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足3萬元起家,十四年間滾雪球般將資產激增到11億元,譜寫這個令創(chuàng)富傳奇的主人公叫金會慶!按箢^稀發(fā),江南軟語、儒雅睿智、思維逆向、激情洋溢”,最讓人難忘的顯著特征是“帥得真可愛的大光頭”,風趣,健談,隨意,直率,這便是人高馬大的金會慶給記者的第一印象。
金會慶,男,1956年11月出生,日本東京大學醫(yī)學博士,國家級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首批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一完成人,九屆及十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中華全國工商業(yè)聯合會副主席、安徽三聯集團總裁、三聯職業(yè)技術學院院長。1997年組建安徽省最大的民營高科技企業(yè)――安徽三聯集團,擁有國內外子公司18家及大學一所。主營以事故預防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yè)、以高等教育為主體的教育產業(yè)、以汽配市場為依托的民生產業(yè)和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的中國光彩高新技術產業(yè)園等四大產業(yè)。
采訪未正式開始,金會慶面前潔凈的煙灰缸里已有3顆煙蒂,他笑著說,自己是游牧民族后裔,年輕時可以連續(xù)三天不睡覺,喝酒最多喝過3斤,身體特棒。如果采訪能在夜間,選一清靜茶樓,他可以陪記者聊個通宵。在輕松的氛圍中,在一圈圈藍色的煙靄中,仿佛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燒的創(chuàng)業(yè)歲月中……
放棄聯合國就業(yè)機會,毅然回國創(chuàng)業(yè)
金會慶,1956年生于上海一個有著北方游牧民族血統(tǒng)的家庭,后來下放到安徽無為。1987年,已過而立之年的他在安徽醫(yī)科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后,東渡日本攻讀博士學位。剛到日本時,邊打工邊學日語,期間當過搬運工,炒過糖栗子。半年后考進了東京大學,專攻交通事故預防研究。
1993年4月,獲得日本東京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并被聘為東京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外籍副教授。在很多人眼中,當時國外科研條件優(yōu)越、生活待遇優(yōu)厚,可金會慶說只有出過國的人,才會更真切體會到“祖國”這個詞的千鈞分量!也只有在他鄉(xiāng)異域,才能看到巨大差距,總急切希望能為祖國效力。
在國家留學政策的感召下,他放棄了赴世界衛(wèi)生組織任職的機會,20世紀90年代初他拿出不足3萬元的積蓄,聯合另外7個人,在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租了兩間平房,買了幾個玻璃杯,民辦“安徽三聯事故預防研究所”就這樣誕生了。房子在頂層,夏天溫度高達40度,大家汗流浹背赤膊上陣?柿,灌一通自來水;累了,就在鋪著報紙的地上躺一會兒。在研究進入沖刺階段時,研究所艱苦到連員工的工資都發(fā)不了。苦心人天不負,研究所第一個產品“駕駛適性檢測系統(tǒng)”終于問世。但當時誰也沒聽說更沒見過這玩意兒,更不用說有人會接受使用它了。
為使產品找到婆家,他帶著大家全國各地跑。很多時候幾個人擠火車出差,晚上大家輪著睡!拔覟槭裁粗x頂了,估摸著就是那時常睡椅子下面,被走廊川流不息的旅客踩掉的!
所幸天道酬勤,杭州市交警支隊終于同意試用這套系統(tǒng),結果“駕駛適性檢測系統(tǒng)”在杭州安下了家。此后,產品不斷打入上海等地,企業(yè)規(guī)模與影響越來越大。
2003年2月28日,黨中央、國務院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大禮堂隆重召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金會慶從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
不容易啊,10多年的心血終成正果,由民辦科研所獨家完成的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在國內還是第一次。自此,金會慶實現了中國民營企業(yè)“零的突破”,成為科技型企業(yè)界矚目的焦點!
如今,三聯創(chuàng)造了從最初的3萬元到如今的11億人民幣的財富神話,是國家大力發(fā)展非公有制經濟的一個成功典范。但時下中國民企與外企相比在融資、投資、合法財產保護等領域遭受太多的不公正,已使中國改革開放26年來,至今未誕生一家世界五百強民營企業(yè),每年的全球財富排行榜上僅靠幾家壟斷國企掙了點兒顏面。
現在,民企發(fā)展最缺的是什么?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金會慶曾多次向中央高層建言,發(fā)展民營經濟要做長遠規(guī)劃,應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的科技含量,現在全國民企面上數量發(fā)展可觀,但要做大做強,市場準入方面政府應予傾斜,只有大力推動,民營企業(yè)才能站穩(wěn)腳跟與老外抗衡,這個領域的負責人都是20世紀50-60年代出生,經歷過不少苦難,知道珍惜是值得信任的!
斂“才”有術,梅開二度
多年來,“孔雀東南飛”現象是落后貧窮安徽不愿提及的痛。安徽是個內陸省份,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才流失:自己培養(yǎng)的飛走了,外面請來的又留不住。特別是民企,人才流失極其頻繁。一個科教集團從“一株小苗”成長為“參天大樹”,人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三聯在凝聚人才方面有何高招秘訣?
金會慶認為,吸引人才和資本更多地靠的是人格魅力,是人格魅力中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誠信品格。他把許多業(yè)余時間都用在閱讀中國歷代帝王將相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人物傳記上。他首先給予員工的是高價買來的知識財富。不管在什么地方,要想引進、留住人才,就要深入細致地分析這些人才真正需要什么,怎么做才能打動他們,只有讓每一個員工感覺到享受了這個待遇,勝任不了崗位這個不出成果對不起老板時,這個企業(yè)才有了生機活力。基于這個想法,企業(yè)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內部業(yè)務技能培訓,并積極安排員工參加“項目經理”等各類社會培訓。同時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位教育,組織一線員工到復旦、合工大、安醫(yī)大等國內高校以及美國高校攻讀博士、碩士學位。
金會慶本人除了自己到美國哈佛大學等學府深造外,還積極選送優(yōu)秀的管理人員到北大、中科大等著名學府攻讀mba學位。他們帶著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獲益匪淺。知識技能就是競爭時代的巨大財富,盡管企業(yè)為此花了不少錢,但這一系列學習深造機會的獲得,極大地激發(fā)了員工的工作熱情,也體現了三聯的凝聚力和號召力。
他的第二個給予是該重獎時就重獎,絕不含糊。今年1月20日,集團在稻香樓大禮堂召開“二次創(chuàng)業(yè)”動員獎勵大會。數十名員工喜獲“功臣獎”、”創(chuàng)業(yè)獎“、“奉獻獎”,每人獎金是5萬至20萬。這個數目在經濟發(fā)達的沿海地區(qū)也許不高,但2004年合肥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僅千元,這個數目有點“炫”!“讓三聯員工的妻子穿上漂亮的衣服,讓三聯員工的子女受到優(yōu)良的教育!”這是他的一個樸素心愿,三聯集團就像一個大家庭,金會慶就好比是家長,是父親,是兄長,他要讓三聯員工過上好日子。去年年底,三聯集團一次性拿出204套住房以低價賣給員工,比市場價低了一半。
他的第三個給予是對每一位管理層的坦誠與信任。在三聯發(fā)展壯大后的今天,金會慶深深意識到要突破民營企業(yè)發(fā)展的瓶頸,必須加快三聯的體制改革步伐,改變原來的家族式企業(yè)管理模式,唯有這樣,三聯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
在2004年8月份成立集團新一屆董事會時,金會慶果敢地勸說自己的4個哥哥、姐姐退了出來,并且自己也不再擔任集團ceo和董事長職務,讓由海外歸來的兩位博士擔當,而且在表決董事會決議時,金會慶也只有一票,形成了創(chuàng)業(yè)元老、海歸人員和本土精英各占董事會成員1/3的格局。
二次創(chuàng)業(yè),用金會慶的話說就是滄桑老人時代宣告結束。通過14年辛苦奮斗打下的江山在事業(yè)發(fā)展前景看好的情況下,他選擇了悄悄地退出。他知道,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本身就是企業(yè)品牌營銷的最大成功體現,人才決定一切,高科技民企首當其沖。
2004年5月,他利用在美國波士頓學習的機會,與波士頓地區(qū)的大企業(yè)家和留美華人進行了廣泛接觸,吸引他們來安徽合肥。激情四溢的金會慶如同磁場一樣吸引著大批優(yōu)秀的人才來到合肥,曾是上海房地產界知名企業(yè)負責人的王玨來了,在美國創(chuàng)業(yè)的蔣華博士來了,留美華人企業(yè)家聯合會會長李剛博士也來了……金會慶對此深有感慨:“這一批四五十歲的人來三聯,不僅是為了賺錢,他們身體內的血液都是滾燙的,他們想為國家的發(fā)展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三聯就是海內外優(yōu)秀人才再次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平臺!爆F任ceo、留美博士蔣華先生說,金總能將ceo位置讓出來,對三聯來說是個歷史性的飛躍,民企要走出這一步,需要具備非凡的膽識和魄力。三聯未來將走產業(yè)經營與資本運營相結合的擴張之路,早日走出國門,在美國波士頓做出三聯產業(yè)來,并爭取用3年左右時間將總資本達到60億并謀求上市。
他的第四個給予是以人為本呵護愛惜但不縱容每一名員工。國外企業(yè)再成功的管理模式,也不能生搬硬套,企業(yè)管理以人為本要從細節(jié)入手,把國外先進管理方法與中國傳統(tǒng)儒家思想結合起來,才能收到良效。金會慶注重把細節(jié)問題處理得圓滿人性化。在他眼里與員工和諧相處,事無巨細一言一行總關情。
某年春節(jié)前,他到上海公司參加聯歡會,下屬讓他致詞讓他豪飲,讓他唱第一首歌,他都婉拒了。在他看來,應該盡量讓下屬表現自己,樹立下屬的權威,自己不能什么都要去蓋過他們。
不久前,一個部門主管開公車回家探親,被人投訴到金會慶那兒,他卻在大會上給予肯定:風風光光開車回家,雖談不上光宗耀祖,可也是企業(yè)實力的象征,也說明自己在企業(yè)干得不錯。此后,他把開公車回家探親當成一項獎勵制度實施。他還有個觀點,站在民企的角度,他不提倡奉獻,他提倡愛崗敬業(yè)做好本職工作,只要員工能保持旺盛精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就是十分稱職的員工。因為自己股份最大,約束員工最大限度地奉獻價值,讓老板得到最多,這不公平。
用財富回饋社會是件幸福事
早在1997年三聯集團就整體收購破產的國有企業(yè)合肥市禽蛋公司,承擔債務4000萬元人民幣,接納職工1091人。
金會慶說,我的人生學會的第一句話是“毛主席萬歲”,人生會走的第一個步子是社會主義道路,會唱的第一首歌是“社會主義好”。我們的國家太窮,我們的百姓太貧困。對扶貧來說,有沒有比捐助更好的辦法?他的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建一座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為龍頭的中國光彩高新技術產業(yè)園,以產業(yè)報國,以產業(yè)扶貧。
金會慶的給予不僅包括對社會弱勢群體的直接物質捐贈,還有知識技能上的扶持。10余年來,光捐錢就有500多萬元人民幣,作為安徽民營企業(yè)家捐助善款最多的商界名流,與別人不同的是,這多少次捐贈他均低調行事從未讓媒體報道過一次,在他看來,捐贈不是貼金,錢物給了人家就了事。為了幫助革命老區(qū)大別山的鄉(xiāng)親們走出貧困,他制定了《大別山教育遠景扶貧計劃》,只要是來自大別山的寒門學子,在集團所屬三聯學院就讀,不僅學雜費全免,還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
三聯學院是安徽省第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民辦高校,有資產3.5億元人民幣,但令人驚訝的是,作為三聯學院院長的金會慶,8年來沒有從學院拿過一分錢,反而自己先后投入40萬元人民幣設立“金氏獎學金”獎勵優(yōu)秀學生。集團先后投入2.2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辦教育,沒讓三聯學院回報一分錢。他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企業(yè)家創(chuàng)造財富是為推動社會進步,企業(yè)家用財富回饋社會是件幸福的事,這就是一個商人的最高境界,要不然,國外怎會有那么多的巨頭熱衷慈善事業(yè),有的還捐得不名一文呢?!
結語:金會慶擅歌擅飲,風格極具悍豪放之草原大漠神韻,他說最向往的快意生活是大雪紛飛之夜,三五知己圍著火爐圈地而坐,大口喝酒、大塊吃肉,暢敘友情縱論國事!金會慶,這位三聯的創(chuàng)業(yè)老人如今漸漸隱去的同時有一個純真夢想:總會有一天,悄悄帶上點兒錢,放下一切事務,獨自一人去暢游天下!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