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年的滄海桑田賦予了蘭溪千奇百怪的溶洞--白云、紫霞、涌雪、無底、呵呵、漏斗六大名洞即掩于蒼巒秀峰之中。其中水陸兼有、長達(dá)千余米的“地下長河”--涌雪洞堪稱海內(nèi)一絕,被譽(yù)為全國洞府泉流航游之冠! 凡到此洞不可不試乘舟之趣。人在洞中,船行水上,水隨洞轉(zhuǎn),景隨舟移,如武陵尋幽,如龍宮探奇,巡視兩岸溶洞景觀,只見垂石繽紛,色彩瑰奇,溶洞穿插回旋,三步一景,五步一變,而著名的涌雪十景中的穹凌雪鐘,玲瓏剔透,晶瑩如雪,高2.8米,直徑1.4米,頂部冰凌狀的乳石與穹頂連接,實(shí)屬罕見瑰寶。 難怪古人會有“斷崖怒涌四時雪,虛壁寒凝六月霜”之譽(yù)。而古代旅行家徐霞客也為此人間美景所折服,曾兩度尋訪此洞,并將其記入《浙游日記》! 如此人間圣境豈無仙蹤可覓,相傳當(dāng)年黃大仙修身養(yǎng)性,參禪悟道之處便在另一大洞--紫霞洞,洞因元隱逸詩人“輕舉乘紫霞”之句得名! 紫霞洞長40余米,寬27米,高7米,可容百余人。不知當(dāng)年可是大仙講經(jīng)誦道之地。更有趣的是洞中亦有垂柱數(shù)根并排而立,形似“門框”、“窗洞”,將洞廳自然“界為內(nèi)外兩重”,分為前廳與后屋。徐霞客也為這大自然的巧合贊嘆,在《游靈洞山記》中稱之為“瓊窗翠幄,處處皆是,亦敞亦奧,膚色俱勝”。 今人則更是充分利用了這滿目滴翠,清風(fēng)徐來的天然廳堂,擺上兩只石桌、石凳,相對品茗對奕,也算做了回人間神仙。然而仙蹤、佛跡之對于我們,總有黃鶴杳杳的感覺,遠(yuǎn)沒有故人來得親切,來得實(shí)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