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名離家出走高中生連日夜宿省圖 哪怕身上只有3元錢,吃不飽飯, 他也不肯回家。 甚至,不答應(yīng)父母的條件, 父母也不讓他回家, 是什么造成一家人如此大的隔閡? 圖書館外躺著一名男孩 7日早上6點半左右,長春市民申先生如往常一樣來到吉林省圖書館門前等待開門。此時,門口已經(jīng)有不少市民在等候,一名黑衣男孩引起了他的注意。 男孩蜷縮著身子躺在地上,入秋以后天氣漸涼,男孩僅穿著長袖和長褲,身型顯得十分單薄,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 自9月3日以來,申先生和朋友曾多次看到這名男孩一大早守在圖書館門口,清晨6點半本不應(yīng)該是男孩出現(xiàn)的時間。 申先生和朋友心中有著同樣的疑惑,男孩很有可能是離家出走,在無家可歸的情況下選擇圖書館門口過夜。 申先生說,這是他唯一一次與男孩交流,也是下了很大決心才敢上前說話。 記者與工作人員“設(shè)計”接近男孩 上午9點半左右,吉林省圖書館一樓大廳內(nèi),一臺電腦前,男孩正專心看著屏幕。電腦里播放著一部日本動漫,題材為熱血、格斗。男孩穿著黑衣服、黑褲子,頭發(fā)油光锃亮,面容十分憔悴,不時搓搓臉,靠近他的時候能隱約聞到一絲異味。 男孩的存在并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在聽說男孩可能是離家出走,安保部門的張主任向一些長期到圖書館學(xué)習(xí)的讀者打聽了一番,這名男孩在近期的確經(jīng)常出現(xiàn)。 隨后,張主任通知了其他工作人員看住男孩,并讓一名工作人員卸下隨身攜帶的設(shè)備,與新文化記者一同靠近男孩確認情況。 一番商量后,安保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zé)在附近警戒,由新文化記者接近男孩。 離家出走3天 只因玩手機 在溝通中,男孩一開始顯得很謹慎。 “我沒事啊。” “我在上高中,請假了! “沒離家出走啊,我爸媽知道我在哪! 諸如此類的搪塞,他始終掛在嘴邊,眼睛不離電腦,然而他內(nèi)心的防線卻被一袋面包和一瓶牛奶輕松擊潰。 約成人掌心大小的片裝面包被他攥成麻花狀,兩口便吃下一片,一瓶牛奶“咕咚咕咚”瞬間見底。 男孩今年15歲,是某高中高一的學(xué)生。 9月3日晚上10點左右,他與父母發(fā)生矛盾因此離家出走,矛盾的核心便是手機。 長期以來,他對網(wǎng)絡(luò)小說、手機游戲情有獨鐘,除了上學(xué)之外手機占據(jù)了他剩余的所有時間。當晚,他的父母要求沒收手機,在爭吵后他選擇離家出走。 從離家出走到被好心人發(fā)現(xiàn),男孩獨自“生存”了三天四夜。出門時,他身上只有四十多元,早上8點之前準時趕到圖書館,下午5點左右在外面閑逛,晚上9點左右到家附近的網(wǎng)吧睡一宿,這便是他的一天。 圖書館清凈、安全,還有免費的WIFI,所以成了他臨時住所。有時玩玩手機,有時看看電子書,有時看看紙質(zhì)書,一晃就是一天。 被好心人發(fā)現(xiàn)時,他的兜里只剩3元錢了。 記者:你這點錢準備怎么繼續(xù)下去? 男孩:不知道。 記者:想過回家嗎? 男孩:想過,但是…… 記者:后悔嗎? 男孩:有點,但我還是不想把手機給他們。 不上交手機 父母拒絕其回家 經(jīng)過勸說,男孩同意打電話給母親承認錯誤,并稱這是一個“臺階”。盡管男孩第一句是“媽媽我錯了”,但隨著一陣沉默與電話中的啜泣聲,男孩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再次一陣沉默,男孩掛斷了電話。 原來,男孩并不是第一次離家出走,從初一開始至今已經(jīng)有十幾次了,在母親看來,“離家出走”似乎成為了一種方式,或者是一種威脅。 母親稱,開始的時候家長會著急的尋找,隨著次數(shù)越來越多家長發(fā)現(xiàn),單純的找回孩子并沒有任何作用。 提起以往的經(jīng)歷,母親的聲音愈發(fā)哽咽,作為一名母親,她的心涼透了。 再一次的勸說,男孩同意不玩手機。中午,孩子的父親帶著額頭的汗珠趕到了圖書館,F(xiàn)場沒有擁抱,也沒有哭泣,父親說必須先跟孩子談?wù)?/span>。 父子肩并肩的背影僅離開圖書館不足一百米的位置便分開了,兩人站在相距約3米的位置堅持住了。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結(jié)局也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與父親談崩 記者出面勸解 下午12點左右,孩子的父親稱與孩子談崩了。 父親說得很果斷,但語氣中仍透露著無奈,男孩又回到了圖書館。 14時點左右,新文化記者再次返回圖書館,然而男孩已經(jīng)不在原來的位置。一層……二層……三層,經(jīng)過逐個房間排查,記者在三層的一間閱讀室找到了男孩,此時他正看著電子書。再次交談,男孩依然堅持自己的想法,上交手機是不可能的,事情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隨后,新文化記者將男孩帶回了報社,并通知了他的父母。 孩子道出委屈 父母不知是否聽過 在小學(xué)期間,他的生活還算正常,或許是那時他并沒有什么意識,初中的時候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這樣的情況讓他在班級里顯得有些另類,也因此受到了別樣的目光。男孩無法確定自己當時是否受到了排擠,但卻能明顯感覺到,他與同學(xué)是兩個世界的人。 或許男孩的理由對于成年人來說無足輕重,但對于那些十幾歲的孩子來說,沒有共同話題在很大程度上便意味著“不是一路人”。 自身的性格內(nèi)向加之外界的影響,他逐漸脫離了群體,再加上情感萌動的年紀卻遇到了觸不可及的人,他變得愈發(fā)自卑。 這份情感與自卑一同埋在了他的心里,于是他“愛上”了手機。男孩說這些或許不是直接原因,但卻是一個過程,與父母的分歧更是加劇了結(jié)果。 記者:你自己在外面不會害怕嗎?萬一有人打你呢? 男孩:還好啊,相信我,我不會打架,因為我誰也打不過,挨欺負了也不會。 男孩:父親只是稱呼,母親不上心 在男孩眼中,“父親”僅僅是一個稱呼,與父親相處的時間遠沒有與手機相處的時間。 男孩稱父親玩的游戲與他一樣,王者榮耀、我的世界等,而且父親會充錢玩,他與父親猶如最熟悉的陌生人。 對于母親,男孩很清楚母親一直以來的付出,但除了學(xué)習(xí)這個事以外,母親似乎沒有其他“業(yè)務(wù)”。 男孩說只有把自己關(guān)在房間內(nèi),才能感覺到輕松,就連去廚房喝水也要小心被父母批評。 母親的一個無意間的舉動讓男孩永遠記在了心里,在一家人打撲克的時候,母親一直在玩著手機。在男孩看來,少數(shù)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里,母親卻并不上心。 父親為與孩子溝通學(xué)打游戲 當新文化記者將男孩的心聲轉(zhuǎn)述給他的父母時,男孩的父親點了支煙,深深的吸了一口, 父親稱,在孩子年幼的時候他身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約在孩子初中時,他也經(jīng)常需要出差。 男孩的父親也曾努力改變現(xiàn)狀,但情況似乎并沒有好轉(zhuǎn)。 然而這一切對于一位父親來說并不容易,無論他如何試圖追趕孩子的思維都始終有一條代溝。男孩的母親則希望,他可以經(jīng)常出去走走、交交朋友,并為此煞費苦心。 男孩回家,但問題仍然存在 新文化記者與雙方多次溝通后,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對此,男孩與家長均表示贊同。 記者:讓你的家長買一個盒子,然后把手機放到盒子里,盒子也不放在你父母的房間,就放大廳,等你什么時候成績考到班級前十名了,在用手機可以嗎? 男孩:可以。 記者:那咱們做一個約定,我會給你郵寄一份報紙,等你完成你的諾言后,把報紙在換給我。 男孩:行,我一定會盡快給你郵寄報紙的。 晚上7點左右,男孩隨同父母離開了報社。一家三口的背影雖然溫馨,但核心問題并沒有解決,他們僅是暫時形成一種契約關(guān)系。
心理專家支招:家長不要只管孩子的學(xué)習(xí)成績,平時要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孩子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得到表現(xiàn)自己能力的機會。
心理專家支招: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需要關(guān)注,對于孩子網(wǎng)上交友一定要多加引導(dǎo),要提醒孩子防范網(wǎng)絡(luò)交友的風(fēng)險。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dān)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zé)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