額每月都達上萬元,而每筆資金轉(zhuǎn)入不久,就會被立即轉(zhuǎn)出,最終轉(zhuǎn)入到一張郵政儲蓄卡之內(nèi)。
更為奇怪的是,名下多出的這5張卡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了余額。朱女士很擔心,是有人利用她的信息,開設賬戶洗黑錢或是從事詐騙活動。
朱女士回憶稱,2010年年底,她在廣州工作時曾遺失過身份證,她懷疑,是有人撿到了自己遺失的身份證然后去辦的銀行卡。通過郵政銀行工作人員查詢,發(fā)現(xiàn),這張郵政儲蓄卡是在婁底一家支行辦理,對方曾留下一個182開頭的電話號碼,但朱女士今天當著記者的面多次撥打,對方卻始終處于關機狀態(tài)。
湖南金州律師事務所黃儉表示,銀行辦理銀行卡需要出示身份證,朱女士被成為“老板”,肯定是因為身份證被盜用了。由于身份信息是盜用朱女士的,雖然從法律角度,朱女士無需承擔風險,為避免日后可能出現(xiàn)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現(xiàn)在,朱女士首要的就是就是要查清名下的卡片信息,然后進行凍結、掛失及注銷,并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登記。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