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74歲王濟壽老人。
無人售菜點的菜簍。
無人售菜點的愛心錢盒。 均為陳太仰 攝
一捆一捆的新鮮蔬菜擺放在菜籃子里,卻不見賣菜人。買菜的人不用挑,不用稱,不講價,自己找零,選到自己想要的菜只要往籃子里放完錢就可以走了。在扶起一個倒地老人都要思量再三的今天,也許你會覺得這樣一種賣菜方式會不可思議,但在湖南衡陽市,七旬老人王濟壽堅持這樣賣菜已有半年。半年前,王濟壽老人在小區(qū)擺下去的“無人售菜籃”成為檢驗誠信度的“試金石”。今年,王濟壽老人開起了“連鎖”,“無人售菜”點擴展到了四個小區(qū)。王濟壽說,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覺付錢買菜,“無人售菜點”他將繼續(xù)堅持下去。
第一次“無人售菜”僅得5.5元
74歲的王濟壽身體健朗,閑暇之時,就跑鼓搗自家那幾塊菜地。去年秋天,王老菜地大豐收。他想,能不能把小白菜收割后,放到女兒住的小區(qū)來賣呢?這樣,既方便小區(qū)居民買菜,順帶也掙點零花錢。
剛開始,女兒不贊同,她覺得父親年紀大了,犯不著去掙這幾個辛苦錢。于是,女兒給父親出主意,可不可以把菜放在一個菜籃子里,明碼標價,別人挑到菜后往籃子里放錢就是了。王老也不愿意守著賣菜,于是一拍即合!安硕际俏易约曳N的,別人不愿意出錢也無謂,我就當好玩!蓖鯘鷫刍貞浾f。
去年10月8日上午,王濟壽把自種的小白菜扎成20把,每把1斤左右,用籃子裝著,放在衡陽市解放西路某小區(qū)單元門邊的書報箱旁,然后就走開了。這一天,王老“開張大吉”:不到一個小時,20扎小白菜便賣光了。不過,這20斤小白菜,只收到5.5元。王老推測,可能是菜沒有標明價格,居民無法判斷價格,所以很多人拿菜后沒付錢。第二次,王老按每斤一捆,15捆白菜放到籃子里,籃子有張告示牌:“親們,自家種的青菜,1.5元/捆,請把菜錢放入旁邊的小盒子里!惫黄淙,這一次,他收獲了19元,與應收22.5元相差不大。
自覺付款者占大多數(shù)
王濟壽老人的“無人售菜”方式,無意中成為檢驗當?shù)鼐用竦摹霸嚱鹗薄W蛉,當記者?lián)系上王老時,他正在菜地里忙活。老人說,他就是覺得菜多了,自己也吃不完,根本沒有想到用這個無人售菜點來測試小區(qū)居民的誠信度!按蟾琶刻煊腥嘣杖耄贂r只有十多塊,多時有五十多塊!蓖趵闲呛堑卣f。
王濟壽的親家母就住在他賣菜的小區(qū),她有時候喜歡去菜攤上轉一轉,有時候也在暗中觀察小區(qū)居民的表現(xiàn)。據(jù)她觀察,有一次,7個人當中,只有5個人付款,還有一個人拿起兩捆菜便走。不過,也有讓她很感動的事,比如,有一次,一個柱拐杖的老太太經(jīng)過時,雖然很費勁,但她還是沒有貪圖便宜,將錢放到一邊。
“總的來說,小區(qū)居民素質還是非常高的!彼f。半年時間小來,王老初步統(tǒng)計了一下,發(fā)現(xiàn)自覺付錢買菜的人占了七成以上。“絕大部分會自覺給錢,尤其是年輕人都很誠信,就幾個老人有時會拿了菜不給錢。”
王老還透露,有一次他“收籃”回家時碰到一個中年婦女,這位婦女告訴他上次買菜身上沒帶錢,這次連同上次欠的錢一起付清了。小區(qū)居民在路上碰到王老也會主動跟他打招呼:“你種的菜還真不錯,下次我還會買!
網(wǎng)友熱評
淳樸誠信,讓人感動
王濟壽試水“無人售菜”在當?shù)匾馃嶙h,同時,這一消息也在網(wǎng)絡上廣泛傳開。網(wǎng)友紛紛為老人“無人售菜”的行為點贊。
“衡陽W論壇”:滿滿的全是正能量,不錯!
“衡陽碧桂園”:信任是雙方共同建立起來的……希望碧桂園業(yè)主入住后老人家也來這里設個點哦!
solaris小宇宙 :老人種菜很不容易,自覺付款,尊重勞動。
安徽網(wǎng)友“嘎嘎”:此景只應天上有,古代的“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也不過如此。
深圳市網(wǎng)友“魚和水”:誠信為本,支持!希望我們的生活中能多點像這樣的菜攤!真好!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