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少年去江邊游泳一夜未歸 一大早卻被發(fā)現(xiàn) 一人溺亡、另一人不知所蹤 …… 今早8時許 這一幕出現(xiàn)在 晉江流域晉江大橋附近
今早8時許,17歲的四川籍少年李某被發(fā)現(xiàn)溺亡于晉江流域晉江大橋附近,隨后被送往晉江殯儀館,而他的親戚——與他一同下江游泳的17歲少年彭某還在尋找中。
上午11時許,兩人的親戚還在事發(fā)點附近的江岸邊繼續(xù)尋找。據李某的舅舅黎先生介紹,昨晚7時許,李某用摩托車載著彭某到他的工廠,稱兩個人要去晉江游泳,“一直到晚上11點,還沒見兩人回來,打他們電話也關機。”舅舅趕忙趕去晉江邊,看見了李某的摩托車,黎先生懷疑兩人可能溺水,趕忙打電話報警。
今日凌晨,當?shù)鼐节s到現(xiàn)場調查,隨后聯(lián)系義務救援隊參與搜尋和打撈。
今日清晨5時許江水退潮,親戚們發(fā)現(xiàn)了李某的手機和衣服。早上8時許,又在距離江岸20米的江面上發(fā)現(xiàn)了李某的遺體。
據介紹,彭某和李某在初中輟學后,分別來到晉江陳埭鎮(zhèn)海尾村和涵口村的制鞋廠打工,平日里經常玩在一起。截至今天中午12時記者發(fā)稿時,彭某還沒找到,親戚們打算等今天下午退潮后再繼續(xù)尋找。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就在昨日
泉州市教育局發(fā)布信息
提醒學生及家長認識溺水事故誤區(qū)
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溺水者總是雙手亂揮、用力拍水、大聲呼救,其實真正的溺水并不像這樣!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fā)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
溺水總是悄然發(fā)生的!
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fā)愣,而此時,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應盡快將孩子抱上岸救治!
有很多人認為只要會游泳,在水里就很安全,就不會發(fā)生危險,從而放松了警惕,這個誤區(qū)真是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其實從近年來發(fā)生的溺水事故看,多數(shù)孩子都會游泳,但他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狀況:水下的世界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在這里面游泳,水草可能纏住你的腳、碎石可能劃破你的腳、淤泥可能陷住你的腳……讓你無法施展你的游泳技術,進而發(fā)生意外!
并且你的身體狀況,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讓你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我們不時地會在新聞上看到手拉手救人,最后導致多人溺水的悲劇,每次聽到這樣的案例我們都很揪心!
救人的方式有千萬種,但這種手拉手救人的方式死亡率是最高的,因為結成“人鏈”后,一旦有人因體力不支而打破“平衡”,就會讓多人落水,導致群死事件!
不管當時情況多么危急,我們都要在理智上保持清醒認識:救援溺水者是很有技術難度的,沒有受過水中專業(yè)訓練的人員,很難救援成功,特別是對孩童來說。
長時間的溺水會造成溺水者的呼吸、心跳停止、腦部出現(xiàn)缺氧,嚴重的甚至發(fā)生腦死亡,這一過程是不可逆轉的。
一般情況下,心臟驟停4-6分鐘,腦組織就發(fā)生永久性傷害;心臟驟停10分鐘,就出現(xiàn)腦死亡了。所以,溺水超過一個小時是不可能被救活的。
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樣的溺水“急救”做法:把溺水者放在牛背上顛簸,倒背著溺水者跑……這樣做,無非都是想給溺水者控水,但這種“控水”法真的能救人嗎?
其實這種控水法一點也不靠譜!對于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或者昏迷但呼吸、脈搏尚存者,其溺水時間比較短,肺內根本未吸入水或者僅吸入很少水,完全沒必要控水。
控水過程會導致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反而會阻塞氣道,還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有害無益。
而對于無呼吸無脈搏的溺水者,控水會延誤救人的黃金時間,使溺水者喪失最佳復蘇時機,同樣也會導致誤吸,增加死亡率。
實際上,無論哪種控水方式,控水法基本控出的是胃內容物和胃內水,肺內的水很難控出來,反而是在心肺復蘇的過程中,肺內水會進入人體循環(huán),從而改善肺部的氧合能力。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