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年時間里,您都有著怎樣的變化呢?是變成了學霸,收獲了一沓證書?還是減肥成功,成為了運動達人?五年,能讓一個人成長成才,能讓一個企業(yè)做大做強,更能讓一個國家走向富強。
十月的羊城
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
大伙每到一處景點
就會拿起相機
把美好的瞬間定格
新阿姨 60歲
中交公路規(guī)劃設計院退休職工
譚先生 62歲 廣東工業(yè)大學教授
老同學相聚,不僅是為了游山玩水,更多的是為了能在一起,留下一張印證歲月的合照。時光改變了他們的容顏,改變了一個城市的面貌,但永不改變的,還是那份昔日的同學情。
在越秀公園記者還偶遇了一幫
說說笑笑的“老同學”
采訪得知
這幾位大哥大姐都曾在北京讀書
之后的十幾年里
有多次在廣州相聚
照片不僅記錄了珍貴的友誼
還記錄下了廣州的飛速發(fā)展
陳阿姨,從1953年開始就在沙面生活,是一名老沙面人了。前些年退休后,她便成為了一名街道巡邏員,每天為前來游玩的游客答疑解惑。陳阿姨告訴我們,近幾年來沙面的環(huán)境變得越來越好,這都得歸功于那群不辭勞苦的城市美容師們。
陳阿姨 70歲 沙面居民
×廉先生 39歲 環(huán)衛(wèi)工人#
胡女士 35歲 醫(yī)務工作者
彭老師 61歲 黑龍江大學退休教師
如今,彭老師的丈夫也來到了廣州,在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里,老兩口打算扎根羊城,展開他們生活的另一幅篇章。
看著廣州的發(fā)展與變遷
街坊們也為廣州
送上了最誠摯的祝福
劉先生 67歲 地基工程退休職工
劉先生 23歲 畢業(yè)大學生
彭女士 61歲 黑龍江大學退休教師
回首過去的這五年,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發(fā)生了不同的變化,同時,我們還見證了社會的發(fā)展,見證了祖國富強的征程。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一同努力,就能迎來更好的明天。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絡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