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春晚都會有那么幾個小品讓大家捧腹大笑的同時也思考人生。2009年一個叫《不差錢》的小品就讓大家在歡笑的同時認真去想到底“人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人死了錢沒花完”還是“人活著錢沒了”? 對于這個問題,西藏的一對夫婦可是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為他們曾一夜之間失去了170萬元的巨款,可是他們又并不后悔這樣重創(chuàng)般的失去,這是為什么呢?又是什么原因讓他們一夜之間沒了這么多錢呢? 益西卓嘎是藏族人,她的丈夫甘學東是漢族人。新婚那會兒甘學東對很多西藏的特色食物都很有好奇心。一次他花25元買了一種能飛的藏雞,但是沒想到吃了卻很讓他失望,肉很硬,嚼不動。 藏雞長期生活在高原上,它們生存力強,長著豐厚的毛羽,顏色鮮亮?缮侥鲜挟?shù)氐陌傩諈s不喜歡養(yǎng),因為養(yǎng)雞和養(yǎng)牦牛都要花3年時間,但是一頭牦牛能賣上萬,一只雞才賣二三十元,而且肉還不怎么好吃。通過初步的市場調查,甘學東發(fā)現(xiàn),整個山南市幾乎沒人規(guī);B(yǎng)雞,都是從內地高價運來的,內地一只四五十元的雞能賣到一百多元。于是這夫妻倆決定通過養(yǎng)雞發(fā)家致富。 2003年,甘學東和益西卓嘎花了30萬元蓋雞舍,從湖北引進200多只土雞苗,可是這些雞因為不適應高原環(huán)境,養(yǎng)了兩個月就因為腹水病死了。益西卓嘎靈機一動,如果把這些美味又受歡迎的內地雞和“身強體壯”的藏雞雜交,是不是就能賣得好呢? 益西卓嘎買來4只公藏雞,每只70元,來給她的土雞配種。這種雜交了的藏雞既能適應高原氣候又保留了肉雞生長期短、個頭大的特點,到2007年底,益西卓嘎和甘學東的養(yǎng)殖場每年能出欄近三萬只雞,一年銷售額達到了170萬元! 倆人去銀行存了這筆巨款,而他們因為養(yǎng)雞而發(fā)大財?shù)氖虑楹芸煲苍诋數(shù)貍鏖_了?墒呛镁安婚L,短短一年后,當甘學東因買飼料而去銀行轉賬的時候,突然發(fā)現(xiàn)這筆錢不翼而飛了,發(fā)生了什么? 原來益西卓嘎背著甘學東把錢都借了別人。甘學東氣得在家里摔東西,益西卓嘎不出聲,她心里可不后悔,因為她覺得她應該把錢借給那些困難和最需要它的人。甘學東讓益西卓嘎去要賬,可是她出去逛了一天一分錢都沒要回來,不過她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讓他們在2008年底賣出了近30萬只雞,銷售額突破一千多萬元!她想到了什么好主意呢? 益西卓嘎去了當?shù)剞r(nóng)牧局,說她可以提供養(yǎng)雞技術,然后和農(nóng)戶合作養(yǎng)雞。農(nóng)戶養(yǎng)上兩個月,卓嘎再回收。2009年,卓嘎還當上了西藏自治區(qū)科技特派員,農(nóng)戶們也推舉她做人大代表。 2017年,除了山南市的養(yǎng)殖地,益西卓嘎和甘學東還在昌都建了現(xiàn)代化的肉雞和蛋雞養(yǎng)殖基地,目前,兩個基地年出欄160多萬只雞,年銷售額突破2500萬元! 對于錢在人生中的意義,益西卓嘎已經(jīng)給出了她的答案,她用自己的行動為更多家庭帶來幸福的同時,也讓自己的人生得到了升華。一個人守著金山銀山和一堆錢慢慢腐爛,然后看著別人為生活而累彎了腰,這種“大富大貴”來得真的沒啥意思。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