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全國愛耳日,說起聽力下降,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年老體衰的表現。但最近,有醫(yī)生卻發(fā)現,很多年輕人也突然出現了聽力下降的癥狀。
22歲的閆小姐前不久剛剛考研,備考時,連日的看書、復習讓她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考完了,現在又在為考試成績擔心。為了減輕壓力,她選擇聽音樂,然而她越聽越覺得不對勁。
經過檢查,醫(yī)生發(fā)現她左耳的聽力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醫(yī)生稱,跟她基本交流沒問題,用音叉發(fā)現左邊耳朵比右邊明顯差一些,是一個感應性耳聾。
不只是閆小姐,近年來,像她這樣年紀輕輕突發(fā)耳聾的患者明顯增多,目前突發(fā)性耳聾患者占就診患者人數的四分之一,其中一半的患者年紀不到三十歲。
年紀輕輕為何換上突發(fā)性耳聾?
患病的主要誘因就是作息不規(guī)律,精神長時間高度緊張,生活壓力大和勞累。壓力大,勞累導致耳朵毛細血管痙攣,引起血流不暢,耳部神經缺乏營養(yǎng)。
因此,醫(yī)生建議市民日常生活盡量保持心情舒暢、規(guī)律作息、勞逸結合,避免突發(fā)性耳聾的發(fā)生。一旦耳朵出現長期耳鳴,一定要盡早就醫(yī)。
過度勞累的10個危險信號
眼睛酸痛、發(fā)脹、干澀、視力模糊,這就是眼睛疲勞的信號!中醫(yī)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注于目”,看得久了,氣血損耗,眼睛的各種功能都會減弱。
【專家建議】
“3B”護眼法:
多眨眼。多眨動眼睛,保持眼睛濕潤。
深呼吸。做個深呼吸,放松身心。
多休息,每閱讀10分鐘應看遠處10秒;每近距離用眼工作1小時,應該休息5分鐘。
咽喉出現燒灼樣疼痛,尤其吃東西時感覺嚴重,不僅說話費勁,大家還說你的聲音有點沙啞,那么一定是累了。勞累時,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感染就在離外界最近的器官——咽喉出現。
【專家建議】
注意盡量吃清淡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刺激性食物。養(yǎng)成良好的漱口習慣,每天早上、飯后及睡前都要漱口,保持咽部清潔。說話速度不能過快。
如果經常頭痛,看起來總是一副雙眉緊鎖的愁容,如果屬于無病因的頭痛,很可能就是疲勞。
【專家建議】
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頸椎一直處于過勞狀態(tài),頸椎病雖不是引起頭暈的唯一原因,但如頭暈多次因頸部活動造成,那就很有可能是頸椎病,要及時治療。
感覺脖子、肩膀僵硬,頭部維持在一個姿勢不敢活動,像個機器人,這說明你的頸椎嚴重過勞了。
【專家建議】
可以嘗試走罐治療,調節(jié)人體臟腑、經絡氣血功能,起到防治疾病作用。
最近總忘事,最大的可能是腦疲勞。持續(xù)感覺緊張和壓力時,腦細胞將產生疲勞,你會記不住事,注意力不集中。
【專家建議】
每周3天,每天走路40分鐘可以預防記憶力下降。
為了一點小事就發(fā)脾氣,不會更年期了吧?別聯想過度,你大概只是累了。疲倦者的行為表現與抑郁癥患者非常相似。
【專家建議】
大約2%的體液流失就會導致脫水的反應,產生嚴重的疲倦感。所以上班族一定要記得抽空喝水,有助于預防疲倦感。
這兩天說話時,是否口氣不太好?如果不是牙周病,就是最近太累了。身體勞累時,體內器官功能也會減弱,例如消化不良,食物郁積在腸胃,此時口氣一般是食物發(fā)酵后的怪怪的酸腐氣味。
【專家建議】
中醫(yī)認為口臭與脾胃有關的原因一般分為四類:胃火口臭、虛熱口臭、熱痰口臭、食積口臭。這些證型的口臭都需要及時就診治療。
沏茶弄臟了新衣服,反應遲鈍;做事猶豫不決,難作決定。勞累時,腦指揮身體的命令延緩,反應遲鈍,結果最簡單的決定被無限放大,變得猶豫不決。
【專家建議】
反應時間能體現出人體的中樞神經和其他生理系統(tǒng)的運行狀態(tài)是否正常,對新信息反應一貫遲鈍的人應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你覺得心跳加快,能感到咚咚的心跳,別人也感覺你說話沒了底氣。
【專家建議】
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在60—100次/分之間。不健康心率就像一個“隱藏的殺手”,一旦發(fā)作,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及早規(guī)范治療是最好的預防方法。
昨晚睡滿了8小時,但早晨起來還是覺得困,人看起來也沒精神。
【專家建議】
如果患上慢性腎炎、糖尿病、慢性肝病、甲狀腺機能衰減等慢性疾病,人體新陳代謝的速率就會降低,導致嗜睡等癥狀。經常出現嗜睡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過度疲勞,五招讓你恢復“元氣”
當你感到疲勞時,將毛巾用冷水浸后(冬季用熱水)擰干,放于小腦上(枕骨左右兩側),兩側可同時冷敷或左右交替敷,毛巾重復浸水次數,每次進行3分鐘左右。能醒腦,提高反應和思維能力,對高血壓引起的頭暈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站立時先深深吸一口氣,然后挺起胸膛,接著呼氣并向前屈身彎腰,做10—20次,每天做2—3次。不僅能松弛頸背肌肉,還可增強肺活量。
身體直立,向上舉起雙臂(也可以兩臂自然下垂),然后雙肩放松,使全身癱軟般地左右搖擺,可以站著做,也可以坐著做,每次3—5分鐘,做時雙目輕閉,口自然微張,自我感覺舒適為好,可解除周身疲勞和減輕腰背疼痛。
雙目輕閉,用中指按住上眼瞼向上輕提,連做3次,再用中指將下眼窩向下按3次。做完后,用左右手的中指,從左右外眼角向太陽穴按去,經太陽穴再向耳邊按去,反復3—4次。最后閉上雙眼,用中指輕按10秒鐘即可。這是你會覺得眼睛的疲勞感能立刻消除。
當你出現打瞌睡時,可反復揉摩中沖穴(中指尖正中),左右手交替按揉,出現疼痛感時,便可逐漸擺脫瞌睡的糾纏。另一方法是:當昏昏欲睡時,用中指或鉛筆端扣打左右眉毛中間處,連扣2—3分鐘,也有上述效果,還可消除眼睛疲勞。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