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
著名電影表演藝術(shù)家于藍
在北京去世
于藍,原名于佩文,1921年生于遼寧。因為飾演影史經(jīng)典《烈火中永生》里江姐一角,她為幾代觀眾所熟知。銀幕上,她還曾飾演過《革命家庭》里的革命母親周蓮,《龍須溝》里的程娘子,《林家鋪子》里的張寡婦。
△于藍飾演的江姐
她獲得過很多榮譽,“最美奮斗者”,新中國“22大影星”之一,金雞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等。
忘了我這個演員
永遠記住江姐
于藍始終認為,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能有愧于江姐,點點滴滴的事情,都會設(shè)想如果是江姐該怎么做。她曾經(jīng)把別人給她的大筆片酬,轉(zhuǎn)手就捐給孤兒院。于藍說,事實上,所有的偉大犧牲都是江姐做出的,但今天人們把對她的愛給了我,我怎么承受得起。
△資料視頻:《烈火中永生》的拍攝源自于藍的提議
在于藍10平方米左右的小客廳里,墻上掛著一張她在《烈火中永生》中飾演江姐的劇照;還有周恩來總理接見她的照片,照片上周總理正指著她向別人介紹:“她演了一個好媽媽!”周總理所說的“好媽媽”,是于藍在銀幕上塑造的另一個革命女性形象——《革命家庭》中的母親周蓮。
△周總理接見于藍
文藝能喚醒民眾參加抗日
領(lǐng)會到自己從事一項神圣事業(yè)
如果沒有走上演員的道路,或許于藍會成為一名工程師。年少時想通過修橋筑路報效國家的于藍,1938年奔赴延安后,因為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被拉去演戲。
△于藍在延安
以前看電影的時候,我常;孟胫偃缡郎夏苡幸蛔┲{布旗袍和學(xué)生裝的電影廠,沒有金錢、世俗的污染,那我就會投身于它。當時認為這是夢幻而已,但有一天我真的穿著布衣和草鞋走進了這藝術(shù)殿堂。
△于藍練功照
作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演員,于藍牢牢記住了撲向火熱的生活這一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鐵律,并貫穿了于藍日后的電影生涯。
花甲之年再出征
受命組建兒童電影制片廠
“滴水成冰的嚴寒,簡陋艱苦的工棚辦公室,大難不死的病殘之身……太難了,真的是太難了!挺不住的時候,我想著黨交給的任務(wù)還沒有完成……”
有人形象地描述她那一陣子的工作形象——“橡皮的腦袋,八哥的嘴,青蛙的肚子,兔子的腿”,形容她辦事不怕碰釘子,能把人說的心動點頭,能容納千難萬苦,恨不能一天跑八個單位辦事。
最終,兒影廠在她的努力下建成了,還拍出了諸如《紅象》《少年彭德懷》《哦,香雪》等影片。
不要叫我大明星
我就是個文藝工作者
對于名與利,于藍始終保持著老一輩藝術(shù)家樸素的平常心,她在世時常說:“你們也別叫我藝術(shù)家,更不要叫我大明星。我就是一個文藝工作者,干了一輩子的文藝工作!
△資料視頻
送別于藍老師
一路走好!
更多>>熱門排行
更多>>長沙常用電話
長沙社區(qū)排行
·請注意語言文明,尊重網(wǎng)絡(luò)道德,并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
·長沙社區(qū)通管理員有權(quán)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非法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