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外行人,想要涉足自己不擅長的行業(yè),前人的經(jīng)驗十分重要,沒有內行人指路,想要靠自己一點一滴的摸索肯定會碰壁無數(shù),竭力避開賠錢行業(yè)的做法是正確的,但有人明知道要賠錢,還一頭撞了上去。
楊映輝1975年出生在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1996年機器制造專業(yè)中專畢業(yè),2011年,他在廣東省珠海市的一家水產(chǎn)公司做銷售員,一年能掙40多萬。在做水產(chǎn)銷售期間,楊映輝第一次接觸到了白蕉海鱸魚。
白蕉海鱸魚在珠海當?shù)乜墒莻明星產(chǎn)品,當?shù)乩习傩辗昴赀^節(jié)的酒席上少不了白蕉海鱸魚的身影,更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chǎn)品,可養(yǎng)殖戶們卻說,這白蕉海鱸魚賣不上價,撈上來賣出去就賠錢。
吃白蕉海鱸魚講究一個鮮字,從捕撈出水到送入工廠這個過程必須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工廠內部再進行冰鮮處理發(fā)放到客戶手中,一直用的是一層魚一層冰的老辦法進行保鮮。
一個傳統(tǒng)技藝解決行業(yè)大問題
珠海天氣熱,有的時候這魚還沒出工廠,冰就化掉了,白蕉海鱸魚保質期也短,7天內賣不掉,就會變質,每次白蕉海鱸魚大規(guī)模上市的時候,經(jīng)銷商都會壓價。每年的10月份,成品魚集中上市,面對經(jīng)銷商壓價,養(yǎng)殖戶不得不賣,十畝的養(yǎng)殖池塘,多養(yǎng)一天魚就要多花費1500元的成本。
讓內行人叫苦不迭的白蕉海鱸魚,卻深深的吸引了楊映輝,他說他看到了大商機。2014年楊映輝辭去了優(yōu)厚年薪的工作,準備涉足白蕉海鱸魚加工行業(yè)。
在我國廣東和福建沿海地區(qū),習慣把水上居民統(tǒng)稱為“疍[dàn]家人”。以前疍家人捕魚的時候沒有冰塊保鮮,一次出海至少要第二天才能回來。廣東天氣炎熱,魚多放一天就會變質,他們利用往魚身上撒鹽的方法來保鮮,還起了個特別的名字叫做“一夜埕[chéng]”。適當?shù)柠}灑在魚身上,放入缸中,既能延緩魚變質,所有的鹽分只留于魚的表面,能起到很好的保鮮作用。
正是一夜埕給了楊映輝啟發(fā),他拿出自己全部的積蓄,又找親戚朋友借錢,投資350萬元,找了朋友和他一起合伙,建了珠海市第一個白蕉海鱸魚的加工廠。但是楊映輝剛要放開手腳大干一場,合伙人就和他大吵了一架,說楊映輝這是瞎折騰,這樣下去工廠熬不過一年。
采用一夜埕的方式進行保鮮,可腌制過程當中的用鹽量卻很難把控,楊映輝每天都要購買幾百斤的白蕉海鱸魚做實驗,然后再免費送給客戶品嘗,而腌制的海鱸魚,不是鹽放多了太咸,就是鹽放少了變臭,每天白白花費幾千元。
合伙人本著先要生存下來才能夠謀求發(fā)展的想法,可楊映輝卻不為所動,他認為眼前的利益遠遠比不上長久的發(fā)展。最終合伙人讓步,2015年4月,反復試驗了了半年,總共用了6000多斤魚,浪費了10萬多元,終于找到了合適的方法。白蕉海鱸魚從打撈到工廠,要在1小時之內完成開背、去鱗的工作,再用鹽、花椒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調配,并腌制24小時,這樣一套流程下來,魚的保質期被大大延長。
白蕉海鱸魚原來的保質期在7天左右,經(jīng)過楊映輝的一系列調味腌制延長到現(xiàn)在一年的時間。就在楊映輝信心滿滿的將調味白蕉海鱸魚推向市場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這腌制過的白蕉海鱸魚根本沒人要。
消費者認為,白蕉海鱸魚一定要吃鮮的,剛剛從池塘里面撈上來的是最好,只有死魚才會拿來腌制、冰凍過后再銷售。楊映輝又該如何改變消費者的這種觀念呢?
笨方法,有銷路
楊映輝開始采用一種笨方法,拿出自己腌制過的一條魚,又拿出一條剛從池塘里撈出的魚,用同樣的方法烹飪,帶著兩條魚給顧客一一品嘗,事先不說魚的分別,讓顧客自己評價。
最后得出結論,調味腌制過的白蕉海鱸魚,不僅口感不會差,反而肉質會更受消費者喜歡。用這種對比的方法,很快就把腌制的白蕉海鱸魚,賣到了珠海市的各大餐飲酒店。
餐飲市場的打開意味著訂單量的增加,當時,在楊映輝的加工廠里,加工白蕉海鱸魚的每個工序全部靠人工,加工能力跟不上。
看到效率跟不上,學過機器制造的楊映輝決定自己發(fā)明機器。當時楊映輝負責銷售,卻一心鋪在發(fā)明機器上,對公司的事一概不問。
半年的時間,嘗試了30多次,終于發(fā)明出了這臺機器。這臺機器是用來取代人工給魚開背去鱗工作環(huán)節(jié)的。
使用機器加工白蕉海鱸魚,每條魚都能在2秒之內完成開背和去鱗的工作,以前一天加工4000斤魚,就要全廠的工人集體加班到很晚才能完成,如今可以輕輕松松搞定一萬斤魚。
2017年,楊映輝開發(fā)出了新的白蕉海鱸魚產(chǎn)品,調味白蕉海鱸魚,通過解凍、擺盤,熱水清蒸8分鐘便可出鍋。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加入調味品,這樣一道簡單的清蒸白蕉海鱸魚就做好了,制作方法簡單便捷,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同一個池塘里的白蕉海鱸魚,大小難免參差不齊,但是楊映輝只要一斤半左右的規(guī)格,而且必須在半小時之內送到加工廠。雖然要求很苛刻,但是楊映輝給出一斤魚比市場價高出2角錢的條件,收貨穩(wěn)定,價錢高,養(yǎng)殖戶和楊映輝合作一年最多可以多掙30萬元。
以前行情好的時候,每斤魚最多也就賺兩角錢,行情不好還會賠錢,憑借著一夜埕的技術,楊映輝加工后的白蕉海鱸魚,每斤的利潤能夠達到兩元多錢,比之前提升了十倍,利潤增加了,每天加工的魚也都擁有穩(wěn)定銷路,現(xiàn)在楊映輝的工廠一天加工一萬斤魚,一天就能全部賣掉。
深加工無論是對于楊映輝來說還是養(yǎng)殖戶來說都是一件好事。靠著多條渠道同時發(fā)力,截止到2018年,楊映輝的調味白蕉海鱸魚賣往全國市場,以不到四年的時間,年銷售額就達到2000多萬元。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