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3月,陳旭強還在讀大二,周圍的人都在蠢蠢欲動想做點事情。當時,正值移動公司在學校里招收校園代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去報名了。一個月下來,陳旭強賣出了近30張卡,賺了1000多元。他自豪地對媽媽說:這個月你們不用給我寄錢了!
激動的心情平靜下來,陳旭強開始認真地研究起這項業(yè)務。并找到了在杭州讀書的兩位兒時伙伴,開始了他的業(yè)務拓展計劃。然而,這種商業(yè)業(yè)務在高校推廣并不順利,擺攤設點經常得不到校方的批準。
碰了幾次壁后,陳旭強突然發(fā)現了學生會這一巨大的資源,通過平時在學生會的關系,他們很快就與杭州十幾所高校的學生會建立了聯系,并得到了他們的支持。這樣,高校市場一下子就打開了,這個月售出300多張卡,比第一個月翻了十倍多。
眼看業(yè)務日漸擴大,陳旭強的野心更大了,他想要做更大的代理!他找到了杭州移動公司,表達了這個愿望,但考慮到學生的資金實力,移動公司一般不讓學生直接做代理。于是他們把目光投向了縣市的移動公司。
2003年5月,正當全國都籠罩在非典陰影當中時,三個年輕人背起背包,到建德、臨安、桐廬等縣市洽談業(yè)務,當地公司的人被他們的勇氣感動了,很順利地就給了他們業(yè)務,三個年輕人由“打游擊”慢慢地走向了正規(guī)化經營。
2003年7月,杭州下沙大學城傳媒學院生活區(qū)內空出一家店鋪,已經小有積累的陳旭強三人瞄準了這個機會,租下這家店鋪,準備建立一個各高校統(tǒng)一領卡的固定地點,擴大經營。移動公司得知后,為了擴大校園市場,就前來與他們商量設立代理的事情,曾經被拒絕的美差如今主動找上門來,他們自然就牢牢地把握住了。代理設立后,正好迎來售卡的高峰期――9月份開學,這個月他們售出一萬多張卡,一個月就賺了20萬元。
這時候,已經大三的陳旭強面臨著畢業(yè)找工作的選擇。11月份,當桐廬移動公司向他伸出橄欖枝時,一個想法在他腦中油然而生:“替人打工不如自己創(chuàng)業(yè)。”雖然家人不是很放心,但已經有資金、經驗、社會關系等創(chuàng)業(yè)底子的陳旭強毅然放棄了這份很多人羨慕的工作。2004年5月份,他們的第6家店上海松江大學城內的一家代理點也開張了,而今年7月,他們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三個人擰成一股繩,什么困難都迎刃而解了,”陳旭強說,一年多來能賺100萬元得益于三人之間的團結,雖然平時也會在業(yè)務開拓、市場推廣等小問題上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最終經過商討之后總是能很好地解決,F在,陳旭強和另一位已經畢業(yè)的同伴各擁有公司40%的股份,還沒畢業(yè)的同伴占20%股份,陳旭強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
離開了校園,陳旭強還是打算繼續(xù)做校園代理,同時,試驗性地開展通訊器材銷售業(yè)務。今后,陳旭強說他們的業(yè)務仍然會以學生為主要對象,通過策劃校園活動推廣市?磥,三位男生要把校園生意進行到底了……采訪后記: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為數不少,但做得好的恐怕不多。三個男生闖出這樣的局面很令人驚喜。陳旭強說:我們熟悉校園,熟悉學生需要的服務,雖然我們在經驗、資金上有些不足,但由于是做自己熟悉的市場,所以很快就打開了局面。他也建議其他在學校里創(chuàng)業(yè)的學子,不要盲目地選擇行業(yè),要揚長避短,做自己擅長的,等有了一定積累后,再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眼下的陳旭強,一方面忙著做自己的老板,一方面正準備去進修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他相信,比資金、經驗更重要的是知識。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