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集》卷一百五十六 集部九
《丹陽集》·二十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葛勝仲撰。勝仲字魯卿,丹陽人。紹圣四年進士。又試學(xué)官及詞科,俱第一。官至華文閣待制,知湖州。紹興元年乞祠歸。十四年卒,謚文康。事跡具《宋史·文苑傳》。據(jù)其婿章倧所作行狀,稱有文集八十卷、外集二十卷。初刊版於真州,兵燹殘闕。隆興甲寅,知州事宋曉修補之,自跋其后。淳熙丙午,知州事姚恪又為重鋟,中書舍人王信為之跋。自明以來,傳本遂絕。今據(jù)《永樂大典》所載,以類裒輯,得文十五卷、詩七卷、詩馀一卷,又附錄行狀、謚議為一卷,共成二十四卷。王信跋及章倧行狀并稱:“宣和北伐之時,勝仲貽書蔡京,力言其不可!比弧端问贰繁緜鞑惠d此事,集中亦無此書。又稱“由兗州教授入為太學(xué)正,時上幸學(xué),多獻頌者,勝仲獨獻賦。上命中書第其優(yōu)劣,勝仲為首”。今集中亦無此賦。他如本傳所載《論郭天信不當(dāng)提舉議歷所》、《論僖祖廟增置殿室不必毀》,其奏議并佚不存。又所稱官諭德時為仁、孝、學(xué)三論獻太子者,今惟存《孝論》、《學(xué)論》,而《仁論》竟無可考。則其散失者已多。然觀其四分之一,亦足以見其大凡矣。勝仲為太府少卿時,能拒盛章之援引。知汝州時,能拒李彥之括斂。知湖州時,能拒朱勔之求白雀、鸂鶒。其氣節(jié)甚偉。歷典諸州,皆有幹略。再知湖州,遭逢寇亂,復(fù)有全城之功。其宦績亦足以自傳。本不盡以文章重。即以文章論之,在南北宋間,亦褎然一作者也。歐陽修嘗輯建隆至治平故事為《太常因革禮》一百篇。勝仲官太常卿時,復(fù)手續(xù)其書為三百卷。故於當(dāng)代典制最嫻。官諭德時,嘗纂歷代太子事跡為《承華詔美》。又考論諸史為《評古篇》。故於古今成敗最悉。崇寧三年居父喪,盡閱釋氏《大藏經(jīng)》。故所著作,往往闡明佛理。惟青詞、功德疏、教坊致語之類,沿宋人陋例,一概濫載於集中,殊乖文體。流傳既久,姑仍其舊,付諸無譏之列可矣。
卷一百五十六 集部九
○別集類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