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文編》·六十四卷(江蘇巡撫采進本)
明唐順之編。順之有《左編》,已著錄。是集取由周迄宋之文,分體排纂,陳元素《序》,稱以真德秀《文章正宗》為稿本。然德秀書主於論理,而此書主於論文,宗旨迥異,元素說似未確也。其中如以莊、韓、孫子諸篇入之論中,為強立名目。又不錄《史記》、《漢書》列傳,而獨取《后漢書·黃憲傳》冠諸傳之上,進退亦多失據(jù),蓋匯收太廣,義例太多,踳駁往往不免。然順之深於古文,能心知其得失,凡所別擇,具有精意。觀其《自序》云,不能無文,即不能無法。是編者文之工匠,而法之至也。其平日又嘗謂漢以前之文,未嘗無法,而未嘗有法,法寓於無法之中,故其為法也密而不可窺。唐與宋之文不能無法,而能毫厘不失乎法,以有法為法,故其為法也嚴而不可犯。其言皆妙解文理,故是編所錄雖皆習誦之文,而標舉脈絡(luò),批道窾會,使后人得以窺見開闔順逆,經(jīng)緯錯綜之妙。而神明變化,以蘄至於古。學秦、漢者,當於唐、宋求門徑;學唐、宋者,固當以此編為門徑矣。自正、嘉之后,北地、信陽聲價,奔走一世;“太倉”、“歷下”,流派彌長,而日久論定,言古文者終以順之及歸有光、王慎中三家為歸。豈非以學七子者,畫虎不成反類狗;學三家者,刻鵠不成尚類鶩耶?閻若璩《潛邱劄記》有《與戴唐器書》,述宋實穎之言曰:荊川才大如海,評書有詳有略,惟文編出陳元素者非其原本。又稱兩本舍下俱有,他日呈寄自知之云云。今世所行惟此一本,其為原本、陳本,不復(fù)可考。要其大旨,固皆出於順之也。
卷一百八十九 集部四十二
○總集類四